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能被企業聘用成為正職人力的實習生,往往不是最天資聰穎、一鳴驚人的類型

文:公關人生相談室

近幾年來,企業隨著業界提早佈局搶人的聘用腳步加快,有許多大公司的成為聰穎實習計畫都提前至前一年年底默默起跑。也有更多準備好要在求學階段結束後步入職場的正職新鮮人,也盯著業界開出的人力人實習職缺,希望能為自己搶到一張優先登機的習生門票。

實習計畫之於企業,往往除了物色未來可能進入企業的不最人才外,也有更多是天資提前針對未來可能一起的工作夥伴,進行互相的鳴驚篩選與媒合。從實習生接觸招募訊息的類型第一天起,就像是企業拿到了旅行社提供套裝行程的宣傳品。看著美輪美奐的聘用辦公室、看著照片裡年輕有朝氣的成為聰穎工作夥伴,還有看起來優於業界的正職福利,不禁也設想著要是自己進入企業後的樣子,就好像旅行社所打造置身於國外那種異國風情的浪漫想像。

然而,真實職場與套裝旅行的不同之處,就在於身在企業當中的人,也時不時地被身邊的他人檢視著。無論是自己的形象、態度與工作方式,甚至是否具備團隊合作能力與對外溝通的能力,像是用來打包的行李清單一樣一一被檢視、一一被評價。

實習生雖然不被賦予承擔企業業績或最終工作成果的重責大任,但往往也透過參與工作流程的部分過程,進行小規模的知識與技能的嘗試。也透過實際投入有薪工作中,實際體會學校理論之於實踐、想像之於實作的差異,也得以更客觀地評估,自己身為專業工作者的潛力與可能所在的等級為何。

對於企業來說,建立良好的雇主品來,甚至透過實習計畫的沈浸式文化,讓實習生得以一窺企業內部運作,以及實際體驗自己置身於工作崗位與專案的樣子,也藉此影響未來可能也是業界從業人員的工作者。另外,實習生也透過與企業當中其他人的互動,建立自己未來的職涯座標,也建立自己在職場上的初階人脈。

shutterstock_450037273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com/達志影像

實習生來來去去,能真正為企業所用甚至最後進入企業成為工作夥伴的實習生,或許相較於每年參與實習計畫的人仍是相對少數。通常能被企業再次聘用成為正職人力的實習生,往往不是最天資聰穎、一鳴驚人的類型,而是願意抱著彷彿自己已是正職員工態度投入工作的人。

無論是善於團隊溝通、即時交付工作成果並願意承擔團隊工作責任,並在專案中願意接受回饋且快速調整工作方式與步調,這些特質都不是漂亮的社團經歷或是口沫橫飛的面試故事所可以展現。而更多是基於同在工作場域內與專案成員互動中,得到的體感與身體記憶。

就像是那些讓你印象深刻的旅遊記憶,往往不是走過哪些其他人告訴你必去不可的景點,或是模仿旅遊書在大山大海前拍下一模一樣的風景照。更多的是你與身邊旅伴與環境的互動,最終留下你在某時某刻某地,那個你和身邊的旅伴都願意一起回憶的美好畫面。

與其在旁邊觀望,想像著某些工作的美好樣貌,不如透過實習去走一遭,了解自己所夢想的工作環境,有哪些美好與不那麼美好之處。也透過實際的體感,去探索自己能妥善發揮能力與潛力的環境,用實習打造自己與處在同一記憶時區的工作夥伴,都可以也願意一同重溫的回憶。

本文經《方格子》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延伸閱讀

  • 《大腦喜歡這樣學改變》:傳統職涯發展是「T模式」,但未來你需要「π模式」
  • 團隊裡有人個性難搞又愛拖延,如何有效率的一起完成任務目標呢?
  • 台灣實習生打敗數千人擠進道奇:與執行副總裁成為朋友、學習豪門球隊經營之道
  • 那些學校沒教的事:實習,是「實務學習」還是「實戰演習」?
  • 天外飛來一筆的靈感,是天啟還是雜訊?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彭振宣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