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大巨蛋沒有「應援區」引起球迷不滿,啦啦隊與中職該如何共存共榮?

文:戴宜佳、大巨蛋沒隊與周詩涵(資深球迷)

睽違了32年,有應援區引起位於台北市信義區的球迷大巨蛋終於在今年11月18日舉辦測試賽,且將在12月3日正式開幕。不滿

經過測試賽後,啦啦不管是中職球員還是到場觀看的球迷們都對這顆大巨蛋提出看法,這些看法有好有壞,該何共存共榮但在其中一大爭議的大巨蛋沒隊與莫過於沒有啦啦隊應援區。大巨蛋建造方遠雄集團表示當初在設計時就沒有考慮到,有應援區引起因此沒做規劃,球迷但有鑑於近期台式啦啦隊熱潮興起,不滿將會尋找替代地方。啦啦

身為資深球迷看到相關的中職討論,不禁讓人思考有多少球迷進場是該何共存共榮為了觀看比賽而不是啦啦隊?啦啦隊真的有那麼重要嗎?日職或美職都沒這麼哈啦啦隊,中職怎麼會這樣?啦啦隊的大巨蛋沒隊與存在到底是對中職是好是壞?

以球迷視角來看啦啦隊

不管是親臨現場還是收看轉播,不免都會聽到場邊球迷們整齊畫一地喊著選手的應援口號,鏡頭也會時不時切到活力四射的啦啦隊女孩身上,髮香區坐滿著拿著大砲的大哥們,喀擦喀擦地捕捉女孩的每一個舉動,即使只是細微的撥頭髮都會成為粉絲間的熱門話題。

但在此之間,又有多少人在乎是哪位選手投出好球,或者誰敲出致勝安打呢?

此外,啦啦隊也不只有男性會關注,女生也是很愛看美女的,筆者身為女性棒球迷,雖不曾買過啦啦隊女孩商品也不會去搶購髮香區,但不代表討厭啦啦隊,當鏡頭照到她們或從身邊經過時,還是會多看幾眼。

話說回來,啦啦隊的存在是否搶走選手們的光彩?整理PPT上的網友發言:

「我只看啦啦隊,球場最重要的東西。」

「啦啦隊是本質呀。」

「啦啦隊不能不要,看看有多少觀眾去球場是為啦啦隊而非比賽。」

當然也有許多人認為「啦啦隊不是本質,不需要」、「比賽才是看點」等等。

美國和日本職棒的狀況

當這個問題再次因近期的大巨蛋開幕掀起風波,讓我們看到同樣的運動在不同國家有不同的風情,若從比較同樣瘋棒球的美國與日本,他們又是使用怎樣的經營手段呢?

MLB美國職棒為棒球的最高殿堂,是無數球員的夢想和激情,那片紅土地不僅代表著比賽場地的榮耀,更象徵著球迷對棒球的熱情。今年MLB例行賽的平均進場人數高達2萬9295人左右;相較之下,中職的例行賽平均只有6000人進場,跟MLB相比整整差了快五倍。

這差距不僅僅體現在數字上,更是文化帶來得差異。為什麼MLB能夠在沒有華麗啦啦隊的情況下,依然吸引這麼多球迷呢?

一大原因,就是因為棒球為美國的國民運動,美國人的童年和學習階段,都有許多接觸棒球的機會,因此對其並不但不陌生,更會產生興趣,以至於在週末日時常常可見爸爸媽媽帶著孩子到場感受棒球的熱情。

至於在日本,日本職棒雖有啦啦隊但風氣不像台灣的瘋狂,兩者也有一些小差異,像是日本職棒的啦啦隊沒有為個別出場球員應援的文化,只有在開場中場會出現帶動氣氛,其餘時間都是靠著觀眾自主性的拍手應援。

啦啦隊和中職該如何共存共榮?

有些人會說,球團的經營策略使啦啦隊搶過了球員的風采,球團應該要盡心盡力地將思緒放在自家球員上,而不是用在既荒謬又不合理的啦啦隊上。

但球團這樣做的動力,只要看看銷售策略就可得知,球團推出應援女孩的簽名卡、髮香卡、唇印卡,供球迷花上千元購買碰碰手氣,如果在一包包的卡片中抽到當紅的人,那張卡片的價值又衝到好幾倍了。換個角度看,如果是球員卡推出唇印版,恐怕就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

在球場的商品部也可看到這種情形,啦啦隊的個人化商品在架上總是一掃而空,反觀球員則是堆積如山;總會有一群人拿著專業攝影器材對啦啦隊瘋狂照相,相比又有多少人是拿著專業照相機去捕捉球員的精采時刻呢?

這些例子,都讓許多人認為球團本末倒置,使得看棒球的宗旨變樣,但筆者認為中職和啦啦隊是相輔相成的關係,兩者都缺一不可。

舉例而言:如果不是中職的既有存在,怎麼會有棒球啦啦隊這個職業的誕生?在此同時,也有許多人是藉由啦啦隊來認識棒球,就算有些人是為了某個應援女孩才進場,但當比賽中沒有啦啦隊時,不也因此能觀看選手們的好表現嗎?不就是在體驗棒球的趣味嗎?

不管是哪一種方式,只要是能夠讓中職繼續發光發熱,都是值得存在的。

台灣大賽最終戰  桃猿首局攻下1分Photo Credit: 中央社

當然除了啦啦隊之外,中職也能參考美職與日職供人借鏡學習之處。類如日職在賽局休息間,會邀請觀眾到球場上進行趣味活動來贏取獎品,有時是週邊小物,有時是點心兌換卷,就算只是個小東西也能增添球迷對棒球的熱愛,還能為緊張的賽事爭取舒緩的空間。

觀念隨著時代的變遷不斷改變,身處的環境和看事情的角度不同,也會產生不同的爭議。中職啦啦隊存在與否,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但雙方沒有誰的想法是絕對的對或錯,與其爭執在這個無意義的議題上,不如善加思考還能怎麼做,才可進一步提振中職在世界棒球的地位,使優秀的台灣球員讓全世界看到。

延伸閱讀

  • 中職不能沒有啦啦隊?當你凝視著李多慧時,聯盟與球團也正凝視著你
  • 【圖輯】Japan Pom Pom:突破老年刻板印象、平均年齡72歲的「祖母啦啦隊」
  • 【專訪】悍創運動行銷創辦人張運智:不管中華隊戰績如何,我要留下超越輸贏的價值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