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的校园欺凌本可预防,可是为何做不到?
2024年3月25日,为何在江苏南通如皋市九华镇九华初中,园欺民警向学生们讲解防范校园欺凌知识。凌本(人民视觉/图) 黄亮在多年前遇到过一起校园欺凌事件。可预他是为何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一所公办高中的生物老师,带的园欺班里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因值日安排产生矛盾,事后,凌本男生在微博上遭受了好几位匿名用户的可预攻击。第二天,为何双方在教室发生争吵,园欺两人闹到学校德育处,凌本德育处主任让双方详细写下事情经过,可预但女生否认这场网络攻击由她组织,而男生也缺乏具体证据,最终不了了之。 此后,这名男生和班上同学的关系逐渐变得糟糕,独来独往,变得敏感,情绪也容易失控。这让黄亮感到,面对校园欺凌,学校与老师能做的太少了,换句话说,即使他想有所作为,也不知该从何下手。 黄亮的困惑很有代表性。根据中国目前的法律规定,学校被视为校园欺凌的责任主体。但实际上,在一些校园欺凌事件中,校方和老师并未能有效应对。 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决定从2024年3月25日起,组织开展“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周”主题活动,其中包括校园暴力和欺凌防治的专题教育。 但一个仍有待讨论与探索的问题是,在校园生活中,学校和老师应如何做,才能有效预防和干预校园欺凌? 一些生活在北上广等大城市的人以为,校园欺凌主要发生于农村的留守儿童群体中,离自己很远。但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2020—2022年间对3108名未成年学生的调研,53.5%的学生都遭受过校园欺凌。 最高检发布的报告则显示,在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的一年多时间内,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校园暴力犯罪案件6926人。在这背后,是更多没有达到起诉标准的情节轻微的校园欺凌事件。 实际操作中,如何理解和界定欺凌,很多老师缺乏明晰的判断标准,这就导致很多校园欺凌事件并未被及时发现或识别。山东师范大学校园欺凌研究中心在2020年对山东省近200名教师进行调查发现,仅有8.5%的教师认为班级中存在欺凌事件。 如何界定校园欺凌?较早展开校园欺凌研究的挪威学者丹·奥维尤斯,在其《校园暴力:学生群体间的欺凌者和受害者》一书中如此定义:一名学生长时间且重复地暴露于一个或多个学生主导的“负性行为”之下,这种“负性行为”是某人通过身体接触、言语或其他方式故意对另一人造成伤害或不适。他的这一说法被世界各国广泛接受。 实际上,校园欺凌有多种表现形式,除了扇耳光、拳打脚踢、群殴这些比较显性的肢体欺凌,言语欺凌、社交欺凌、网络欺凌等隐蔽性较强更多隐性校园欺凌有待识别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外交部:已确认有3名中国公民在巴以冲突中不幸遇难 2人失联
- 【重大项目攻坚年】光华铝业:打造再生资源行业的示范基地
- 金融赋能精准扶贫 贫困户走上致富路
- 枞阳葛根系列功能食品研发项目入签皖江新兴产业技术发展中心
- 90后班主任的特别祝福:55封手写信送别首届毕业班
- 实干显担当 实绩谱新篇
- 【网络中国节·春节】挂灯笼 迎春节
- 扎实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 努力打造新时代政法铁军
- 青少年科普卫星征集孩子声音 有望今年由卫星回传地面播放
- 枞阳县妇联开展三八维权月普法宣传活动
- 全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委员会2021第1次全体会议召开
-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扛起新担当
- 以实干担当助力乡村振兴_
- 【新春走基层】大棚里,人勤春来早
- 省科技厅来枞调研指导科技特派员工作
- 新年坚守,建设“引江济淮”
- 主播为何热衷拿地买楼?
- 张仕仪:将爱老敬老当作终身事业
- 《枞阳年鉴(2020)》出版发行
- 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学习贯彻县委十三届十四次全会精神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