鼻竇炎併鼻息肉常復發? 醫曝治療新選擇
鼻塞、鼻竇鼻息聞不到好痛苦!炎併醫曝在台灣有不少民眾長期飽受慢性鼻竇炎併鼻息肉困擾,肉常老是復發出現鼻塞、流鼻涕、治療擇鼻涕倒流等症狀,新選甚至因此影響睡眠,鼻竇鼻息導致白天精神變差;接受藥物治療效果有限,炎併醫曝有部分患者手術後又一再復發,肉常林口長庚醫院耳鼻喉部副教授級主治醫師傅嘉祥表示,復發2022年台灣鼻科醫學會公布生物製劑指引,治療擇提供慢性鼻竇炎併鼻息肉病友手術後輔助控制疾病的新選新選擇。 慢性鼻竇炎形成原因是鼻竇鼻息當鼻竇遭受病原體、過敏原、炎併醫曝空氣汙染物等侵犯時,肉常導致黏膜發炎而引起的一連串免疫反應,形成黏膜清除功能不佳,或是黏膜發炎造成鼻竇開口阻塞,進而導致黏液堆積,造成更嚴重的發炎反應。而產生息肉的原因,與發炎細胞聚集後引發的連串免疫反應有關,接著造成纖維蛋白堆積,組織過度水腫,上皮障壁遭破壞,最後形成息肉。 據統計,慢性鼻竇炎盛行率在歐美國家是10%至15%,台灣則為15%至20%,而慢性鼻竇炎併鼻息肉的盛行率,台灣與歐美國家差不多,約占5%左右。不過,傅嘉祥醫師坦言,在醫學中心見到的慢性鼻竇炎併鼻息肉的比例較多,而且個案的病況都較為嚴重或症狀持續較久,用藥物已無法有效控制,而轉介到醫學中心尋求治療。 相較於無鼻息肉的鼻竇炎,慢性鼻竇炎併鼻息肉的症狀表現有什麼差異?傅嘉祥醫師解釋,最常見的症狀以鼻塞為主,也可能合併嗅覺的問題,如嗅覺下降或改變。因息肉長出會塞住鼻腔、鼻竇,病人也可能有張口呼吸、睡眠呼吸障礙,造成日間精神情緒變差。其他的症狀和慢性鼻竇炎相似,例如流膿鼻涕、鼻涕倒流、慢性咳嗽、頭痛、眼窩旁疼痛、臉頰痛等,孩童則可能合併中耳炎、中耳積水、夜間咳嗽、長期張口呼吸引起臉型改變或齒列紊亂、白天嗜睡或學習狀況不佳等。 關於慢性鼻竇炎併鼻息肉的治療,一開始會先以藥物控制為主,包括廣泛性口服的抗生素、黏液稀釋劑、類固醇鼻噴劑等,也同時請病患沖洗鼻子。但當病人接受內科療法仍無法改善症狀,就可能要考慮外科治療,進行鼻竇內視鏡手術來清除發炎物質及息肉。 傅嘉祥醫師透露,診間曾收治一名四旬的外籍配偶,因患有雙側慢性鼻竇炎併鼻息肉,長期有鼻塞、嗅覺不佳的問題,在5年內接受2次鼻竇內視鏡手術,原本術後症狀明顯改善,但一年後的追蹤又見息肉長出以及嗅覺下降。由於患者不想再接受第3次手術,於是反覆使用口服類固醇治療,但一停藥,症狀很快又會復發,這讓她相當困擾。 面對這群症狀棘手的雙側慢性鼻竇炎併鼻息肉患者,已接受多次內科治療及完整的手術治療,息肉還是「生生不息」,醫界積極找原因,將慢性鼻竇炎患者做基因分型,結果發現這類患者多屬於第二型發炎的體質,若患有慢性鼻竇炎併鼻息肉,即使接受了完整的手術治療,治療後復發的機率會比非第二型發炎體質者高。 隨精準醫療世代來臨,醫界近年也發現生物製劑有助降低慢性鼻竇炎併鼻息肉復發風險。台灣在2022年跟隨歐洲鼻竇炎鼻息肉治療指引(EPOS2020)的腳步,公布生物製劑使用指引。 哪些患者可考慮生物製劑治療?