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碧路‧藍旅》03. 大安溪孕育台式美學-苗栗苑裡

Text: Eileen Hsu Photo: Roger Wang

日式宿舍與台式藺草的碧路相遇-山腳國小

走訪位於錦山山麓的山腳國小,幾棟日式宿舍靜靜矗立在校園一角。‧藍旅大栗苑裡具七十年悠久歷史的安溪老校舍,透露出濃厚的孕育日本昭和年代風情。走近一瞧,台式宿舍牆面外覆檜木板,美學-苗內為編竹夾泥牆,碧路屋頂則分為黑燻瓦及水泥瓦。‧藍旅大栗苑裡而房舍最下頭的安溪地基,鋪上了紅磚作為挑高之用。孕育

「日式木造建築其中一個特色,台式就是美學-苗架高的地板,具通風與避免溼氣的碧路功能。如果下頭沒設有隔柵,‧藍旅大栗苑裡常會有小動物跑進去。安溪」山腳國小校長鐘政洋解釋道「我都跟學生介紹,校舍下頭就是電影「龍貓」裡小黑炭的藏身之處!」

具七十年悠久歷史的日式校舍。
校內吉祥物-“石虎"手持藺草。

校內的日治後期宿舍群,過去曾為教師宿舍。後因閒置多年,建物老舊殘破,一度面臨拆除的命運。2001年,學校與校友、社區居民協力整建日式校舍,四棟校舍目前分別規劃為校史館、樂齡學院、音樂教室與藺草文化推廣空間。擁有百年歷史的山腳國小,歷屆校長皆相當重視文物的保存與傳承。因此,在校史館裏頭,也藏有了許多不為人知的寶貝。

踏入位於日式宿舍丁二棟內的校史室,視線即被放置於角落的厚重保險櫃所吸引。斑駁的金漆、華麗繁複的花紋、寫有片假名的密碼轉盤……乍看之下會誤以為是存放財寶的小金庫。事實上,此為日據時代各級學校供奉教育敕語的「奉安庫」。「教育敕語」為日本天皇所頒布的教育方針,文件謄本會放置於奉安庫內保存。

由左至右為: 奉安庫、老鋼琴、校鐘。

每逢開學典禮或重要慶典,校長會向全校宣讀教育敕語。因為是天皇所頒布的旨令,過去人們甚至不敢直視奉安庫。而當時人們對敕語的尊重,也代表著對教育事業的高度重視。除了奉安庫外,校鐘、鋼琴、印考卷的油墨機……每樣老文物背後皆蘊含數十年來此地的歷史脈絡。學生們來到這兒,走在超過七十年歲月的日式校舍裡,欣賞一件件富含故事的古物。歷史頓時變得鮮明了起來,不再只是課本上頭的白紙黑字。

山腳國小是找回藺草文化的重要灘頭堡,四棟日式校舍中的其中一棟,就被規劃為藺草文化推廣空間,每逢假日會有藺編工藝師現場傳授編織技法,裡頭還有販售藺草的文創商品。「當初整建好校舍後,我們就希望能積極活化、利用這些空間,不讓它們淪為蚊子館。」校長鐘政洋說道「我們結合社區的人力與資源,推廣在地的藺草技藝,同時也讓學生們能認識自己土地上的特有文化。」

苗栗苑裡盛產「三角藺」,莖的斷面呈正三角形,又稱「苑裡藺」、「蓆草」。藺草編織曾是苑裡地區代代相傳的工藝,但隨工業化興起而悄悄沒落。在山腳國小的生態池周遭,留有一角種有「三角藺」。校內更開設課程,由社區內的「藺草阿婆」教授學生們編織藺草。學生們也發揮創意,將藺草與手工紙張做結合,成為獨特的藺紙卡片,為傳統的藺草工藝注入了新生的風貌。

學生製作藺草卡片
11
校內種有三角藺。右為學生製作的藺草紙卡片。

「社區內的藺草阿嬤們是我最好的助手,無論是教導學生編織藺草,或是帶外賓參觀導覽。」校長鐘政洋笑道「因為她們就是藺草文化活生生的代表。」隨著鍾校長的腳步,InDetail來到位於山腳國小附近的「愛藺工坊」。滿室的藺草清香,時光彷彿回到五零年代,婦女們席地而坐,閒話家常的同時,一邊俐落的編織手中的藺草。為了讓作品摸來更加細緻,「析草」是必備的一項工作。只見婆婆媽媽們手持細針,將一支支乾燥的藺草,逐一分成三片。流暢動作的背後,是經年累積的深厚功力。

過去藺草編織是苑裡婦女們養家活口的重要技藝,為了不讓這項傳統就此消逝,山腳社區的居民們組成了「台灣藺草學會」。集結社區裡懂得編織藺草的婦女們,一同切磋、學習技藝。此外,更與年輕一代的設計師合作,將老工藝結合新興創意。「整個社區是充滿能量的!」鍾政洋校長說道。從年幼的孩童,到老一輩的婦女,眾人齊心守護這已屆凋零的傳統產業。讓藺草田不再是記憶中的風景,而是最能代表苑裡的美好生活意象。

