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胞以非遗为媒 搭两岸交流之桥
中新社武汉2月1日电 (记者 马芙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台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非遗两岸同胞共同的宝贵财富。”在湖北两会上,为媒湖北省政协委员童彦婷呼吁,搭两通过非遗联结两岸更多同胞,岸交促进彼此交流合作。台胞 童彦婷祖籍台北。非遗大学期间,为媒学习艺术与设计专业的搭两她,频繁接触到非遗,岸交由此产生浓厚兴趣。台胞从日本名古屋大学博士毕业后,非遗她于2013年成为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师。为媒 教学之余,搭两童彦婷经常深入湖北城市、岸交乡村进行田野调查、访谈传统手工艺人,开展非遗研究。同时,走访在鄂文创领域台商,寻找两岸非遗的结合点。 经童彦婷牵线搭桥,全国台联海峡两岸非物质文化传承发展交流基地于2019年落户武汉理工大学。近5年来,基地先后举办了两岸非遗及文创产品研讨会、传承非遗·欢度重阳、端午民俗畅玩、“非遗所思”两岸非遗文化嘉年华、华夏奖·海峡两岸非遗文创设计大赛等系列两岸交流活动。 在黄冈英山非遗项目基地,她与台青一起用多色丝线,缠绕出鸟、兽、虫、鱼、花、果等缠花艺术品;在“非遗所思”两岸非遗文化嘉年华活动中,她带领两岸同胞“云游”木雕、油纸伞、刺绣等非遗技艺,吸引两岸逾万人在线参与。 最让童彦婷引以为豪的是华夏奖·海峡两岸非遗文创设计大赛。这项由她带队打造的赛事,首届收到参赛作品1000余件,第二届增至4100余件。借助大赛平台,两岸高校师生、非遗传承人、手工艺人等交流思想、碰撞灵感,产出一批优秀非遗衍生品。 “华夏奖参赛者以青年居多。”童彦婷说,年轻人为非遗创新发展注入了活力。 今年参加湖北两会,她呼吁加强与台湾高校、民间组织对接,提升大赛在台湾的知名度与参与度;推动优秀非遗文创作品的孵化、开发,激发两岸青年创新创业活力。她还建议,组建“两岸高校非遗文创设计教育研究联盟”,交流非遗文创课程设计经验,提高两岸非遗文创教育水平。(完)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MAXHUB数字网络音频打造极简会议室部署方案
- 市统计局靠前服务投资统计工作
- 搞好课后服务 关爱孩子成长
- 市司法局来枞督查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工作
- 石棉县中药资源普查工作组完成样方1080个
- 校园安全最重要 枞阳保安在行动
- 出席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的枞阳代表团代表向大会报到
- 电商企业备战“双十一”
- 田野织锦绣 产业谱华章_
- 枞阳举行中老年人文体健身展示活动
- 微盆景栽出好“钱”景
- 【民生工程】县农业农村局:打好民生工程组合拳 助力乡村振兴
- 有学生在校时间超10小时?课后延时不是“任务”
- 全县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总结会议召开
- 一村一“风味”,田园别样美
- 我县举行“9.18”防空警报试鸣活动
- 墨西哥制订《动物源食品有毒残留监测方案》和《国家蔬菜农药残留监测方案》
- 医养结合打造养老服务
- 杨秀颀到县信访局公开接访
- 【重大项目建设暨双招双引】中博金属:订单充足生产忙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