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劉仲敬《逆轉的文明史:美索不達米亞》:古巴蜀三星堆文明,是美索不達米亞的東方殖民地?

文:劉仲敬

原始蘇美語與巴蜀古語高度相似

底格里斯人和幼發拉底人給蘇美人的劉仲語言留下了痕跡。他們的敬逆語言當中充滿了像英語的香蕉「Banana」這樣的雙音節詞。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在遠東的文明文明重要殖民點——巴蜀利亞的古文明,也有這方面的史美索特點。例如,達米的東漢帝國的亞古士大夫階級留下的記載中,他們像可愛的巴蜀不達儒家原教旨主義者王莽所做的那樣,喜歡單音節詞。星堆王莽有一個特點就是美索米亞民地,在他執政以後,劉仲他做了很多符合他的敬逆意識形態、但是文明文明跟他的實際政治利益其實一點關係都沒有的事情,包括懲治那些萬惡的史美索新風俗熱愛者。

你們為什麼要給兒子取兩個字的達米的東名字?這是不行的。我姓王名莽,亞古你看我的名字跟孔子他老人家是不是一樣的。你們是不是太可惡了,動不動取一個像陶潛陶淵明一樣的名字出來。這些名字是一個虔誠的儒家信徒應該做的事情嗎?為什麼我覺得這些很像是萬惡的伊朗和印度殖民者、喜愛胡人風俗者所做的事情呢?所以我要好好制裁你們,讓你們記住,你們不應該取兩個字的名字。

但是巴蜀文化,按照西漢揚雄的著作《方言》與同時代的其他作家的記載,它的特點就是喜歡用雙音節詞。漢武帝在西南方向開設的那幾個郡的名字都是用雙音節詞的。在單音節詞占主導地位的秦和西漢帝國統治時期,唯有巴蜀文明區的地名和人名都充滿了雙音節詞,比如說像邛都這些詞。這些詞跟「Banana」的那個重疊音是一樣的,它們有非常相似的來源。它們來自被岷江上游南下的蜀國統治者階級征服或者殖民的古巴蜀湖形成的巴蜀沼澤地,跟丁卡人以及原始幼發拉底人和底格里斯人極其相似的這些居民使用的那些原始文字。

這些原始文字像「Banana」這個詞的來源、近代歐洲殖民者在亞熱帶和熱帶地區發現的那些原始居民使用的語言一樣,像兒童語言一樣,喜歡用雙音節詞。嬰兒Baby是最喜歡用雙音節詞的,動不動就說狗狗、貓貓、飯飯、果果之類的詞。大人有的時候也跟著嬰兒學他們所說的話。原始熱帶居民,包括古巴蜀居民和百濮、百越居民,都特別喜歡「Banana」這樣的雙音節詞。

原始蘇美語像巴蜀古語一樣,保存了很多這方面的痕跡。而後來可以說是比較純正的高地美索不達米亞人和高地西亞人形成的閃米特人和阿拉米人的諸文明和諸帝國,儘管他們在政治上講像是足利幕府時期的日本公卿和將軍自稱為東亞文化的繼承人那樣,自稱是蘇美文明的直接繼承者,而不像是後來的伊朗人、希臘人和阿拉伯人那樣根本就不理會蘇美人的文化,但是他們的語言當中卻很缺少「Banana」這樣的詞。

這也可以證明,蘇美人跟後來那批從高地下來、征服並取代了蘇美的阿卡德人、亞摩利人、迦勒底人、閃米特諸帝國不一樣。它像古巴蜀一樣,古巴蜀是內亞征服者征服百濮、百越原住民的結果。

古巴蜀三星堆文明是美索不達米亞的東方殖民地

這一點,你從三星堆和成都各地的考古遺址就可以看出來。著名的三星堆是以神廟為中心的,它有無數的青銅面具和立人塑像,這些立人代表當時的祭司國王。幾十個青銅立人圍繞著一個大立人,說明巴蜀利亞有幾十個小邦。三星堆杜宇王朝的那個大邦威懾那些小邦,迫使那些小邦向它稱臣納貢,構成一個邦聯性的體制。其中,三星堆集團是居於領袖地位的,其他各小邦負責眾星捧月。這些人的面孔是典型的西亞面孔,他們手中握著權杖。

我們要注意,權杖代表權力,這是西亞文明的通則。西亞諸文明,包括美索不達米亞諸文明和埃及諸文明及其繼承者,以及後來的希臘人、羅馬人,顯然都是從他們這裡來的,他們的統治者和領袖人物是手持權杖的。而殷商兩周及其東亞文明的繼承者,他們的特點是,他們的統治者以鼎為權力的象徵,仗在他們當中沒有什麼地位。這就是兩種文化的邊界。

顯然,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邊界在巴蜀利亞的北部,就是今天陝西南部的漢中、城固一帶。過了這個界限,向東就是百越文明——也就是印度—馬來文明的天下,他們也是不用權杖的。向東北方向就是商周文明、東亞文明或中國文明的天下,他們是用九鼎的。九鼎文化區就代表東亞文化的邊界。而三星堆、古巴蜀文明所代表的權杖文化區,就是古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東方邊界。

後來,晚期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時期,高地人的子孫再次南下征服了低地人——已經文明化的蘇美人,但是征服者仍然承認蘇美人是他們文化上和政治上的祖先,也就是說他們繼承了蘇美晚期諸帝國諸王朝的法統和君統。但是他們跟這些人的關係,肯定就像是成漢帝國時期從山上下來的高地的巴人和氐人,再度南下征服了成都平原的平原人那樣。成都平原的平原人是血統混雜的,高地人則是血統比較純粹的。

我剛才提到過三星堆發現的那些塑像,祭司國王和上層人物的青銅面具和塑像明顯是西亞人的長相。然而他們只代表古蜀王國的統治階級,並不代表古蜀王國的全體居民。在成都其他地方,我們現在可以稱為平民生活區,還發現了古典巴蜀利亞文明的其他遺址,這些遺址當中就包含了大量鼻子扁扁、面孔圓圓的居民。

簡單地說,他們跟後來的百濮人、成漢帝國時期的僚人、今天的馬來人和越南人非常相似。他們個頭矮小,面目的輪廓不分明,鼻子扁扁,手臂長長。鮮卑人的唐國稱之為是歐陽家的猿臂。

順便說一句,「歐陽」這個姓氏是典型的百越姓氏。金庸寫武俠小說的時候偏偏把歐陽鋒說成是西毒,這是他的歷史敘事體系狗屁不通的又一個證據。「歐陽」的「歐」就是「歐冶子」的那個「歐」,歐陽是一個典型的百越姓氏,這個姓氏的人在漢武帝那個時代,一般來說是中國人的敵人。在蜀國的平民區和生活區發現的痕跡當中,人大多數都長這個樣子;然而屬於這種長相的人在三星堆的青銅面具當中卻只占了一個不到百分之十的比例。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