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罕见病有了AI大模型_
新华社北京2月19日电(记者徐鹏航、全国宋晨)在对话框中输入“发现孩子从2岁起发育、大模语言和动作都明显落后,全国交流也无法完成”等症状,大模几秒钟后,全国人工智能(AI)大模型就会给出“需警惕罕见遗传性疾病(如雷特综合征、大模天使综合征等)或复杂神经发育障碍”的全国判断,并给出就诊科室、大模补充检查等医学建议。全国 这是大模记者试用全国首个罕见病领域人工智能大模型“协和·太初”的场景。记者19日从北京协和医院了解到,全国这一由该院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共同研发的大模大模型,已于近日面向患者开放测试初诊咨询和预约功能。全国 罕见病虽然单病种患者稀少,大模但病种繁多。全国易误诊、漏诊,确诊难,是许多罕见病患者面临的难关,而人工智能大模型有望成为“破题之钥”。 北京协和医院院长张抒扬介绍,罕见病人工智能辅助诊疗工具研发是罕见病专家团队多年坚持的一个重点攻关方向,“协和·太初”罕见病大模型的研发基于我国罕见病知识库的多年积累和中国人群基因检测数据,是国际首个符合中国人群特点的罕见病大模型,能帮助医生更加准确快捷地识别诊断罕见病,进一步缩短确诊时间。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所长徐波介绍,AI模型往往需要海量数据训练,但罕见病病例分散、数据稀缺,传统的AI模型难以得到有效训练。对此,研发团队创新技术路径,采用极小样本冷启动的方式,仅需少量数据与医学知识融合即可实现覆盖全流程的辅助决策功能。 “‘协和·太初’大模型是罕见病诊疗‘中国方案’的重要突破。”张抒扬表示,北京协和医院作为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国家级牵头医院,将继续推动AI技术与临床需求的深度融合,更好助力基层能力提升与分级诊疗保障体系建设,让罕见病诊疗的“微光”照亮更多家庭。 目前,这一大模型的初诊咨询和预约功能已面向患者开放测试,患者可通过多轮交互问诊咨询并获得初步诊疗建议。下一步,支持病历书写、基因解读、遗传咨询等医生端服务功能,将进行二期上线测试。 据悉,后续“协和·太初”罕见病大模型将接入北京协和医院罕见病联合门诊的线上诊疗服务,未来还将逐步推广至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医院。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甲醇中丙烯醛、丙烯腈、乙腈混合溶液标准物质:满足复杂化学分析需求
- 市场监管总局回复关于企业标准有效期的问题
- 我国发明专利有效量达421.2万件
- 工信部拟出台措施规范App安装卸载行为
- 从读到写:诗意寻思与生命表达
- 商务部发布上半年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数据
- 股东未获公司授权委托,是否可以查询市场主体档案?市场监管总局回复
- 内地自然人领取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证后企业性质是否改变?市场监管总局回复
- 陕西省咸阳市获评首批全国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
- 商务部4项措施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
- 食品委托生产的委托方必须取得合法的《食品生产许可证》吗?市场监管总局回复
- 不含行业类型的公司名称如何申请?市场监管总局回复
- 内修外引严纪推进作风建设见成效_
- 海关总署公告2023年第31号(关于废止海关总署2019年第74号等8部公告的公告)
- 工业和信息化部立即查处“3·15”晚会曝光的破解版APP违法违规收集用户个人信息行为
- 《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办法》10月1日起施行
-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11月8日开始报名
- 七部门关于加强互联网销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通知
- 《2022国家中药监管蓝皮书》显示 中成药近5年国家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
- 散装食品(非定量包装食品)非无菌采样,是否能够检测微生物?市场监管总局回复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