12
驅車前往苑裡,感受藺草田風情
14

七十年勞動不懈的手-通霄藺草阿嬤

藺草阿嬤可說是傳統藺草文化的守護者-說到第一代的藺草阿嬤,就不得不提及清末的洪鴦女士。她因心疼年幼的兒子頭上生瘡化膿,常遭蚊蟲叮咬,遂以具天然吸濕、透氣特性的藺草,編製出台灣第一頂藺草帽。此後,苗栗、苑裡通霄一帶的婦女,皆投入編織草帽的行列。編織藺草所得的工資,也成為家家戶戶重要的經濟來源。

出生於通霄鎮白沙屯的洪鴦女士,以編織草蓆為副業,撐起一家重擔。創編藺草帽後,她也毫不保留的傳授編織技巧,讓當地的婦女們皆能習得此技藝。時至今日,通霄白沙屯一帶草編文化逐漸式微。InDetail走訪白沙屯天德宮,拜訪當地碩果僅存的「藺草阿嬤」-王蕋。

碩果僅存的通霄「藺草阿嬤」-王蕋,是在地國寶級的工藝編織家。

採訪當日時值燠熱的五月底,高齡七十七歲的王蕋,在天德宮內一角席地而坐,雙手不斷翻飛,絲絲藺草逐漸成形為草席、草帽。不需設計圖,花紋與圖案早已存在她的腦海中。「小時候家境不好,沒多餘的錢供我們念書。我從七歲開始就幫忙編織藺草、貼補家用。」王蕋阿嬤說道「大家一起聽歌仔戲、編藺草,可開心的呢!」

七十年勞動不懈編織藺草的手
阿嬤的手仍如少女般柔嫩

早年苑裡、通霄一帶的婦女皆靠編織藺草貼補家用。常可見到婆婆帶著媳婦、媽媽帶著女兒,鄰里的婦女們相聚做手工活兒。生活雖清苦,幾個女孩子聚在一塊編草、談天,日子倒也快活。「大家感情都很好,就像姊妹一樣。」王蕋阿嬤笑道。她拿出一張黑白照片,上頭的女孩笑得燦爛。照片中的四位女孩,如今都已變成頭髮斑白的藺草阿嬤。她們以藺草編織了自己的一生、也編織了超過一甲子的姊妹情誼。

藺草編織超越六十年的姊妹情誼。

「通霄這兒越來越少人在編藺草了,大概只剩下四、五個老人家還有在做。」王蕋說道。但當我們問她是否想要傳授技藝給後代子孫,阿嬤卻搖搖頭「做藺草很苦的,利潤又不高。我不捨得讓她們吃苦。」語畢,阿嬤熱誠的帶我們至天德宮附近,拜訪她的好姊妹-另外兩位藺草阿嬤-林秀珠與王林彩。步入小巷弄裡,屋前正曝曬著黃褐色的乾藺草,以及一件偌大的藺草蓆。在陽光的曝曬下,散發著淡雅的傳統香氣。

「藺草蓆偶爾要拿出來照一下日頭,才不容易發霉。」在燠熱的五月下午,阿嬤們興高彩烈地為我們解說著藺草的知識。在草編文化逐漸式微的今日,這群老人家仍堅持手工編織藺草。那是七十年勞動不懈的手,更是拉拔一家大小的手。為台灣的傳統手工產業,留下最精緻動人的一頁故事。

藺草製品偶爾需讓日光曝曬

磚窯間 堆砌在地美學-華陶窯

驅車前往苗栗火炎山西側的半山腰,「華陶窯」自民國七零年代,即在此開始了它的故事。遙望著台中大甲的鐵砧山、大安溪沖積扇平原,窯主陳文輝融合了園林建築、生態、陶藝創作等元素,在火炎山旁建構了一處展演台灣在地美學的空間。

「一切都要從一朵花開始說起」導覽員柳辰儒向我們娓娓道起華陶窯的起源,在華陶窯服務長達十六年的他,對於園區內的一花一木皆熟稔。「窯主夫人是草月流的花藝老師,她一直為無法找到適合插花的花器而困擾。夫婦倆當時剛結束自行車工廠的事業,倆人索性回到故鄉苑裡,開始自己摸索著如何燒陶、種花,從花藝的最根本開始重新學習。」

園內置高點俯瞰大安溪沖積扇平原

華陶窯的「華」就是「花」的古字,在華陶窯內,植物是相當重要的元素。花藝老師與陶藝師傅進來的第一件事,便是去後山種花。從一顆小幼苗開始,一天天細心灌溉與施肥,並觀察植物們不同時令的變化與風情。無論是插花,或製作擺放花的陶器,窯主夫人陳玉秀相信唯有懂得惜花、愛花,才能真正展現作品的精神。華陶窯園內共種有600種本土植物,油桐、曼陀羅、蝴蝶蘭……隨著四時交替,相繼在園裡盛放。此外,更與各地農業改良場合作,積極復育台灣原生植物。

