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在大陆发展有很强的信念”——台湾青年在大陆逐梦圆梦
“我在台湾连续创业3次,对大大陆即便在某领域一度做到顶尖位置,展有逐梦但由于台湾市场体量小,强的青年最终也是信念不温不火。”“小包智工”联合创始人、台湾台青徐韬对记者说,圆梦此前受身边陆生同学的对大大陆影响,他对北京中关村充满憧憬,展有逐梦决定前往大陆实现抱负,强的青年这名陆生同学如今成了他的信念创业合伙人。 以“携手绘青春,台湾奋进新时代”为主题的圆梦2022两岸青年峰会近日在北京举办,两岸各界青年代表240余人参与其中,对大大陆就成长成才、展有逐梦就业创业、强的青年融合发展等议题展开讨论。记者专访多名台湾青年,听他们讲述在大陆逐梦圆梦的故事。 “登陆”发展有底气 2017年,徐韬放弃美国硅谷的工作机会,来到北京创立“小包智工”平台。“公司跟大陆常见的共享充电宝、共享单车很像,但我们共享的是人力资源,在疫情期间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帮助很多企业复工复产,降本增效。目前在北京有超过5万名活跃工作者和超过5000家企业用户,每天有上千单工作在平台上完成交付。” 徐韬的事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初来乍到不熟悉大陆市场,他曾遭遇资金链断裂的困境,“一连10个月都在吃泡面”。徐韬说,“当时爸妈甚至怀疑我是被大陆人‘糊弄’了,但我告诉他们,我对在大陆发展有很强的信念,相信事业一定会成功。” 在最艰困的关头,多亏有北京市政策扶持,团队多人入住北京市海淀区向台青提供的公租房。“惠台政策有很多,这个给我们印象最深,住宿是团队较大一笔开支,少了这份保障,我们未必挺得下去。”徐韬说,台湾对创新不够重视,也缺少创业扶持机构和奖励政策。大陆愿意鼓励支持台青发展事业,这让他备受鼓舞。 “大陆对台青的支持很多。台湾青年要和大陆青年携手并进,才能创造更美好的未来。”刚从清华大学毕业的台青苏雍竣,如今在北京一家科技公司从事法务工作,同样入住了台青公租房。“类似的惠台政策降低了台青生活成本,为我们‘登陆’发展提供充足底气,让大家敢来试一试、闯一闯。”苏雍竣对记者说。 携手合作创未来 从北大博士到乡村青年,台青林书任在父亲林春福的影响下,扎根四川大凉山从事乡村振兴工作。2011年,60岁的林春福放弃在深圳做得风生水起的工艺品制造生意,隐退到大凉山种植油橄榄。从读博时“卖橄榄油换生活费”,到见证园区油橄榄种植面积从600亩增加到2.5万亩,带动当地6800多户农民年增收3倍以上,林书任越发理解了父亲“全面认识和理解大陆”的初心和梦想。 “我们精深加工后的特级初榨橄榄油,当地村民给它取了个彝族名字——木都哈尼。在彝族语言中,‘木都哈尼’是火焰的意思。村民说,我们的到来,带来了脱贫火种,台湾和大陆联手,点燃了致富的希望。”林书任对记者说,他在去年组建了大凉山首家“春风新农人培训中心”,计划每年培训农民5000人次,帮助当地农民更好地对接市场。 “台湾在社区营造、乡创文创方面起步较早,台青很适合将这方面经验带到大陆,这样既能实现自我价值又具有社会意义,何乐不为呢!大陆的各项发展政策、美丽的绿水青山、广阔的市场机遇,能够助力我们每个人梦想成真。”林书任说。 “只要不断努力,就会有好的生活。”台青陈文成在大陆求学发展已有10年,如今是北大教师,近日刚拿到家庭新能源小客车配置指标,这让他的幸福感更强了。“青春最美好的时候都在大陆,来到北京后,发现这里跟岛内的宣传完全不同,所以交流非常重要。” “大陆的惠台政策很好,正是台湾青年来大陆走走看看的好机会。除了北上广这些大城市,台青也可以去甘肃、西藏等地看看,视野会更开阔,奋斗目标也会更明确。”陈文成对记者说。 传承文化促交融 峰会现场一袭明制汉服的台青林家萱告诉记者,“我很喜欢中华传统文化,台湾也有很多人喜欢汉服,但不大了解汉服各个朝代的形制。我想利用在大陆所学,把汉服知识介绍给更多台湾人。”就在7月初,她申领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成为今年3月此项惠台新政发布后首个在京办证的台湾青年。 “我的创业方向聚焦文化。汉服是潮流趋势,可以带动观光、茶道、香道等与中华传统文化有关的项目,氛围感会很强。”林家萱说,9月将推出首场穿汉服游故宫活动,之后也会陆续有点茶、香道等体验活动。 “在新媒体崛起的时代,我看到无数的机会。”台青杨世玮对记者说,大陆电商发展迅速,创业环境理想,2020年,原先在北京广告公司任职的她,选择将鲜花电商作为创业项目,以此实现“女孩子开花店的唯美梦想”。 “在电商带货领域,台湾更像早期的电视购物,没有互动和反馈,也没有支付体系。”杨世玮说,大陆在供应链、物流、移动支付等方面都很“给力”,台青在大陆创业也有政策利好,有问题随时帮忙解决。 “刚创业就赶上疫情,一度面临资金紧张,我们在2021年申请到30万元的高新技术补助。”杨世玮说,她的创业项目走精致农业数字化路线,帮助云南花农做整个产业链方面的系统。如今,他们每个月能接到数万束鲜花订单,在七夕节等销售旺季成绩更为亮眼。 杨世玮认为,创业者需要有韧性。徐韬同样建议台青坚守本心:“来大陆的这5年,身边有台青朋友熬不过创业的艰苦而选择放弃,我也经历过同样的困难,但充分利用各种优惠政策快速调整业务方向,最终获得成功。只要坚持不懈、把握机遇,就能随势而起。”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好奇”号在火星发现大量碳矿床 为红色星球早期曾有碳循环提供直接证据
- 我县组织收看全省公务员法实施五周年电视电话会议
- 巴西進口蛋問題多!反覆冷藏新鮮度下降 專家質疑:易發霉
- 侯友宜抵紐約機場! 僑胞熱情帶國旗獻花
- 山东宁阳专项检查儿童玩具市场
- 市北投入1000万元把10年垃圾场建为全市最大街角公园
- 浅谈如何进行柜面营销!
- 从高原4410米到深海1800米,他们一路挑战极限—新闻—科学网
- “油菜花开·七里夺标”民俗节暨根雕艺术节被推评为中国最具魅力旅游节庆奖
- 韓國民眾紀念日本投降77周年:痛打「日軍」
- 聚焦双11•购物更有谱
- 新疆昭苏:牲畜品种改良 助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 时评:虎门大桥风中抖动,让我们重新认识混沌现象
- 聚焦双11•购物更有谱
- 南方朔:報稅時節的心理不平衡感!|天下雜誌
- 环球快资讯丨今年将有万台自动驾驶车在广州示范运营 去年路测零事故
- 小伙卖房带父游全国:想让爸爸老了以后有“吹牛”资本
- 职业伴娘兴起:不抢新娘风头 身份须保密
- 深化校院合作 服务地方经济
- 宿州:加快重点工程建设 奋力实干迎盛会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