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223天 永春男子单车赴西藏完成大挑战
宋志刚抵达珠穆朗玛峰下 历时223天,天永挑战从泉州出发,春男藏完成途经江西、单车湖北、赴西河南、天永挑战陕西、春男藏完成四川,单车再沿国道318线到达西藏,赴西之后从滇藏线经广西、天永挑战广东回到福建,春男藏完成行程13733公里,单车58岁的赴西永春人宋志刚于近日完成自己的首次出省骑行挑战。昨日,天永挑战记者前往其永春家中,春男藏完成听他分享一路上的单车经历和感悟。 首次骑行出省 不顾反对重装赴西藏 见到宋志刚的第一眼,便觉得他比出发时所拍视频中的身形瘦了不少,黝黑的皮肤更是他这200多天的印迹。“确实瘦了十几斤。”宋志刚笑着说道,其实这是他骑行后第一次出省,而且第一次就挑战西藏之旅。 “第一次接触骑行是2007年。”宋志刚回忆道,后来朋友送了他一部专业的公路车,他骑得更勤了。进入骑行圈后,他不断听闻骑友骑行西藏的经历,心生向往,只是因种种原因没能付诸实践。 “今年第二个孙子快出生了,我就想着如果再不去可能以后就没机会了。”下定决心后,他开始进行骑行前的准备。为了根据自身需求做好充分的准备,他将买来的一些装备进行改装。例如他将买来的包改装,充分利用每个空间,方便将四季衣服、维修工具及炊具等分门别类放置。“出发前我的必带清单上有105项东西,一路上装备差不多在80斤到105斤之间。” 然而,得知他的决定后,亲朋好友都持反对态度,其中不乏骑行经验丰富的骑友,他们都认为重装骑行挑战太大。“但是我就是喜欢挑战。”一切准备就绪后,今年4月9日,他从永春向西藏出发了。 途经国道318线海拔最高垭口东达山 克服艰难险阻 就算车辆连续故障也不止步 行程一开始,他便遇到了困难。在长江中下游一带,他碰上了梅雨季,骑行困难,休息也不踏实。这还只是刚刚开始。“行程中很多山路,路况不好,加上雨水充足,山体容易溜方、塌方。”他曾被落下的石头砸中背包,还有一次因停下拍摄风景而幸运躲过前方的塌方灾害。 骑行的第65天,他在川藏线上。当天早上,他煮了份玉米粥,吃过后便继续前行。谁知没走多久就遇到溜方,道路被堵了一半,还差点与一辆重型卡车相撞。“每天经过该路段的车辆人员很多,为了自身和他人安全,我就停下车,清理出一部分路面。”他告诉记者,这样的情况在骑行途中并不少。一路上很多山路路况不好,若遇上两辆卡车交会,他便会被逼到路边。车把一拐,车尾沉重的装备随之摆动,若控制不稳就容易翻倒,而路边往下便是奔腾的大江大河,惊险万分。 类似惊险的经历并不少,而让宋志刚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连续9天前刹失灵和连续10天后刹失灵的遭遇。“当时正朝着珠峰大本营前行,从拉萨出发没多久就发现前刹车没油了。”一路上没有维修店,携带的工具也不够,他只能硬着头皮前行,中途还翻越了4000多米的高山。“当时就是一个信念,我一定要到达珠峰大本营。”好在,他终于碰到了维修摩托的人,解决了心头之患。在之后的路程中,他没想到又遇到类似的情况,只是这次是后刹车失灵,他还是坚持了下去。“这样的情况继续骑行是非常危险的,不提倡大家效仿。”他提醒道。 “目前车上只有那个车把和车架是原来的,其他的零件都是换了又换,单单轮胎就补了很多次。”宋志刚指着自己“历经沧桑”的车说,他就是这样一路磕磕碰碰、走走停停,完成了令他终生难忘的旅途。 心怀感恩之心 因为途中得到很多人的帮助 旅程虽然困难重重,但也让宋志刚领略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和风土人情,人生也多了几许感悟。 “我喜欢风景,也喜欢摄影,每到一处,便细细领会。在巍峨的高山、奔腾的江河面前,人是很渺小的。”