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溪”管道谁炸的?英媒暗指俄罗斯:这是苦肉计
导读 大象新闻记者 陈晓宇/编译丹麦海军发布的北溪泄漏点海面画面大象新闻记者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9月27日,管道丹麦海事管理局称,英媒在“北溪”1号和2号... 大象新闻记者 陈晓宇/编译 丹麦海军发布的泄漏点海面画面 大象新闻记者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9月27日,斯苦丹麦海事管理局称,肉计在“北溪”1号和2号天然气管道运行的北溪海面检测到大规模泄漏,证明管道已被损坏。管道 首先,英媒这一事件不可能是俄罗意外,而是斯苦故意破坏。两条坚固的肉计海底管道是在24小时内几乎同时被破坏。资料显示,北溪“北溪1号”管道的管道外层是厚达27至41毫米厚的钢壳,外面还包着60至110毫米的英媒混凝土。一般的攻击是无法对其造成损伤的。 波罗的海下的“北溪”管道非常坚固(资料图) 根据丹麦和瑞典两国记录的数据,当时发生了两次大威力爆炸,其中一次爆炸测量值为里氏2.3级,这相当于二战中的一枚大威力炸弹。因此很明显是专业人士所为。 乌克兰方面立刻表示,这是俄罗斯策划的恐怖袭击,想要在冬天来临前造成恐慌。 然而,德国《每日镜报》却指出,乌克兰或与乌克兰相关的势力也可能参与到本次的管道破坏中。因为“北溪”1号管道暂时关闭后,俄罗斯天然气将只能通过途经波兰或乌克兰的管道系统向德国和中欧输送,这对俄罗斯来说也很不利。 那么到底是谁干的呢?英国的《卫报》提出了三点迹象,认为这可能是俄罗斯所为: 一、爆炸地点的选择 此次攻击事件发生在波罗的海上,位于丹麦博恩霍尔姆岛12英里领海线附近,而且刚刚超出领海线。这种精确性很可能是为了避免北约成员国的更强烈反应。 二、精心伪装的攻击方式 目前最让人困惑的是这次水下攻击到底是如何进行的。理论上,在波罗的海相对较浅的水域中应该很容易检测到潜艇,那里的深度很少超过100米。但调查这一事件的国家始终没有人提到过发现潜艇。 一位英国军方人士推测,这可能是从一艘伪装的商船上精心布设了水雷,并在几天或几周后引爆。这种行动需要隐秘性,但不需要特别专业的军事资源或装备。 但相对来说,乌克兰不具备波罗的海出海口,发起攻击的可能性较小。 三、受损的主要是俄方资产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拥有“北溪1号”管道51%的股份,而“北溪2号”则由其瑞士子公司拥有。这样一来,北约或其他西方军事组织很难以资产受损为理由介入。 卫报结论:更像示威而非攻击 卫报认为,这一事件与三年前在海湾地区发生的一系列攻击油轮事件有相似之处。这些事件都经过精心策划,目的是制造恐惧,但造成的伤害较小。其中一个案例是在一艘悬挂日本国旗的油轮上安装了磁性水雷,在水线上方炸开了一个洞。 所以如果俄罗斯是“北溪”管道爆炸事件的幕后黑手,这可能就是一次示威,展示其对基础设施的破坏力,令人不安但风险相对较小。 但说实话,鉴于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困境,实在很难相信俄罗斯还敢对波罗的海上的西方海底管道进行攻击。 以上是英国《卫报》的观点。鉴于英国“挺乌”的立场,先把“帽子”给俄罗斯扣上也很正常。实际上,在事件发生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对此表示,“北溪”管道泄漏“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 而欧盟方面称,现在推测“北溪-1”和“北溪-2”管道事故的原因还为时过早。欧盟正在密切关注事件的发展,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管道事故对欧洲天然气供应安全产生任何影响。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甲醇中百菌清溶液标准物质:确保杀菌剂分析准确性
- 《白茶产地溯源技术规程 近红外光谱法》国家标准 编制说明
- 深海光电传输有了“避水诀”—新闻—科学网
- 科学网—中国科学报:从牛津不办校庆说起
- 水质铵(标样):为水体氨氮检测提供准确参考
- 【焦点热闻】上海口岸去年跨境电商出口申报总量跃居全国第三位
- 晋江金井:1岁男童在家失踪 租房位置是监控死角
- 2012年洞头县中小学艺术节颁奖晚会昨落幕
- 当小动物客串“特邀反诈宣传员”
- 民主會和穆巴拉克同成籠中囚徒?|天下雜誌
- 天天观热点:海关总署:进一步便利澳门居民、澳大师生、高端人才、会展人员进出横琴
- 神木垒千人冰雪徒步迎冬奥
- 我市9个项目列入省2013年重点工业项目计划
- 电动车撞上小汽车 男子醉驾负全责
- 人人争当志愿者 处处开展志愿服务
- 中俄16名棋手線上對弈深化傳統友誼
- “铁拳”行动 | “懂曼容”违法销售单用途商业预付卡被罚 北京公布第一批典型案例
- 速讀今日國際財經日誌(10/28)|天下雜誌
- 三三三法則 教你匯率避險|天下雜誌
- 报告:遗嘱人平均年龄持续下降 30岁立遗嘱人数占三成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