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县纪委监委:常态化用好“第一种形态” 防止“小毛病”变成“大问题” 宿松新闻网

  宿松融媒讯 “这次谈话是县纪形态小毛新闻一针‘警醒剂’,让我充分认识到自己工作不深不细、委监委常问题网作风不实的态化问题,我一定引以为戒,用好以更加求真务实的第种工作作风开展好各项工作,用实际行动回应组织的防止关心和信任……”近日,在接受县纪委监委谈话提醒时,病变一名党员干部态度诚恳地说。宿松这是县纪形态小毛新闻县纪委监委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通过“红脸出汗”“咬耳扯袖”,委监委常问题网抓早抓小治未病的态化一个缩影。

  防止“小病”变“重疾”,用好需在“早”和“小”上持续下功夫。第种去年以来,防止县纪委监委坚持“惩前毖后、病变治病救人”的方针,着眼抓早抓小,在用好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上下更大功夫,通过采取谈话、函询、约谈、提醒等方式,常动“婆婆嘴”、常敲“警醒钟”、常打“预防针”等手段,最大限度帮助干部、挽救干部,激励干部敢于担当、积极作为,使党员干部在“咬耳扯袖”“红脸出汗”中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实现防“小病”之微,杜“大病”之渐。

  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既要找准、谈清问题,也要由表及里、辨症析因。县纪委监委在谈话前,针对谈话对象的基本情况和性格特点,结合信访举报、监督检查以及政治巡察中发现的问题线索的具体内容,因人施策,“量体裁衣”制定谈话方案和谈话提纲,明确谁来谈、怎么谈、谈什么,确保每个苗头性问题谈到“点上”戳到“痛处”。在谈话中,既解决具体问题,又深挖思想根源,帮助其认清问题、纠正错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既有“力度”,更有“温度”,做到宽严相济。对认识上仍有一定偏差的受处理对象,县纪委监委进行建档立卡,做实做细回访工作,帮助受处理党员干部卸下心理包袱,并结合审查调查、派驻监督、日常检查中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点题”责任单位常态化开展谈话提醒。

  为防止“第一种形态”流于形式,避免“一谈了之、一函了之”,县纪委监委建立管理台账,适时采取随机抽查、重点核查、“回头看”相结合的方式,详细了解问题整改情况,跟踪检查谈话函询结果。对问题整改不到位、弄虚作假、敷衍塞责、流于形式的严格追责问责,确保问题整改到位,充分发挥“第一种形态”处理问题的最大化效果。2023年,县纪委监委精准运用“四种形态”开展监督执纪,其中运用第一种形态批评教育帮助600人次,占总人次的66.6%,让“未病者”得到常防、“初病者”得到早治。

  县纪委监委还强化“治未病”思维,深化日常警示教育活动,通过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线上通报典型案例,督促各级党组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观看警示教育片、讲廉政教育党课,精心拍摄录制警示教育片供各单位部门学习等方式,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视“他病”为“己病”,检身正己、校准偏差,时刻紧绷纪律弦,筑牢党员干部廉洁防线。

  “精准用好‘第一种形态’能最大限度保护和挽救‘走在悬崖边上’的党员干部。”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前移监督执纪关口,在用早、用准、用深、用严“第一种形态”上持续发力,防止“小毛病”变成“大问题”。(通讯员 石火旺)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