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兰芳:女农机手30年耕耘,见证中国农业机械之变
编者按:在广东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队伍中有这样一群人,她们是芳女铿锵玫瑰,是农机农业农田里的靓丽风景线;她们也是平凡的女性,有着柔美细腻的手年情怀;她们充分发挥“半边天”作用。她们脚下沾满泥土,耕耘心中装满群众,见证机械在服务“三农”的郑兰中国之变道路上不断创新,为广东农业现代化发展建设贡献巾帼力量。芳女 陆丰市支农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郑兰芳,农机农业一位在农业机械化道路上耕耘了30余年的女性农机推广者,她从小牛耙到大机械的历程,见证了中国农业从传统种植模式向现代化转型的跨越。她的故事不仅映射出个人成长与奋斗的轨迹,更是整个行业变迁和技术进步的缩影。 农业在发展,新式农机也层出不穷,郑兰芳深信,只有不断有新鲜血液注入,农业的发展才能持续繁荣。如今,郑兰芳的愿景是培养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农技推广的服务队伍中来,培育新农人也成为合作社的重点工作之一。 陆丰市支农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郑兰芳 从小牛耙到大机械 30年与农机推广共成长 “入行30多年,从小听说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郑兰芳告诉笔者,以前农民种田都是用牛耙地,大事小事全靠人工。后来种地的人越来越少,很多地方的农田就长出了杂草,感觉很可惜。当时就想,如果种田能机械化,这种情况应该能有所缓解。 “那时虽然拖拉机已经面世多年,但这里大部分农民们使用的设备依旧十分落后,于是我就想能不能帮他们做些什么。”郑兰芳说。 这也更坚定了她从事农机推广之路的信心。 遇到质疑是难免的:“一名女性能掌控那么大的机械吗?怕是发动都是问题”。郑兰芳并不过多言语,只坚持自己想做的,没力气就去锻炼、不明白就去学习。 1989年,郑兰芳创建了吉利农机部,她与农机相依相伴的故事正式开启。 人手不够,就自己当业务跑销售,郑兰芳坦言,自己也通过农机业务员这一角色学习和积累了更多的农机知识,为自己以后在农机方向的广阔作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农机越来越先进,郑兰芳的业务也越来越广泛。2007年,郑兰芳通过前期的积累和多年奔走农业一线的经验,熟练掌握了大型农机的使用方法,成立了陆丰市三农农机有限公司,开始在当地推广大型农机。 郑兰芳说,“农民种田太辛苦了,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尽可能为他们减轻一些工作量,想要改善农民传统的种植模式,推广机械化插秧是第一步。” 从插秧机到无人机 20倍效率提升作业更方便 春耕农忙时节,郑兰芳挽起裤腿衣袖驾驶农机在农田“驰骋”的身影总也不会缺席。随着推广工作初见成效,2009年,郑兰芳成立支农农机专业合作社,在政策支持下购买了数台插秧机,推行机械化种植示范。 仅仅四年时间,合作社插秧机数量便已达到72台,足以说明农机推广的良好成效。“不光自己干,也要带上大家一起干。”郑兰芳表示,随着机械数量的增多,农机手的培养需求应用而生,她心想种粮大户掌握了农机操作可极大提高耕种效率,贫困户也可以通过这门手艺多一份收入。敲定了人选之后,便开始奔走游说,很快便成立了当地机插秧大队。 谈起做农机手的经历,郑兰芳感慨地说:“以前,农村大多数是老一辈在种田,效率很低,国家又制定出台很多惠农政策,我切实感受到从事农机服务大有前途。而且我觉得在田野里驾驶农机驰骋,很飒很酷。”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业植保无人机等高科技产品开始飞入广袤的田野,郑兰芳也踏上新的探索和学习领域。郑兰芳算了一笔账,传统人力拉皮管打药的植保方式,农户需要背着药箱手举喷杆施药,7个人的团队一天仅仅可以完成100亩的工作量,而植保无人机在合格飞手的操作下,每架一天可以对300-400亩农田进行植保操作,效率可以达到20倍以上。 