傅嘉祥醫師強調,關於生物製劑使用條件,台灣鼻科醫學會建議患者需18歲以上,且病況為雙側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並至少經過1次完整的手術治療者(或是因手術禁忌症不適合手術者),雙側內視鏡鼻息肉評分在4分以上,可進行適應症評估。若為無鼻息肉慢性鼻竇炎或單側鼻息肉,則不建議使用。另外,據生物製劑使用指引,下列5項條件中有符合3點以上的患者,則建議考慮生物製劑介入。 ▸1.第二型發炎體質者:當患者血液的嗜酸性球250以上(每微升),或組織內的嗜酸性球10以上(每高倍鏡視野),或血液免疫球蛋白E 100單位以上(每毫升)。 ▸2.先前接受過1年2次以上的口服類固醇療程,或不適合類固醇治療者。 ▸3.鼻竇炎評估量表(SNOT-22)評估,症狀分數40分以上(滿分為110分)。 ▸4.嗅覺評估為嗅覺減退。 ▸5.本身有合併共病,例如需常規使用吸入性類固醇的氣喘、或是阿斯匹靈或非類固醇止痛藥(NSAID)加重型呼吸道疾病。 傅嘉祥醫師說,在生物製劑通過國內食品藥物管理局治療鼻息肉的適應症後,這名四旬外籍配偶因反覆服用類固醇到開始出現副作用,經評估為第二型發炎反應,因此下定決心嘗試生物製劑治療,後續追蹤透過鼻竇內視鏡檢查,復發的鼻息肉消失,嗅覺也恢復正常。正確使用生物製劑,可降低約7成需反覆手術機率,但由於每位病友的情況不盡相同,治療前仍須經過專業的鼻科醫師整體評估。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 延伸閱讀:慢性鼻竇炎併鼻息肉 典型症狀為鼻塞或嗅覺異常
四旬婦動2次手術仍復發 恐和第二型發炎體質有關
生物製劑介入治療 成慢性鼻竇炎併鼻息肉患者福音
·不只膿鼻涕、鼻塞!鼻竇炎「7個」意想不到的附加症狀 眼睛痠、臉頰痛都在內
·頭痛、口臭、牙痛恐是慢性鼻竇炎惹禍! 醫曝「7大危險因子」:超容易復發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安徽启动个体工商户“一屏注销”改革试点
- 2025年六安市将培养92名乡村医生
- 【新华网】林间种下一粒果 链起产业致富路_
- 恶意抢注“全红婵”商标,别让他们得逞
- 不误农时不负春 消防宣传助春耕_
- 【12345便民直通车】6个月的试用期是否合法_
- 时评:能否用“防沉迷”治疗成人“手机病”
- 非遗出少年 传承“味”更浓_
- 危险的培训:学员互相辱骂 五天四夜速成“青少年领袖”
- 搜题类App 真助学还是长惰性?
- 《自然》杂志报道称:中国芯片设计与制造研究论文数量领先
- 中青报:把青少年变成“四无”的不是网络而是现实世界
- 画家罗石为第二故乡汉源捐画
- 辽宁沈阳:市场监管系统保障节日安全脚步不停歇
- 张八岭镇未雨绸缪扎实做好防汛备汛工作_
- 我国自主研制最大直径盾构机下线
- 天长“四进四访”筑牢年轻干部监督防线_
- 打喷嚏也骨折?他们只想做普通人丨硬核唠科
- “网红浮桥”突发坠车5人遇难,游客:那车可能超了限速
- 【新华网】林间种下一粒果 链起产业致富路_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