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2022九合一選舉】18歲公民權未過關,同意大於不同意票,但距離門檻仍差400萬票

伴隨地方公職人員選舉舉行的合選18歲公民修憲複決案,俗稱18歲公民權公投,舉歲檻仍時至晚間9點半,公民過關 17649間總開票所已開出17483間,同意雖然同意票564萬7102票大於不同意票501萬6427票,大於但距但由於修憲複決門檻為同意票要大於961萬9697票,不同因此結果為不通過。意票

1669477138673

對於這個結果,總統蔡英文在稍早於黨部的差萬談話中表示,所有民進黨候選人都已經拚盡全力,合選展現熱忱來支持18歲公民權。舉歲檻仍

推動18歲公民權議題的公民過關支持團體「18歲公民權推動聯盟」 表示,雖獲台灣主要政黨表態支持,同意但仍然無法跨越修憲高牆,大於但距對此,不同18歲公民權推動聯盟召集人林月琴指出:「本次18歲公民權案雖然未能通過修憲門檻,但從得票數及得票率來看,其實在所有縣市都擁有高支持度。」

林月琴呼籲所有年輕朋友不要灰心,我們要世代同行,繼續前進。這段日子以來,18歲的年輕人自發性的走上街頭,靠著自己的力量做文宣海報宣傳,有青年還被反對者拿雨傘攻擊,年輕人要的不多,只希望自己的聲音可以被社會重視、在乎,並且擁有公民權。

林月琴再次表明,18歲的年輕人,不該是局外人,青年已經用實際行動證明他們準備好參與台灣的公民社會,我們不會在此放棄,修憲複決結果也不會否定年輕世代的努力。

修憲複決高門檻

台灣地方大選於11月26日登場,除了選出新一任地方首長及民意代表,也合併舉行台灣史上第一次修憲案的公民複決,決定是否將公民權年齡門檻從現行的20歲下修至18歲,賦予(被)選舉、罷免、創制、複決等權利。

根據《中華民國憲法》第130條,台灣公民須年滿20歲才享有選舉權,這與全球近9成國家──包含中國在內──將投票法定年齡定為18歲,存在明顯落差。此案經過數十年辯論,終於在2022年春天得到台灣跨黨派支持,由立法院通過,交付公投複決。此案若通過,將成為台灣時隔近20年啟動的第8次修憲案。

這次18歲公民權存在非常高的通過門檻,根據中央選舉委員會表示,18歲公民權修憲複決案投票權人數為1923萬9392人。依憲法增修條文規定,有效同意票過選舉人總額的半數即通過;因此,至少要有961萬9697同意票才能通過。

台灣歷屆選舉得票數最高的一次,是蔡英文2020年總統大選取得的817萬張票。選舉研究權威、政大教授王業立直言,2021年的4大公投在2黨全力動員下,全未過關,正反票數加起來也不過800萬初頭。這次需要超過961萬張同意票,突破台灣之前的投票紀錄,以目前狀況而言,的確是非常困難。

《刑法》規定18歲屬於「完全責任能力」人,假如犯罪,必須承擔完全的刑事責任。而原本《民法》規定20歲成年,明年一月起也將與《刑法》同步,下修至18歲就具備「完全行為能力」。因此不久的將來,18歲公民即有納稅、服兵役等義務,也可自行決定是否發生性行為、締結婚約,可參與「對事表決」的公投,卻沒有「對人投票」的權利。

主流政黨皆表支持

為了提高18歲公民權修憲複決議題的能見度,高中生團體展開宣傳集資。台灣青年民主協會發起96.5萬元「18歲公民權宣傳集資計畫」,串連全台縣市首長候選人響應「捐看板、挺修憲」。

民進黨方面,總統蔡英文8月17日下達動員令,要每位參選人採「自己一票,再加一票,挺18歲公民權」方式宣傳;而國民黨方面,則由國民黨青年事務委員會與「18歲公民權推動小組」,宣示全力支持修憲案,推出全國青年街頭宣講活動、社群串連等行動。

民眾黨採取全台大眾走行動,推廣18歲公民權入憲的「永續台灣、世代共行」理念;時代力量則要全台黨公職、各地參選人,透過街講、掃市場等方式,向民眾宣傳18歲公民權的理念。

民黨主席朱立倫,稍早親自拍片表態支持18歲公民權;前高雄市長韓國瑜也貼出18歲照片表示支持。

外界分析,若是這次無法過關,未來要重啟18歲公民權的討論,短則4年,長則可能是20年後,可稱得上是「後會無期」。

延伸閱讀

  • 【關鍵眼中盯】對於18歲公民權,國民黨仍有人認為:反正他們又不會投我,為何要支持?
  • 每日圖說選舉⎜18歲公民權修憲複決門檻有多高?
  • 每日圖說選舉|18歲就有投票權是世界主流,台灣還沒跟上
  • 18歲公民權「無人反對但也無人關心」,這與2022年當下的政治社會環境有關

責任編輯:李秉芳、溫偉軒
核稿編輯:楊士範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