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不想讓父母失望」的孝順台灣人,高齡社會下的成人親子衝突如何解?

採訪撰文:陳子萱
美術設計:林洵安

成年子女的不想親子衝突議題

成家立業、獨當一面之後,讓父人高人親你還會經常和爸媽起衝突嗎?明明已不再是母失「小孩」,為何與父母的孝順爭執依舊,說理說不通?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葉光輝研究員長期研究孝道文化、台灣親子衝突歷程模型,齡社研究對象除了青少年族群,會下何解近年更擴大關注成年子女面對親子衝突的衝突處境。研究發現,不想滿足老年父母的讓父人高人親心理需求是關鍵,而這不只是母失親子互動應關注的問題,更需要被社會制度所看見。孝順

孝敬、台灣不讓父母失望,齡社家庭價值影響台灣人

趁著假期回家,會下何解餐桌上爸爸劈頭問起升主管的事,媽則在一旁關心何時結婚生孩子。你埋首扒飯、一臉無奈,但默不吭聲卻又惹來新一輪怒氣……

我們對這種家庭劇碼一定不陌生。2016年台灣社會變遷調查,98%的受訪者認同「對父母養育之恩應心懷感恩」(0-4分評比重要性,給出3分以上者);「不論父母待你如何,子女仍應善待」有高達86%受訪者贊同;「放棄個人的志向,達成父母的心願」也有約34%同意。

調查顯示,孝敬、不要讓父母失望、重視家人和諧,至今仍是台灣重要的家庭價值。即使已成年獨立、成家立業,父母對孩子的關切影響依舊緊密,甚至左右子女的人生選擇,成人親子衝突必然成為華人家庭的一大課題。

但許多人或許感到困擾:和父母總是說理說不通,該怎麼辦?明明已忍讓逃避,為何最後親子間仍衝突不斷?

中研院葉光輝研究員認為,華人的互動追求和諧、關係優先於個人,「唯有關係好,個人才會好」,因此遇到衝突時經常認為「忍一時」就會風平浪靜。但這種做法往往治標不治本,為下一次的爭執埋下伏筆。

  • 問:為什麼會投入親子關係研究?親子關係常針對兒童、青少年,為何會關注到成年子女?

(葉光輝回答,下亦同)我在碩士階段原本念工商組織心理學,到了博士班,指導教授楊國樞先生卻建議我改做孝道議題,他告訴我:「孝道議題研究可以做一輩子。」老實說,當時心裡有點不服氣(笑),不過後來我確實應證了他的話,孝道議題值得研究一輩子!因為這在我們的文化裡非常重要。

孝道是華人社會根深蒂固的文化價值。孝道牽涉親子關係,從親子關係又可以延伸到各種人際互動,從本土心理學的角度,孝道是社會網絡關係的重要基礎。

早期,我主要探討青少年與父母的關係。隨著社會變遷,我開始注意到進入高齡化社會後,成年子女與老齡父母互動成為許多人的煩惱。當爸媽慢慢老去,我們會遇上失智、老年心理變化、高齡照護等問題。親子衝突不再只是青少年的專利,也會是越來越多成年子女的課題。

  • 問:與青少年子女相較,成人子女的親子處境有什麼特殊性?

首先,青少年親子衝突通常以爭取自主權為核心,衝突事件可能很廣泛,甚至是芝麻小事。成年子女則多半涉及明確的生活選擇,例如居住安排、奉養、健康照護等。

再來,成人子女就像夾心餅乾:上有年長父母、下有年幼子女,可能同時面對兩種類型的親子關係。他們既作為父母、又身為子女,身處的家庭關係結構本質上就與青少年子女不一樣。

特別是30多年來,台灣從政治戒嚴走向多元開放,經歷劇烈快速的社會變動,世代價值觀迥然不同。六、七年級生應該對「三明治世代」的代間問題最有感,同時面對「威權時代」的父母及「網路世代」的子女,衝突感特別強烈。好比六、七年級生的成長經驗裡,多少還被灌輸「爸媽打你是關心你」;但同一套打罵教育,很難再用到下一代的身上。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正是因為處於兩個世代、兩個價值光譜之間,中生代或許可以擔任緩衝與引導的角色。

  • 問:成人子女的親子關係,容易遇到哪些摩擦點?與老年父母溝通,應該注意什麼?

一般成人與青少年子女發生衝突,可以用說理、教導來解決。但父母活了大半輩子,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還多,直接說理,很難讓老年人改變長年累積的生活習慣與價值觀。

很多時候,成人子女會下意識想「糾正」父母,往往便成為衝突導火線。

舉例來說,兒女看到母親提重物,直覺要幫忙、告誡媽媽不要總是自己來,結果母親非但不領情、欣慰,反而發起脾氣。為什麼?

可能是媽媽不服老,不想被看做沒用的老人家,或覺得自己有能力、不需麻煩孩子。一旦忽略行為背後的根源,無法同理感受對方的心理需求,認知落差就可能釀成雙方衝突,子女也陷入「老人家很難溝通」、「爸媽都講不聽」的不滿和無力感。

另一方面,成人的親子衝突,也反映出高齡長輩的處境與心理需求。

心理學有一個「社會情緒選擇理論」(socioemotional selectivity theory)。簡單來說,年長者意識到來日不多,會選擇更具體可實現的目標,所以高齡者最重視親密情感的連結、維繫。許多長輩不想學習新東西,因為麻煩又用不到;相反的,跟家人親密共處容易達成,能帶來更大滿足。

換句話說,如果能讓年老父母感受到溫暖、陪伴、被重視,就是溝通的契機。

因為當心情愉悅,不只會忘記負面情緒,同時才有心力思考、同理或轉念。在這種情境下,子女再來引導、溝通便比較容易,這也符合正向心理學的「擴展與建構理論」(Broaden and Build Theory)。

回到前面的例子,子女可以解釋,是因為心疼、害怕媽媽年紀大了會受傷,從關懷的角度開啟溝通,母親或許會感到窩心、也較有機會接納改變。

  • 問:面對親子衝突,成年子女有哪些常見的溝通方式?

兒女和父母發生衝突,一般可以粗略分成幾類反應模式:逃避、利己主義(優先滿足自己需求)、自我犧牲(順從,優先滿足父母要求)、折衷妥協(各退一步,退而求其次)、兼容並蓄(找出能滿足雙方需求的共識)。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