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偶像观”变化令人欣慰
【光明时评】 有机构近日对1560名14至35岁青少年进行的偶像观一项调查显示,98.5%的青少受访青少年对科学感兴趣,93.7%的年变受访青少年表示会以科学家为人生榜样。而同期另一项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化令目前北京中小学生的人欣十大偶像选择中,科学家位居榜首,偶像观比排名第二的青少影视明星比例高出1倍以上。 从前些年有机构调查显示“超9成孩子将娱乐明星当作自己的年变榜样和偶像”进而引发社会担忧,到如今“超9成青少年以科学家为榜样”“科学家成为青少年‘第一偶像’”,化令尽管调查统计的人欣主体、方法不同,偶像观但如此明显的青少反差依然很能说明问题:近些年青少年的“偶像观”的确在悄无声息发生深刻变化。越来越多青少年认识到,年变相较于一夜成名的化令所谓“明星”,那些埋头苦干、人欣艰苦研发、经世济民的科学家更有“偶像价值”。这真是一种令人欣慰的变化。 偶像是理想的自我、心中的未来。个体崇拜什么样的偶像,暗示着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群体推崇什么样的偶像,对应着时代的价值标准。为什么人们对一度甚嚣尘上的“明星崇拜”忧心忡忡?因为曾经一些演艺明星给孩子们传递的是“拜金主义”“娱乐至死”“一夜成名”等错误的价值引导,一些网红主播渲染的是“奢靡消费”“一夜成名”等消极的行为示范。如果那样的价值观被当成时尚、奉为标准,我们怎能不为下一代忧心? 从李四光、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一大批老一辈科学家,到陈景润、黄大年、南仁东等一大批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杰出科学家,我国一代代科学家埋头苦干、创新创造、攻坚克难,“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为科技进步、民族富强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身上散发着理想之光,他们才是这个时代最闪亮的星。 还记得2019年9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出席湖南农大开学典礼时,引得学校“万人空巷”,校园秒变“大型追星现场”,这样的偶像崇拜才有时代意义;还记得钟南山等专家到高校演讲,受到空前欢迎,这样的追星故事才打动人心;还记得屠呦呦获诺奖后,很多学子因之激荡起科学济世的理想,这样的榜样激励才有持久回响……科学家成为下一代的榜样,成为被追捧的对象,实际上是一种主流价值观的回归。对此我们既要乐见其成,更要积极推动、促其深化。 科学家的严谨认真决定了他们习惯于埋头苦干,往往不注重、不愿意主动宣传;而一些明星艺人热衷于光鲜亮丽、引人夺目,甚至炒作话题、吸引关注。打捞科学家的故事,传播好科学家的精神,把科学家可亲可爱、生动活泼的一面展现在人们面前,是媒体、科技部门、教育部门的责任。进一步打通青少年与科学家近距离接触、参与科学研究的渠道,是“明星般互动”的需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让科学家经常性地“上头条”“上热门”,相关部门在制度上应有更多安排。 科学家成为青少年“第一偶像”只是第一步。让“第一偶像”成为导师、榜样、示范,榜样身上“看得见的哲理”,才能转化为指引后学不断投身科学、创新创造的生生动力。 (作者:李思辉,系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分中心研究员)青少年“偶像观”变化令人欣慰
编辑:汤晓雪 来源:光明日报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2-06-08 09:08:28 【字体:小 大】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为全县新任副科级干部作职务犯罪预防讲座
- 以一流营商环境助推田家庵高质量发展
- 福建厦门:规范农贸市场明码标价行为 护好群众“菜篮子”
- 天下財經週報:中美貿易戰、科技戰拖愈久,對台灣愈有利?|天下雜誌
- 香港学子组团进京实习
- 外交部:中俄開展正常的經貿合作不針對第三方
- 守牢“三品一特”安全线保驾护航新春佳节
- 福建厦门:规范农贸市场明码标价行为 护好群众“菜篮子”
- 河南焦作:消费维权从化妆品抓起
- 这个赣北小山村,为何能引来30多名大学生创业
- 歐元區財長會議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行
- 瑞昌市人大到我县考察中医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宿松新闻网
- “花果山村” 申报“醉”美雅安十大美景
- 首批8只北交所主题基金迎来首个开放期
- 本周或有降雨 气温逐渐下降
- 财政部巩固提高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_
- 规范枪弹管理 维护社会稳定
- 5月起湖北将全面开展“公平竞争执法2020”行动
- 經濟不景氣了?! 但放心,這次不會那麼慘|天下雜誌
- 國賓影城「終止租約」進駐彰化市計劃喊卡 民眾失望:等3年卻夢碎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