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工作初见成效 我国近海常能见到海马身影
“近几年,保护我国通过禁捕立法、工作国近宣传等,初见成效大力推进对海龙科鱼类的海常保护工作,生物资源群体恢复效果初见成效。到海目前在我国的马身深圳湾、北部湾、保护海南岛等附近海域,工作国近常能见到海龙科鱼类的初见成效身影。”5月18日,海常在广州举行的到海第四届世界海龙科生物学大会上,大会主席、马身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所林强研究员表示,保护希望通过此次会议,工作国近进一步明确国际海龙科鱼类研究与保护所面临的初见成效核心问题,强化国际同行之间的深入交流与合作。 世界海龙科鱼类大会以海龙、海马及其近缘物种为主要研究对象,旨在促进海龙科鱼类研究、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自2011年起,大会分别在葡萄牙、瑞典和美国等地举办,此次是首次在中国举行。来自全球24个国家的逾200名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参加了会议。 海马是研究海洋保护问题的旗舰物种,但海马在全球遭到过度捕捞,被用做传统医学中的药材、水族馆里的珍品或制作成纪念品。目前全世界大约有42种海马,已全部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相比其他国家,我国已在法律上明确规定海龙科生物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明确立法保护海龙科生物、禁止捕捞的国家。我国在海龙科生物资源多样性保护、养殖等方面的研究,已走在世界前列。”林强说。 我国近海具有丰富的海龙科鱼类资源。“海马有它自身的特殊性,容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如果人类能把海马保护好,对其他海洋物种的保护也就能做好,这对保持我国南海生物多样性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林强呼吁,希望未来3—5年,在我国设立海马保护区,确保海马生物种群以及栖息地的生态健康。(记者 叶青 实习生 孙耀雄)保护工作初见成效 我国近海常能见到海马身影
编辑:汤晓雪 来源:科技日报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1-05-25 08:25:02 【字体:小 大】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山西:多措并举保障“两节”市场消费安全
- 科学家成功解码“材料基因组”,有助开发下一代航空航天合金和半导体
- 飛機故障!虎航高雄飛沖繩 班機延誤5小時
- 56篇作品入选!仙品荔主题征文获奖名单公示
- 无人驾驶电动矿卡运输效率提升25%
- 《全員請上車》江宏傑開金口 吳姍儒不看好
- 我为群众办实事|浙江青田开展儿童化妆品专项检查
- 外交部:包括美國企業在內的各國外資企業持續看好中國市場發展機遇
- 市委网信办组织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系列活动_
- 花西子眉笔引发的行业审视:直播电商,成也主播,毁也主播?
- 春節擲筊送轎車! 東石港口宮初一湧人潮
- 中国中车新装备亮相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
- 普查数据与往年存差距? 统计局回应
- 文化幣遭違規「買美妝做美甲」 文化部:已停權停撥款項
- 「幸福盟草案」逕付二讀:19位立委連署把「同性婚姻」換成「家屬」
-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学术界引发诚信争议
- 水中总磷溶液标准物质:确保水质磷含量分析准确无误
- 「龍華會上喜相逢」中華佛教文化展在美國首都華盛頓開展
- 广州开展每月“湿粉统一查”行动
- 一种神经发育障碍相关基因找到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