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模式助力国际中文教育多元发展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中文+不断深化,中国与共建国家的模式经贸合作、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助力中文“中文+”复合型人才的国际需求日益旺盛。 何谓“中文+”?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教育“中文+”是多元高频词,如“中文+中医”“中文+旅游”等。发展有学者认为,中文+“中文+”是模式在学生具有一定中文能力的基础上,借助中文进行其他专业的助力中文教学,主观上把中文能力作为首要能力来培养。国际我们认为,教育“中文+”的多元“+”,可解读为“基于”或“应用”,发展如“中文+旅游”就是中文+“基于中文学习的旅游职业教育”或者“中文应用于旅游职业教育”。若把中文能力与旅游服务等专业技能相比较,中文能力是基础,专业技能占主导地位。从教学安排来看,中文学习时间相对较短,专业技能学习时间更长;从学习顺序来看,前期是中文学习,中后期则是实用技能学习为主,同时学习中文。也就是说,“中文”教育中,中文是重点;“中文+”教育中,“中文”是次重点。 所以说,“中文+”概念涵盖了“中文+旅游”“中文+中医”等一系列概念,是一种“基于中文应用的跨学科群”命名方式,体现了国际中文教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现实意义。 自2018年第十三届孔子学院大会举办以来,“中文+”项目因地制宜开设技能、商务、中医等特色课程,促进了中文与其他领域的融合,特别是“中文+职业技能”项目赋能“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人才新技能培养;2019年,国际中文教育大会首次设立“中文+职业技能”论坛;2020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明确提出推进“中文+职业技能”项目,助力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同年11月,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共建的全国首家“中文+职业技能”国际推广基地在南京正式启动。 在海外,2020年,中国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与泰国教育部职业教育委员会在线签署《关于开展“中文+职业技能”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去年3月,中国和泰国教育部门共同创办的语言与职业教育学院在曼谷成立,标志着中泰双方在中文教育领域的合作进一步走深、走实,为两国职业教育开展全面合作拓展了渠道,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 展望未来,“中文+”模式具有更丰富的创新可能。对于学习者而言,中文学习更有吸引力,可以从“中文+”的“+”这个不同视角了解中国文化。对于教育者而言,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灵活设置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提供更加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教育服务。我们坚信,“中文+”将以跨学科跨领域的思维方式,释放语言的能量,助力国际中文教育的多元发展。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空腹不能喝牛奶吃香蕉?错啦!最不该吃的其实是…
- 广电总局加强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秩序治理
-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商标注册档案管理办法》
- 海关总署发布2020年7月全国未准入境食品化妆品信息
- 不同干燥温度对牛肉脯水分分布迁移规律的影响(一)
- 商务部:多措并举全力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 国家网信办深入推进“清朗·春节网络环境”专项行动 依法查处一批违法违规网站平台
- 关于2020年度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情况的公示
- 遭家暴16次女子入院治疗,妇联:“会维护其合法权益”
- 中国两部门批准建设5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 关于《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340批)和《享受车船税减免优惠的节约能源 使用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二十三批)拟发布内容的公示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二十七件民事类司法解释的决定
- 李尚福防长“香会”发声:“亚太需要开放包容的大合作,而不是拉帮结派的小圈子”
- 交通运输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公安部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常压液体危险货物罐车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
- 国务院扶贫办: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时间节点不变
- 教育部:全国超1亿学生已开学复课 占学生总数39%
- 教育的基础,在于如何理解“人”丨议教
- 海关总署公告2021年第34号(关于优惠贸易协定项下进出口货物报关单有关原产地栏目填制规范和申报事宜的公告)
- 公安部:严厉打击食药环和涉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活动
- 2020知交会“专利信息情报支撑高质量创新发展论坛”举办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