他说,自己最大的感悟就是要敬畏自然,常怀谦卑和感恩之心。 他告诉记者,一路上的“扎西德勒”“加油”和竖起的大拇指都是他前进的动力,他也遇到了很多帮助他的陌生人,而“谢谢”是他这一路上说得最多的两个字。“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助,我是走不完这一程的。”他感慨道。 让他印象很深的是在拉萨一位藏民家中借宿的经历。当时天色已晚,突如其来的大雨让他也无法使用帐篷。他寻遍周边找不到睡觉的地方,最后走进一家便利店想要借宿,无奈被店员拒绝。就在他苦于无处可去之际,旁边一名大学生主动提出可以去他家里住宿。“年轻人冒着雨带我走了两三公里路才到他家,他还担心我吃不惯藏族的食物,特意为我煮了米饭。”更令他感动的是,他想转账给年轻人时对方所说的话。“他说,这钱我不收,只要你以后也帮助别人就好了。”这句话,宋志刚一直记在心里,他说,接下去想继续做公益帮助更多的人。“当然,之后只要有时间还是会骑行去看世界。‘放飞之心’难收回,期待下一次行程。” (记者 郭芳蓉 张晓玲/文 受访者/供图)
- 最近发表
-
- 杭州女童电梯坠亡案一审宣判:被告人吴秀芳获刑一年,缓刑两年
- 交通部釋出善意:台鐵工會端午不加班「擬備而不用」,其他國定假日則保留
- 台灣網美分級表:那些靠「賣肉」走紅上新聞的,頂多算是「青銅級」
- 「人生很沈重,當你想要一次扛下所有事的時候」:泰勒絲給紐約大學畢業生的7個「生活訣竅」
- 小记者穿战斗服 体验当小小消防员
- 打破保守框架,馬來西亞穆斯林網紅戴頭巾跳Kpop:這就是我的生活方式
- 「飛機照著駕駛艙的指令做出行動」,《華爾街日報》:東方航空客機失事可能是「蓄意墜機」
- 植物殺手更生指南:10種早出晚歸上班族也好照顧的中大型室內植物
- 福建漳州:集体约谈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
- 下一站月亮:科學家首次在月球土壤中種出植物,太空園藝不是夢
- 随机阅读
-
- 高考录取防陷阱:特殊指标不要信 合作办学要甄别
- 不幸遇到大規模隨機殺人事件時,我們該如何緊急應變?
- 《刪拾就定位,每走一步都珍貴》:在休息時間與工作上的人「暫停聯繫」,這是自愛也是自重
- 《讓人從聽你說話到聽你的話》:為什麼不建議在會議剛開始時就立刻「進入正題」?
- 教育部:2025届高校毕业生预计规模1222万人
- 南加州教會槍擊案凶嫌周文偉曾在台任教多所大學,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撇清關係
- 《讓人從聽你說話到聽你的話》:為什麼不建議在會議剛開始時就立刻「進入正題」?
- 英美拯救烏克蘭、歐盟只想救自己:為何西方集團對俄羅斯的立場如此分歧?
- 迪卡侬因生产销售不合格短裤被罚
- 【藝遊嚮導】5/24
- 【小說】臥斧《FIX》選摘:〈大大的小黃〉以夜裡一樁計程車司機槍擊案開場
- 曾出版政治敏感題材書籍,香港書商被拒參加書展
- 今年高考天气怎么样?华北黄淮高温 多地有降雨
- 《被壓榨的一代》:即使是律師、會計師等上層中產階級,也被生活開銷壓得喘不過氣來
- 【藝遊嚮導】5/17
- 【小說】臥斧《FIX》選摘:〈大大的小黃〉以夜裡一樁計程車司機槍擊案開場
- 我市强化特殊药品监管筑牢禁毒防线_
- 《權衡》:如何透過《孫子兵法》在險惡的職場求生?古人的智慧仍適用於現代社會
- 美國近20年來首款批准阿茲海默症新藥Aduhelm,一年後因安全疑慮、市場推廣不順黯然收場
- 《健腦工程》:「非暴力溝通」建立美好關係,練習使用「我訊息」讓表達不帶指責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