走在華陶窯內,每處建築材料都暗藏巧思。荷蘭式砌法的紅磚牆、日式黑瓦,以及漢民族特有的木板門。不同的文化元素巧妙的融合,如同將台灣史濃縮在這六公頃的園林中。磚牆上,也隨處可見寫著詩詞的木牌或陶板。古典小說、唐宋詩詞、閩客諺語……皆是窯主陳文輝設計園林造景的靈感來源,甚至可以說詩詞就是華陶窯園林造景的藍圖。

園內的第一處造景以古典小說為樣本,旅人蕉葉映襯上兩旁大安溪石的擋土牆,令人聯想到西遊記裏頭「鐵扇公主」所在的芭蕉洞。鐵扇公主所持有的芭蕉扇,能熄滅「火焰山」之火,正巧也與苗栗的火炎山呼應。而沿著擋土牆旁的石階往上走,左手邊可一睹園內超過七十歲的老榕樹。榕樹旁是園內第一間陶藝工作室,興建初期眾人皆建議窯主將樹移除,以免日後樹根破壞地基。但他仍堅持留下榕樹,多年來建築物與老榕竟也相安無事。十幾年前,榕樹生了重病,無法傳輸養分至莖葉。窯主利用水管與竹子養大氣根,取代主幹,延續老榕樹的生命力,足見其愛惜植物之心。

鎮守在園區後方高處的是華陶窯的靈魂-登窯。「登窯」又稱「目仔窯」,源自於中國,而在日治時代被引進台灣,其窯體造型如同階梯狀,由數間窯室連接,每一間都比前面高一級,可讓燃燒室內的熱能獲得有效率的利用。華陶窯的登窯以在地盛產的相思木作為燃柴。「窯主認為鄉下也有屬於鄉下的生活美學,苑裡的紅磚、三義的木雕都是很棒的素材,不一定非得使用國外進口的建材。」導覽員柳辰儒說道。

園內超過七十歲的老榕樹
苗栗傳統登窯

時屆中午,他熱誠地招呼我們享用招牌的割稻飯-在早期的農業社會,若碰上割稻期,常會需要左鄰右舍支援,才能完成收割。主人家會準備相當豐盛的飯菜,以答謝鄰居們的協助。「假如隔壁家菜色比較好,大家都搶著要去幫忙」柳辰儒笑道「後來漸漸演變成要以好菜色、好食材的割稻飯來搶工,但這些充滿人情味的故事,隨著割稻機的出現,也就逐漸消逝了。」

望向桌上的菜色,白斬雞、菜脯炒蛋、滷筍干,配上一碗冰涼的仙草甜湯。屬於台灣在地的生活美學,不只展現在建築與生態,也展現在飲食文化裡。華陶窯窯主陳文輝將上一代所看見的台灣之美,利用自己的方式,重現或是重新詮釋,保留給給下一代台灣人。「若你覺得美,便自然會想親近它。」柳辰儒補充道。俯瞰眼前廣闊的沖積扇平原,華陶窯在半山腰兀自守護著舊時光的美好,等待著人們挖掘與探索。

台灣土地上的藍橢圓

在第三條路線裡,我們看見華陶窯窯主將百年台灣史融於一方園林裡,竭力守護在地美學;苑裡、通霄的藺草阿嬤們,七十年來努力不懈編織藺草,手起手落間,拉拔起一家大小,也編織了自己的一生…藺草阿嬤們用自己的巧手,守護與延續傳統的藺編工藝。每道編織工法的背後,皆是經年累月的深厚功力。

而造車工藝也是如此,雖然汽車的生產製造逐漸朝向自動化,然而,有些檢測仍需要豐富的經驗和靈敏的感知能力,非機器所能取代。

在Ford,每輛車在出廠前都需要進行三趟異音測試道的檢測,在行經各式的模擬道路上,如鵝卵石路面、洗衣板路面、轉彎車體扭曲等,測試員需要以其如貓耳般靈敏的聽覺,抓出極其細微的異音,以確保出廠的品質。

當異音測試員們坐入駕駛艙,他們宛如化身樂團指揮家,聆聽著如不同樂器所彈奏出的車內聲響。為了追求和諧的樂章,無法忍受不悅耳的雜音,只專注於創造最美好的音頻。在二十多年的歷練下,異音測試技師們個個身懷絕藝,每個人都有一套訓練與保養聽力的方式。他們不僅豎立了業界認證的模範,也顯示出Ford對造車工藝品質的完美追求。

►Ford Taiwan Faceook

►Ford 官網

►Ford Love Taiwan移動全紀錄

本文獲InDetail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www.indetail.com.tw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