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遗嘱人平均年龄持续下降 30岁立遗嘱人数占三成
《2022中华遗嘱库白皮书》21日正式发布。报告该白皮书显示,遗嘱遗嘱人平均年龄持续下降,人平“防止财产下落不明”是均年降岁30岁以下立遗嘱人群主要考虑的风险。 据中华遗嘱库管委会主任陈凯介绍,龄持立遗上述白皮书通过对25万份遗嘱进行大数据分析,续下首次公布未婚等人群遗嘱、嘱人涉虚拟财产遗嘱、数占中青年人群遗嘱等一批广受关注的报告遗嘱数据。 《2022中华遗嘱库白皮书》显示,遗嘱社会观念在不断改变。人平10年间立遗嘱人群平均年龄从77.43岁逐年降至68.13岁。均年降岁立遗嘱人群越来越年轻化。龄持立遗从2017年开始,续下60岁以下立遗嘱的嘱人人数逐年上升,至2022年,60岁以下立遗嘱的人群中,30岁至39岁年龄段人数的比例为29.74%,说明遗嘱正越来越被年轻人所关注。 在中华遗嘱库“微信遗嘱”小程序留言的人群中,年龄集中在20岁至29岁之间,占比35.9%。微信遗嘱颇受年轻人青睐,说明了年轻人对遗嘱并不抗拒。 从数据上来看,中青年人的遗嘱中涉及不动产的比例占比最高,占比达到98.01%,其次为银行存款,占比达35.65%,公司股权占比有明显提升。该数据反映出目前财产类型的多样化,也反映出市民对财产保护意识明显提高。 《2022中华遗嘱库白皮书》数据显示,“防止财产下落不明”是30岁以下立遗嘱人群主要考虑的风险;“避免财产下落不明”和“照顾家人”是30岁至39岁人群立遗嘱主要的考虑因素;对于50岁至59岁的遗嘱人而言,“子女的婚姻风险”则成为其首要考虑的因素。 陈凯表示,中青年立遗嘱人群的婚姻情况主要以“已婚”人群为主,其次是再婚和离异人群,婚姻状况为“离异”的比例达11.27%,远高于老年人群,“离异家庭、重组家庭等人群财产分配更为复杂,财产风险更高,因此订立遗嘱的必要性更大。” 据介绍,中华遗嘱库是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与北京阳光老年健康基金会于2013年共同启动的公益项目。10年来,中华遗嘱库已在国内设立60多个服务中心,登记保管251322份遗嘱,目前已生效遗嘱有6362份。(完)(记者 蔡敏婕)报告:遗嘱人平均年龄持续下降 30岁立遗嘱人数占三成
编辑:汤晓雪 来源:中国新闻网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3-03-21 15:04:48 【字体:小 大】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京津两地六支童声合唱团唱响纪念黄自诞辰120周年合唱音乐会
- 50名两岸“新农人”聚福州深造“活化乡村”
- 台湾女青年遇见“黄山IP”:万物皆可“创”
- 川台青年在川研习创新创业:考察机遇 携手并进
- 许家印被采取强制措施!可能涉嫌多项罪名
- 合肥市台办持续优化台胞服务 努力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
- 七旬台胞坚持手作古早味 “亚歌爷爷”的芋圆出圈“山城”
- (台青话融合)台青周伯彦深圳圆创业梦 建市集促两岸青年交流
- 不同减菌剂对鲜切芫荽的减菌效果(四)
- “这是一座能够实现梦想的城市”
- 如何更好在大陆发展?在陆台青支招:不要误信对大陆的扭曲
- (台青话融合)台青郑博宇:从就业到创业,促进台湾民众走进大陆
- 企业党建“三联动” 提升基层服务水平
- “登陆”创业政策“云”沟通 台青赞大陆新政舞台广阔
- 台青话新年:要让大家看看“我在大陆挺好的”
- “台湾梅王”讲述两岸情缘:植梅于土 更要植梅于心
- 9月将至,这些新变化事关孩子、票子和房子!
- 台青在武汉:以社交软件为桥梁 传播江城故事
- 全国知识产权代理“蓝天”专项整治行动现场推进暨联合监管活动在广州举办
- 台湾90后最爱买新屋 专家:年轻人愿用时间换空间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