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东北黑土最初由风力搬运而来
记者3月20日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获悉,研究由风运该所科研人员在东北黑土区开展了大范围的发现野外调查和样品采集工作。科研人员通过分析采集的东北黑土样品发现,黑土物质最初都是黑土由风力搬运而来。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Catena》。最初 黑土是力搬世界公认的最肥沃的土壤之一,被誉为“耕地中的研究由风运大熊猫”。东北黑土区是发现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然而,东北在人类活动影响加剧的黑土背景下,东北黑土正受到侵蚀的最初严重威胁。“厘清东北黑土的力搬成因及其沉积背景,将有助于针对性开展东北黑土地的研究由风运侵蚀防治工作。”论文通讯作者、发现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石岭说。东北 此次,科研人员对采集到的东北黑土及下伏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粒度分析与光释光测试,以探讨东北黑土的成因和沉积背景。粒度分布结果显示,位于东北西部的黑土与黄土高原北部砂黄土类似,表现出典型的风成特征;位于东北东部的黑土与冲积平原上的次生黄土类似,具有后期水力改造的特征。同时,黑土平均中值粒径以及砂含量结果显示,东北黑土自西向东粒度整体由粗变细,其空间分异方向与东北地区尘暴季节的风向完全一致。 “我们认为,尽管东部黑土存在局地的水力改造,但是并没有改变大范围内粒度的空间分异格局,黑土物质最初都是由风力搬运而来的。”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生张师豪说。 年代学研究显示,东北黑土主要形成于距今约1万年以来的全新世,而其下伏沉积主要形成于末次冰期且年龄分布范围较宽(距今1.2万年—6.5万年)。“该结果意味着,在末次冰期,东北黑土区的地貌条件并不稳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侵蚀。这可能与冰期增强的风蚀以及周边山岳冰川融水导致的水蚀密切相关。全新世气候温暖湿润、植被发育,使得风尘物质得以保存并发育为富含有机质的黑土。”张师豪解释。 杨石岭表示,这项研究对东北黑土地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考虑到植被对于风尘物质堆积和土壤发育的重要性,适当的植被恢复将有利于黑土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检查小组检查省道210线公路养护管理工作
- 中国澳门市政署建食安标准数据库 便利业界及市民查阅
- 我国科学家在抗烧结催化剂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 北京昌平:召开保供稳价集中约谈会
- 四川省市场监管局出台19条措施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 四川地灾防治形成“国家经验”
- 黑龙江哈尔滨:加强旅游景区特种设备安全检查
- 石棉县美罗乡果农种植冬枣喜获丰收
- 小语种本科生跨专业保研是“人才流失”? 专家:体现外语类复合型人才培养成效
- 共创食安新发展 共享美好新生活 2022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8月29日启动
- 上半年湖北月均接诉6.6万件 “绿色+健康”成新风向
- 铋元素溶液标准物质:确保化学分析准确无误
- 定远消防开展主题团日活动_
- 于地下2400米等候暗物质
- 深圳市消委会投诉分析发现:培训机构仍是投诉热点
- 京津消协邀请您免费检测车内空气质量 入选可获600元车补
- 六旬老党员徒手疏通管道_
- 不要乱点击!微信红包也有假 别贪小利吃大亏
- 黄金首饰价格千变 优惠背后暗藏玄机
- 谷氨酸脱羧酶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表达及应用(一)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