2019年,她便开始推广植保无人机和无人驾驶等智能化新型农机,将农业生产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对农户来说,驾驶无人机是提高效率、增加收入的好途径;对年轻人来说,围绕植保无人机的使用、维修、研发,也提供了更有吸引力的农业岗位。”郑兰芳说。 至今,她和她的团队已经为百家千户提供了全程机械化的种植方案,服务面积达到了惊人的8万亩次。 从农机手到荣誉加身 培育新农人为农业发展注入血液 “从普通农民到专业农机手再到农机推广轻骑兵,让我深切体会到,技术的力量能够直接助力农民增产增收,这份工作的满足感来源于看到农民的笑脸和土地的丰收。”郑兰芳说。 然而,农机推广中的困难也是不可避免的。郑兰芳回忆说,最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让种田变得轻松一些,减少农民的负担。但实际工作中,她发现很多农民对新技术持有疑虑,甚至有些抵触。于是,她白天忙于实地操作,晚上还要耐心地给农民讲解技术的好处,有时候甚至要到深夜才能回家。正是这份坚持和耐心,让她逐渐赢得了农民的信任和支持。 在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这些年里,郑兰芳最骄傲的是带动了90多个农民加入合作社,稳定了他们的家庭收入。同时,她也荣获了全国十佳理事长、广东十大最美乡土专家等荣誉称号,成为了农业领域的佼佼者。作为一名女性,她认为自己在农技推广中更能够发挥女性的细心和耐心,这让她在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 “成为农业科技特派员,感觉是一份荣誉,这份荣誉让我深感责任重大,它激励我在农业行业深耕的坚持,也在农技方面的推广,以更好地服务于农业发展和农民福祉。”郑兰芳说。 如今,李芳的愿景是培养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农技推广的服务队伍中来。她相信,只有不断有新鲜血液注入,农业的发展才能持续繁荣。在她的影响下,合作社已经吸引了十几位年轻人组成了飞防队,他们学习能力强,使用最先进的植保设备为农民提供服务。 “自己的工作不仅仅是推广技术,更是在传递一种希望,一种让农业变得更加现代化、让农民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的希望。”郑兰芳说。 相关报道: 【统筹】徐建华 任亚航 【作者】王惠 【来源】南方农村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我国学者在暗物质直接探测领域取得重要研究突破
- 【書評】《研之有物》:比大學更「象牙塔」的中研院,其實充滿浪漫的科學情懷
- Taylor Swift as Books:除了創作音樂,泰勒絲還能推廣文學閱讀?
- 約翰威利《地景》:「帝國地景」與後殖民理論
- 抽奖游戏玩具专盯上未成年人 福州市场监管部门现场查获并销毁
- 「跨性別免術換證」對社會的衝擊(下):女性的恐懼並非漫無邊際,不是改變想法便可免於風險
- 十八年後,終於懂了:梅艷芳逝世周年紀念
- 醫師談「肝」苦人生:七成肝癌與B肝有關,為什麼急性肝炎會出現「茶色尿」?
- 中央网信办再为“自媒体”划红线 新规有何亮点?专家解读来了
- 國民黨中常會檢討補選罷免雙失利,朱立倫致歉:所有的失敗責難,我必須一肩扛起
- 精神分析是否過時? 就讀法蘭克福大學的台灣學生,看2021年心理系爭議始末
- 《美國與中國》導讀:如夢似幻,終究成空?從美中交往史找出未來種種問題的可能解答
- 患者辗转求医 险些丢掉性命 专科医院为其成功手术
- 五個跟good有關的實用片語:「I’m leaving for good!」是什麼意思?
- 台積電跳漲創22月新高!大盤收復17600關有望挑戰萬八
- 用白礬、墨魚汁與烏龜尿寫字:各種古人玩弄字跡變化的詐騙手法
- 不同干燥温度对牛肉脯水分分布迁移规律的影响(一)
- 《經濟殺手的告白(2)》:達賴喇嘛告訴我們一段很不尋常的話——別成為佛教徒
- 甚麼才是「啱音」?音樂的分解與再裝嵌
- 《張愛玲譯作選二》:沒有人會偷老人的東西,但也不必把魚鈎和魚叉丟在船上引誘人家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