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潔保溫瓶少2步驟「等於沒洗」!醫示警:易形成生物膜
許多人常使用保溫瓶,清潔但清潔做對了嗎?一名家醫科醫師分享,保溫步驟即便是瓶少用保溫瓶裝開水,若未刷洗乾淨,等於內部可能會出現微生物分泌的沒洗膜黏液,又稱為「生物膜」,醫示肉眼不可見,警易但喝下肚可能造成腸胃不適,形成醫師建議,生物使用完保溫瓶清洗時要注意2大步驟。清潔 天氣冷颼颼,等於不少民眾拿保溫瓶裝喝熱水來喝,沒洗膜但要注意,醫示保溫瓶若沒確實清洗,可能暗藏危機,家醫科醫師陳崇賢曾發文提醒,即使保溫瓶只裝開水,長時間未清洗,瓶內還是可能形成一層,滑溜溜的「生物膜」,醫師解釋,生物膜是微生物分泌的黏液,聚集在生物或非生物體表面形成的膜,呈現出透明無色、觸感黏滑,重點是肉眼不可見。 台安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鄭勝偉解釋,一般生物膜其實只是沖水的話,可能還是會有一些細菌殘渣在上面,比如說像是常見的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 陳崇賢提醒,清洗保溫瓶2步驟要確實,第一就是使用完立刻「刷洗內部」,第二步驟是務必要曬乾,避免成為微生物的溫床。 其實不只保溫瓶,醫師分析,只要是狹長型且潮濕的空間,例如不少人常用的玻璃或不銹鋼吸管、除濕機的水箱、家中的水管,或是浴室內的漱口杯等這些物品,都容易形成生物膜。 長庚醫院腎臟科醫師顏宗海更提到,用吸管的話也是一樣,用完就洗乾淨,避免生物膜的產生,因為一旦生物膜產生之後就很難洗乾淨,會增加食物中毒的風險,症狀都包括噁心、嘔吐、肚子痛。透明生物膜可能伴隨黴菌滋長,醫師建議,物品盡量保持乾燥通風,才能維持生活健康。 台北/楊祥瑜、余苓瑀 責任編輯/張碧珊保溫瓶長期沒洗易有「生物膜」 透明無色、保溫步驟黏滑、瓶少肉眼不可見
生物膜恐致黴菌滋長 物品宜放乾燥通風處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全省住建领域专业法律法规培训在天长举办_
- 宁夏石嘴山:12315效能评估评价量化评分名列全区第一
- 信用擴張 星火燎原?|天下雜誌
- 認識財務報表|天下雜誌
- 京张青少年冰雪文化交流嘉年华开启
- 洛阳市生态环境局孟津分局:打造立体式环境管理新模式
- 高铁4月21日起首次跨省调价 出行该如何选车次
- 谨防消费领域十类消费“套路”
- 我国互联网诊疗服务加速发展
- 今日起 碧峰峡景区限流有序开放
- 崂山啤酒“喝伙人联盟”为CBA总决赛喝彩
- 十一小时接力救治 成功挽救患儿生命
- “杨皮肤”教你春季怎样保养皮肤
- 宠物看病难看病贵?90后姑娘瞄准在线医疗为“铲屎官”减负
- 帮扶“网瘾老人”,没必要动辄呼唤APP“老年模式”
- 调整科研经费结构有望破局“项目多”—新闻—科学网
- 深圳“个体深信贷”产品上线
- 上海浦东新区卫健委通报对浦东120急救中心的调查情况
- 家门口的财富,你要不要?
- 重庆用“互联网+监管”守护民众“舌尖上的安全”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