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别样春耕图:专家云端传送“扩种大豆春耕指南”
原标题:龙江别样春耕图:专家云端传送“扩种大豆春耕指南” 智慧春耕 3月23日,龙江一场动员科技人员踊跃投身大豆科技大会战、别样助力农民备春耕的春耕动员会在云端举行。 “今年大豆种植扩面积、图专提单产,端传豆春相当于党中央给我们立下的送扩‘军令状’,作为大豆科技工作者,龙江深感任务艰巨、别样使命光荣。春耕所谓‘养兵千日,图专用兵一时’,端传豆春在祖国最需要的送扩时候,我们将深入生产一线,龙江做好技术研发和服务。别样”在当天召开的春耕“大豆科技自强行动春季技术服务工作推进会”上,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韩天富倡议大豆科技工作者深入基层,打赢一场大豆科技自立自强攻坚战。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强调:“大豆产业振兴,关键在于科技进步。”为更好地组织实施大豆科技大会战,农业农村部专门启动了大豆科技自强行动。 扩种增产、科技自强,中国大豆迎来重要的“高光时刻”。“大豆扩种”也成为今年科技备春耕热点话题。 今年全国计划扩种大豆面积1800万亩,作为我国最大的优质大豆生产和供给基地,黑龙江计划扩种大豆1000万亩,占据总量一半还多。 三月的黑龙江,冰雪尚未完全消融。因为疫情,往年这个时候深入农村一线指导备春耕的大豆专家们不得不转换战场,纷纷通过网络云端为农民送上“大豆产能提升春耕指南”。 3月6日,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海伦综合试验站站长邹文秀组织来自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遗传育种、耕作栽培、养分管理、病虫害防治等领域9位专家开展线上授课,旨在为黑龙江省实施大豆产能提升工程提供技术支撑。 “9位专家分别从选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大豆种植关键环节进行讲解,我听了心里有了底,专家们还留下手机号,有不明白的可打电话咨询,就像给我吃了一颗‘定心丸’。”海伦市种植大户杨海军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今年国家号召扩种大豆,我家本打算只增加100亩,听完课后决定再扩种100亩,今年计划种400亩大豆,比去年翻一番。” 东北是我国大豆传统优势区和最大产区,常年播种面积占全国六成以上。国家要求东北地区大豆种植既要增面积又要提单产。如何实现大豆“双提升”,专家们给出一致建议:良种、良田和良法。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二级研究员、黑龙江省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栾晓燕,被农民亲切地称为“金豆娘娘”。栾晓燕带领团队十几年磨一剑,育成高产稳产大豆品种“黑农84”,成为第二积温带种植面积第一大品种。 虎年春节之后,栾晓燕开始忙碌起来,经常在网上为农民备春耕问诊把脉。关于大豆选种她建议:“要依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选择熟期适中、秆强抗倒、高产优质、抗病、广适应性的大豆品种,最好选择生育期内所需有效积温比当地常年有效积温少100℃的品种,保证在霜前正常成熟。” 黑龙江省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东北农业大学教授龚振平建议大力推广应用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比如大垄密植技术,加强米—豆轮作和秸秆还田,全面实现良种、良法、良田配套以及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生产。 今年黑龙江省前期降雪较大,邹文秀建议农民适时对耕地开展化雪作业,促进地温回升为春播抢时间。 为助力大豆扩面提产,今年农业农村部组织大豆主产区开展高产竞赛。“无论是大豆科技大会战还是高产竞赛,最终目标是实现我国大豆科技自立自强,让中国饭碗装满中国粮。”韩天富代表大豆科技工作者表达了通过科技赋能大豆振兴的信心和决心。(李丽云)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新闻观察:中国多地安全有序迎来“开学季”
- 斯达半导:兴得利拟减持不超1%公司股份
- 奥特维控股子公司再中标云南宇泽单晶炉项目中标金额约3亿元
- 大全能源:一季度净利同比增长641%
- 四川省市场监管局提醒:劣质太阳镜易伤眼
- 中材科技:拟6.2亿元投建高模高强玻璃纤维生产线项目
- 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陆磊:近期将优化“熊猫债”资金管理
- 美国国会大厦紧急疏散
- 北京中小学将设食品安全总监
- 4天3板会稽山:有关媒体相关文章内容严重脱离实际情形纯属主观臆测
- 四川发改委:落实国家“东数西算”部署加快建设天府数据中心集群
- 乘联会:4月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预计110.0万辆同比下降31.9%
- 承重墙下,不可承受之重丨记者手记
- 中国广核:一季度净利润28.52亿元同比增长20.1%
- 午间公告:侨银股份预中标近22亿元阳城县城乡垃圾综合处理项目
- 1992家A股企业2021年研发费用超7000亿国企霸榜前十、创新药企研发最积极
-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安徽向前赶】省域副中心的产业新赛道_
- 湖南黄金:一季度净利同比增长26.45%
- 长城汽车:一季度净利同比下降0.34%
- 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任命杨万明为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副主任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