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好牵牢稳预期“牛鼻子”
作者:高培勇(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牛鼻子原副院长)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4年经济工作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牵好牵牢期指出要坚持稳中求进、稳预以进促稳、牛鼻子先立后破,牵好牵牢期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预稳增长、牛鼻子稳就业的牵好牵牢期政策。其中,稳预“稳预期、牛鼻子稳增长、牵好牵牢期稳就业”颇具战略调整意义。稳预有别于此前的牛鼻子“稳增长、稳就业、牵好牵牢期稳物价”的稳预表述,稳预期替代稳物价进入“三稳”序列,并且跨越稳就业、稳增长而居于“三稳”之首。稳预期成为2024年中国经济运行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关键词。 稳预期是基础和关键 稳预期的极端重要性,源于我们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2023年以来,以疫情防控平稳转段为标志,中国经济步入了疫后恢复轨道。一年来的波浪式发展、曲折性前进的经济恢复进程一再表明,当下的经济恢复显著不同于我们以往的经济恢复。不仅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相交织,而且周期性矛盾、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矛盾相叠加,互为映射。在诸多问题和矛盾的交织、叠加以及互为映射之中,一个日趋凸显的现象是,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的影响在变化,三者之间并非简单的平行关系。以需求收缩为例,观察一下我们身边的消费市场。当我们指出当下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时候,所依据的代表性统计指标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正是基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相对不足,才会作出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判断。然而,倘若注意到如下3个方面的具体情况,便可能由此发现隐含其间的一些内在逻辑。 一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系“量”与“价”两个因子的乘积,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可能来自消费商品和服务“流量”的减少,也可能来自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的下降。问题是出在“流量”减少上还是出在价格下降上?或者,如果两者兼具,又是哪一方的力量更大一些? 二是通过消费市场的实地调研可以发现,当下很多地方的人流、客流、物流已经大体恢复到甚至超越2019年的情况。就消费商品和服务“流量”而论,并未减少或并未减少那么多,问题显然要从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上去寻找。 三是一般而言,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的下降,可能源自市场供求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也可能源自消费商品和服务“档次”的变化。通过消费市场的实地调研也可以发现,前者的影响固然不能完全排除,但显著的变化发生在后者身上——人们所消费的商品和服务的“档次”降低了,为此而付出的价格下降了。 这提醒我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之所以相对不足,居民消费需求之所以相对不足,其深层原因,在于收入减少背景下的社会预期偏弱——消费者因眼前的收入减少而不能如以往那样花钱,对未来的收入预期转弱,从而不敢如以往那样花钱。相似的逻辑也适用于投资需求分析以及供给一翼分析。源于实地调研的各方面信息一再表明,从总体上看,社会预期偏弱是民间投资需求相对不足、供给一翼遭受冲击的深层原因。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轮源于预期转弱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其内在逻辑可以作如下概括:因预期转弱而不能或不敢如以往那般消费、投资,从而需求趋向于收缩、供给遭遇了冲击。 表面上是需求问题,其背后是预期问题。表面上是供给问题,其背后又是预期问题。表面上是消费问题、投资问题,其背后还是预期问题。换言之,当下经济恢复进程中面临的新的困难和挑战,集中体现在信心和预期上,“社会预期偏弱”是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这意味着,相对于其他方面可选择实施的对策、举措,稳预期实为应对当下困难和挑战、推动经济恢复进程的“牛鼻子”。在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这一关系链中,稳预期是基础和关键,是重中之重。只有居民和企业的信心增强了,预期稳定了,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不足的矛盾和问题才可随之减轻,源自需求与供给两翼的矛盾和问题也可随之化解。