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5個台灣老人就有1個憂鬱症!易與「1疾病」混淆、也可能是共病
目前全台60歲以上人口已達445萬人,每個根據國內的台灣社區老人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學研究顯示,有5.9%的老人65歲以上老人有重度憂鬱症,15.3%有輕度憂鬱症,有個憂鬱與疾也就是症易說,約5個老年人就有1位罹患了憂鬱症。病混 振興醫院身心科主治醫師袁瑋表示,淆也很多人會將老年憂鬱症誤以為是共病失智症,多數人只要一聽到家中長輩「老是每個忘東忘西、反應遲鈍」,台灣就直覺認為是老人失智症,反而容易忽略老年憂鬱症的有個憂鬱與疾存在。 典型的老年憂鬱症症狀,可分為輕度及重度。病混 ◆輕度憂鬱症 輕度憂鬱症症狀,淆也通常憂鬱情緒並不太明顯,像感到挫折、看什麼都不順眼、易發脾氣及失望等,患者會自我體會到情緒無法控制,而感到不安、害怕;在睡眠方面,會失眠;有些病患還會抱怨疲倦、全身酸痛無力、腸胃不適等,擔心自己得了什麼不治之症,產生慮病現象,總覺得自己身體哪裡不對勁,一定是生了什麼病,因而逛遍醫院各科門診就醫。 ◆重度憂鬱症 重度憂鬱症症狀,主要為情緒低落及喪失對以往有興趣事物的喜好,時常搖頭嘆息,對任何事都提不起勁,影響生活興趣及日常活動,患者變得不想說話,反應變慢,思想遲鈍,動作也變得呆滯,覺得自己沒有存在價值,甚至認為自己活著沒有用。 如果是典型的老年憂鬱症症狀,可以較容易判定,但有些老年人的憂鬱症表現卻很不典型,患者常會抱怨記憶力變差,東西放在哪裡馬上就忘掉,剛說的話就是想不起來,擔心自己得了失智症,但經評估檢查診斷,患者並不是真的記憶力或其他認知功能有障礙,而是因為罹患憂鬱症引起了「假性失智症」。 事實上,老年人失智與憂鬱的症狀很接近,袁瑋指出,根據統計,失智的老人當中有40%合併有憂鬱及焦慮,比例很高,所以若單從表現症狀來看,有時的確容易混淆而難以分辨。主要因為失智會合併情緒上的問題,容易情緒低落,對做什麼都沒有興趣,其至是失眠,而這些情緒上的症狀反應,老年憂鬱也會有。但經詳細問診後,仍可依一些現象判斷區分。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什麼是症易典型老年憂鬱症?
憂鬱會引起假性失智
.再過兩天就是中秋節了,返鄉團聚探望長輩時,除關照身體狀況外,別忘觀察「1狀態」
.艾成身前曾為憂鬱症所苦、快樂不起來,精神科盤點7招,跟著做擺脫憂鬱情緒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北京中小学将设食品安全总监
- 把关爱裱装挂床头 把关爱铭记于心底
- 有了“农管家” 饭碗端得牢
- 对照清单对标整改 做细做实推进创建
- 央行年内二度降准:释放中长期流动性超5000亿,效果将脉冲式持续释放
- 俄罗斯伏尔加汽车去年出口增长11.4%
- 安徽首个!落户宿州!
- 琅琊举办清明节主题活动_
- 雅化集团年产1000万米导爆索生产线扩能改造项目初步设计通过评审
- 甘肃一企业向腾格里沙漠排污 负责人被立案调查
- 周末油价或迎新年首跌 预测每升下调0.08元
- 超九成受访00后对新职业感兴趣 找工作看重待遇和前景
- 杭州野生动物世界三只金钱豹外逃 目前已捕获追回一只
- 春节开车外出 车主尤其注意各地交规
- 中科大成果登2015年国际物理学十大突破之首—新闻—科学网
- 加稅,不一定非裁員不可|天下雜誌
- 夫妇不幸车祸身亡 捐献器官让多位患者新生
- 5/11入監服刑 陳致中嘆:最放心不下媽媽
- 鄭重向韓國瑜致歉! 郭台銘曬「手寫稿」:希望能感受到我的誠意
- 陕西认定首批84名高级职业农民 农民不再是身份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