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古梯田:“一块农田、两份收入” 天天速看料
新华社记者夏天 五指山下,海南早稻已经垂下沉甸甸的古梯稻穗,进入夏收倒计时。田块天天记者来到海南省五指山市毛阳镇牙胡村,农田看到青黄交错的两份料稻田呈阶梯状,从山脚盘绕向上。收入速 牙胡梯田自清代成形,海南最高落差有160余阶,古梯绵延2150亩。田块天天驻毛阳镇牙胡村委会振兴工作队队员石云峰告诉记者,农田为了保护生态和水源,两份料梯田里不能打药,收入速稻米产量低。海南 近年来,古梯牙胡村不断探索如何切实保障粮食稳定安全供给,田块天天又能拓宽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以村集体为主体,因地制宜地走出一条农旅结合、保粮增收的路子,实现“一块农田、两份收入”。 村集体组织村民自筹约60万元,村委会申领250万元海南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依托古梯田开发建设景区,培训村民担任景区工作人员,开着电瓶车拉游客看梯田,村民定点摆摊售卖农产品。 记者在牙胡村看到,村口设有保安亭、停车场,村委会对面是一栋黎族民居特色的游客服务中心及农产品展销中心,门前停放着8辆电瓶车,正在各处忙碌的村干部和村民身着黎族服饰。 牙胡村距离高速公路出口不到10分钟车程,吸引了一些自驾游游客。来自广东韶关的胡先生一家三口慕名而来。“就想带着孩子看看古梯田,近距离接触水稻。”胡先生说。 在村里的农产品展销中心展台上,5斤装山兰米标价100元,包装还印有“线上货架”入口,游客可以扫码进入“牙胡梯田农产品店”小程序购买。 “今年‘五一’期间,每天有七八百人进村,景区农旅收入达22万元。”石云峰说。 村民王辉兰家有4亩田在梯田里,“以前两三年种一次水稻,只顾自家吃,现在一年种4亩两季稻,一年收益大概15000元。”王辉兰说。记者了解到,村集体以10元一斤收购山兰稻谷,8元一斤收购香米稻谷,村民种水稻收益大大提升。 为了呈现更美梯田景观,村民们主动端起“旅游饭”,更加积极种水稻,稻田面积从去年的500余亩上升至今年的1000余亩。下一步,村里还将继续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探索开辟登山和丛林游乐项目,以满足更多游客的需求。 在全村干事创业的氛围下,牙胡梯田焕发新颜,村民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回到村里帮忙搞乡村振兴,在景区当电瓶车司机,每月有2500元的工资,也不耽误干农活。”25岁的村民王康从城市打工人变为乡村振兴“新农人”,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 (文章来源:金融时报) 标签: (资料图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反诈宣传服务令”:“现身说法”的缓刑人员社区矫正
- 2024房市如何?專家:多頭結束,北中南哪區強|天下雜誌
- 杨倩:把心扎根在职教的沃土里
- 泉州市人大代表许素彬:为库区移民打造更有盼头家园
- 定远消防开展主题团日活动_
- 县政协“先让礼让”公民美德教育研讨会召开
- 方慧娟:电商搭建致富路
- 【网络中国节·春节】我市举办“迎新年 贺新春”2024年新春文艺汇演
- 雨城区“智慧防汛”构建科学防灾减灾体系
- 涉企服务“五心”举措 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 泉州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 更多人可享受价格临时补贴
- 徽商银行枞阳支行重装开业
- 快递柜超时收费引争议 如何破解“最后100米”难题?
- 泉州市区节前阴雨频繁 警惕雨雾滋扰
- 全省首例 破产重整企业获得纳税信用修复
- 九曲苑:乡村民宿新探索
- 课堂搬进婚礼堂,民政职业大学婚姻专业首批本科生开启“第一课”
- 泉州清源山风景名胜区持续6年防控红火蚁
- 全县创建一流营商环境三季度工作推进会召开
- “海西滨海第一路”泉州海湾大道二期建成通车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