只有居民和企业的信心增强了,预期稳定了,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才会有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把经济工作的着力点和着重点放在强信心、稳预期上 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也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考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不仅用“有效需求不足”替代了原有的“国内需求不足”表述,而且在将“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双双列入“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任务清单的同时,也围绕“增强信心和底气”“改善社会预期”“加强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这启示我们必须把经济工作的着力点和着重点放在强信心、稳预期上,这是当下经济工作的必由之路。 聚焦稳预期提升信心。既然信心、预期问题是当下经济恢复进程中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那么,面对三重压力或多重困难和挑战,固然可以“三箭齐发”或“多措并举”,但不宜平均使力,其中应有“重头戏”。这个“重头戏”,应当也只能是稳预期。要聚焦信心和预期,围着稳预期而转,奔着稳预期而去,将着力点和着重点落实落地于经济工作的全过程和各领域。 稳预期根本在于全面深化改革。既然稳预期系应对当下困难和挑战、推动经济恢复进程的“牛鼻子”,那么,本着“对症下药”的原则,围绕稳预期而实施的操作,固然要依托于宏观经济政策和全面深化改革双引擎的支持和支撑,但作用终有大小之分,角色终有主配之别,根本之道在于全面深化改革,必由之路在于全面深化改革。以政策来支持稳预期、强信心是有作用的,但这种作用只能是辅助性的,不能把主要的希望寄托在宏观调控、寄托于宏观政策的安排。要实现政策配置与改革行动相协调,不能以短期性的政策配置代替制度性的改革举措。经济恢复离不开政策的支持,但必须认识到,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宏观调控不同于高速增长阶段的宏观调控,当下经济恢复进程中的宏观调控也不同于以往周期性、波动中的宏观调控。当前很多重点领域的改革任务还有待进一步完成,特别是围绕改善市场预期和激发市场活力方面的改革任务还面临着不少挑战,经济的治理方式和手段法治化也存在弱项,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建设任重道远。要将重心放在全面深化改革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开放,着力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持续注入强大动力。 “当前中国经济恢复仍处在关键阶段”,包括宏观调控和全面深化改革在内的所有涉及2024年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的谋划,都需要契合当前经济恢复进程和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特点、新要求,把稳预期作为必须牵好牵牢的“牛鼻子”,将之贯穿2024年经济工作的各领域和全过程。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福建公布10起认证检验检测典型违法案例
- 網路賭博不再是灰色地帶,「線上博弈」被納入刑法管轄範圍
- 《表達吸睛》:善用「標籤詞」,立刻讓台下的人輕鬆聽懂你的報告重點
- 理科太太結束五年婚姻,給我們經營關係的兩個提醒
- 甲醇中马拉硫磷溶液标准物质:环境监测与质量控制的理想选择
- 你所擁有的「職場購買力」,是只能「銀貨兩訖」還是包含「加值服務」?
- 俄烏戰爭挑起國際局勢緊張,台灣應實行全徵兵制,女性也該加入保衛國家的行伍
- 台灣基進「捲土重來」提名7人參選高雄市議員,李雨蓁投入競爭最激烈的鳳山區
- 5所大陆高校36名师生将赴台交流国台办:支持鼓励两岸青年加强往来
- 《機動戰士鋼彈》的劇情是真的!研究發現人類上了太空,大腦會變成「NewType」
- 随机阅读
-
- 技术引领 美的中央空调构筑品牌核心竞争力
- 中選會提修法在公投日當天禁止宣傳,九合一選舉擬延長投票時間給確診或隔離者投票
- 《逆向工程,你我都能變優秀的祕訣》:成就精湛技能的第一步,就是看出別人的精湛技能
- 香港晚報:林鄭推2022保就業,剔除「不受疫情影響」行業
- 纺织品检测实验室标准物质的规范化管理流程
- 監察院《廉政專刊》:蔡英文存款5564萬並繼承7筆土地,賴清德房貸1681萬元、唐鳳沒有買比特幣
- 常見的自殺十大迷思:不傷害,也是一種溫柔的對待
- 從「請教母姊」到「月經日誌」,不同年代的國中健康教育課本如何談「經期保健」?
- 辽宁沈阳:2023年上半年净增长经营主体9.03万户
- 烏克蘭的疫情與醫療系統,在戰爭爆發後發生哪些變化?
- 網路賭博不再是灰色地帶,「線上博弈」被納入刑法管轄範圍
- 俄羅斯國營電視台女記者闖入新聞直播室,高舉標語稱「俄羅斯人反對戰爭」
- 擅自变更染发产品生产工艺 日本朋友株式会社被立案调查
- 駁斥「北約東擴威脅論」(上):如果北約不會主動進攻,那俄羅斯在害怕什麼?
- 受國際制裁影響,加密貨幣與銀聯卡成數千名滯泰的俄羅斯旅客臨時解方
- 《時代革命電影訪談錄》:來到台灣不代表我們放棄了香港,也不代表這場運動已經完結
- 长三角今年首趟红色旅游专列驶往井冈山
- 【一圖看懂】酒吧、不動產、娃娃機、寵物美容,哪些消費與生活產業在疫情期間逆勢成長?
- 「藝人御醫」黃獻銘傳授穴道按摩、骨盆時鐘運動緩解,讓你跟經痛Say Bye
- 批評、蔑視、防禦、築高牆⋯⋯當感情出現「災難四騎士」該如何拯救?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