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会“上新”!拜耳、先正达、瑞克斯旺、恒基利马格兰首秀了什么
黄浦江畔,形如“四叶草”的上新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再度张开怀抱,迎接八方宾客。进博11月5日至10日,拜恒基以“新时代,耳先共享未来”为主题的正达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办。 今年进博会上,瑞克首发首展一批代表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展品,涵盖先进农业技术、生物技术等前沿领域。共有来自129个国家和地区的3496家展商参展,国别(地区)数和企业数都超过了上届。 农作物种业专区继续设立,规模进一步扩大。拜耳作物科学、先正达集团、瑞克斯旺、恒基利马格兰等全球排名前列的种企悉数参展。围绕创新议题,一系列全球种业公司的创新产品竞相亮相,成为中国携手世界共享种业发展机遇的生动体现。 国家会展中心 / 新质生产力成最大亮点 / 进博会不仅是促进全球贸易的纽带,也是汇聚全球经济治理真知灼见的桥梁。和以往相比,本届进博会有何不同?新质生产力无疑是其中一大亮点。 科普生物育种的种业相声、随机品种的种子扭蛋机、藏在奶茶杯套里的种子卡……走进食品及农产品展区,来自上百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家企业参展。其中,农作物种业专区展品覆盖包括大田、瓜果、蔬菜、苗木、花卉等农作物种子;育种、栽培技术及创新研发成果;农业机械;仪器技术及设备;种衣剂;农药、微肥等。 先正达集团展位中,一株株来自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盐碱地的高粱和玉米身姿挺拔。这些作物健康生长的背后,正是2023年全球首次发现并完成验证的农作物耐盐碱主效调控基因AT1的强大支撑。作为此项技术的成果转化主体企业,先正达集团与多方科研机构密切合作,正将AT1技术从实验室带到田间,成功应用于高粱等耐盐碱作物的改良,让其在恶劣的环境下,迸发出强大生命力。 展览期间,来自全国20多家种业企业代表,随中国种子协会观展团一同参观了拜耳作物科学、先正达集团、瑞克斯旺、恒基利马格兰等“种”字展位,看见种业前沿科技,了解产业国际政策,结交贸易意向企业。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治礼(左四)、中国种子协会会长张延秋(左五)等参观展馆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治礼、中国种子协会会长张延秋在种业专区巡馆时,到访先正达集团、拜耳作物科学、利马格兰等种业企业展位。 “中国种业市场规模大、潜力大,外资企业在华发展具有广阔前景。”张延秋表示,进博会连续设立农作物种业专区,体现了对种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也表明中国扩大种业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 进博会是中国向世界展示开放姿态和合作诚意的重要窗口。美国粮食加工大型国际集团ADM全球贸易总裁兼亚太区总裁Gary McGuigan表示:“ 进博会不仅是我们展示创新成果的重要平台,更是全球企业分享中国市场机遇的桥梁。我们期待在这一开放、合作的平台上,与全球伙伴共同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 品种技术首发首展 / 经过7年发展,进博会已经成为全球新品的首发地、前沿技术的首选地、创新服务的首推地。 在拜耳展区,五大玉米新品种“迪卡2076、V9903、A2058、迪卡2036、迪卡 288”齐刷刷列队,准备好了首发首展。它们是拜耳旗下中种国际在海外育种资源的基础上,经过多年本土研发而成的创新成果,覆盖北方极早熟玉米、黄淮海夏玉米、热带亚热带玉米等生态区,在抗性、产量和粮质上带来新的突破。 拜耳迪卡®玉米 拜耳圣尼斯® 据了解,截至目前,迪卡玉米在育种研发方面累计投入已超过5.1亿元。中种国际总经理陈寔表示:“无论从政策利好还是市场容量来看,中种国际都对持续投入中国市场充满信心。” 在农业领域育种一直是提高作物产量、增强抗逆性改善品质的主要途径传统育种方法耗时长、效率低先正达集团发明的HI-Edit技术为农作物育种带来了革命性变革。 “先正达尖端的单倍体诱导耦合基因编辑技术(简称“HI-Edit”)实现的突破。这项技术创新地将双单倍体技术与基因编辑技术相结合。”先正达集团工作人员介绍,利用HI-Edit技术2-3代即可完成目标品种的性状改良,比起原来的7-8代极大缩短育种周期。 先正达集团中国总裁苏赋表示:“作为一家全球布局且深耕中国的农业科技企业,我们也正瞄准中国农业现代化转型的广阔市场和巨大机遇,紧紧围绕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和服务广大农户,加速推进生物育种、绿色植保和数字农业等领域的研发创新,通过不断提高作物产量、降低气候环境影响和实现土壤自然再生,积极为中国农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科技力量。” 瑞克斯旺的展位前,种子扭蛋机前排起长队,不少参展者领到了瑞克斯旺为家庭园艺消费端量身定制的盆栽类型蔬菜种子。瑞克斯旺市场服务部负责人任媛媛介绍,瑞克斯旺除番茄、辣椒、茄子等传统优势产品以外,还带来了清爽脆口、轻食无负担的姆指零食黄瓜、水果甜椒等新产品。“蔬菜水果化、水果零食化,是瑞克斯旺结合当下消费趋势的重要育种方向及产品新理念。” 瑞克斯旺甜芭莱姆 瑞克斯旺姆指零食黄瓜 进博会,犹如一座神奇的桥梁,让“展品”华丽转身为“商品”,让“流量”巧妙转化为“留量”。 / 架起合作交流的桥梁 / 进博会是促进国际企业与中国市场深度合作的重要平台。 11月6日上午,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恒基利马格兰种业有限公司和鹤壁市农业科学院合作签约暨浚单168启动仪式在法国馆农食展区举行,双方就浚单168的独家商业化运作达成合作协议。这意味着恒基利马格兰以浚单168为拳头品种正式亮剑黄淮海地区。 利马格兰进入中国已有20多年,特别是恒基利马格兰成立后,一直坚持育种研发高投入,累计超5亿元。恒基利马格兰有完善的商业化育种体系,率先实现DH技术和分子标记选择技术在育种上的100%应用,是唯一一家全部筛选试验采用机播机收,近几年更是将全基因组测序选择、全球抗病鉴定谱、表型基因型环境型互作、大数据筛选等智慧育种技术应用到日常育种活动中,领先行业水平,育成的品种具有高产优质、适宜实现籽粒直收。恒基利马格兰不仅为自己研发的品种积极开拓市场,而且根据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引入“浚单168”这样具有互补优势的品种资源进行推广,这一打破行业常规的新尝试,无疑将为农业科技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成为行业内的焦点事件。 恒基利马格兰种业有限公司和鹤壁市农业科学院合作签约暨浚单168启动仪式 玉米产业的每一次飞跃,都离不开大品种的引领。据了解,国审玉米品种浚单20荣获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浚单168具备成为大品种的时代发展特征。”中国农科院研究员、全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专家组组长李少昆介绍,浚单168优势突出,产量高,高抗青枯病,抗锈病,耐高温能力好,耐密抗倒,综合性状表现突出,或将成为黄淮海地区的明星品种。 展览期间,ADM与国内多家粮食企业及知名品牌如中粮集团,中储粮集团,九三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签约金额达220亿元。据悉,这些协议将有效提升从生产到消费各环节的整体效益,为中国市场提供更优质的产品与服务,促进价值链上的互利共赢。 一系列展前“开花”、展中“结果”、展后“落地”的进博故事也正在这片热土上演。 首届进博会上,中国发出的庄严承诺掷地有声。从第一届到第七届,朋友越来越多,“进博效应”持续释放,进博会这一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已成为不少外资企业的“年度大事”,吸引着更多全球伙伴共享发展机遇。 采写:南方农村报记者 陈迎 来源:南方农村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央行年内二度降准:释放中长期流动性超5000亿,效果将脉冲式持续释放
- 土壤镉的快速测定固体直接进样电热蒸发原子吸收光谱法
- 特朗普將任命貝寶前高管戴維·薩克斯為白宮人工智能和加密貨幣事務負責人
- 辽宁阜新:提升食品全链条质量安全保障水平
- “创新课程+沉浸式体验”让中医药“真好玩”
- 菲船位鱟藤礁海域非法聚集 中國海警:依法持續開展維權執法
- 駐巴西外交官墜樓疑雲 應曉薇公布音檔:處長疑涉貪圖利廠商
- “网红儿童”出没短视频平台 谁在网络上透支童真?
- 甲醇中三唑酮溶液标准物质:助力农药检测与分析
- 食品检验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需求探讨
- 135万尾帮扶鱼苗“扬帆起航”,服务典型村助力“百千万工程”
- 从车轮工人到酒店达人,在“孤独”学习中创业
- 福建厦门:12台住宅电梯不合格
- 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献计献智
- 关于粮油中真菌毒素检测技术分析及其应用探讨
- 半月谈:不能任由校外培训制造教育焦虑
- 甲醇中喹硫磷溶液标准物质:提升实验数据可靠性
- 中国篮球传播工作会召开
- 三亚大东海沙滩“隐秘”角落阳光下的“尬晒”之困何解
- 重塑建筑价值,绘就和美乡村新图景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