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篮球、街舞…这样的课后服务学生家长都爱了!
北湖小学开设25门特色课陪伴孩子个性成长 这样的课后课后服务,学生家长都爱了! 11月19日下午4时,服务江汉区北湖小学的学生课后服务时间开始了。街舞、都爱手鼓、足球舞蹈、篮球泥塑、街舞家长剪纸、课后编程、服务足球、学生篮球……孩子们走进不同的都爱教室、场地,足球学习起自选的兴趣课,音乐声、呐喊声、欢笑声交织于校园之中,和谐而美好。这学期开始,北湖小学构建起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体系,开设了25门兴趣选修课:街舞、无线电测向、合唱、舞蹈、轮滑、模型、管乐、小主持人、传统文化、生态环保、泥塑、剪纸、动漫、手鼓、小小模特队、“小小科学家”、国际象棋、围棋、创意美术、尤克里里、硬笔书法、武术、高尔夫、篮球、足球等。从周一至周五,孩子们开启“走班”模式,发展兴趣爱好,培养个性特长。 “开展中小学课后服务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双减’要求的重要途径,是增强教育服务能力、有效减轻家长负担、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北湖小学校长范永岁表示,作为全国文明校园,北湖小学以“和谐教育”为主线,学校通过与专业机构合作、邀请非遗传承人进校园等形式,不断丰富课后服务项目,让孩子们在校园里就能探索艺术、科学、体育,免费发展兴趣特长,真正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及师生和谐发展。 ■ 非遗传承人请进校园 动手动脑中传承传统文化 “同学们要先把小马的身体捏出来,再轻轻捏出马的鬃毛,搓出马的四条腿……”泥塑课上,老师正在给孩子们讲解制作泥塑小马的要点。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观察马的特点,动手认真制作,完成泥塑过程中的每个步骤,最终做出完整的作品。 给孩子们上泥塑课的,是武汉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武汉泥塑第二代非遗传承人封颖、张露文。除了这两位老师,“武汉剪纸”非遗传承人骆清霞也被请进校园,教学生剪纸。这学期,学校不仅开设了泥塑、剪纸、棉絮画三个非遗课后服务项目,还与江汉区非遗中心合作,开展汪玉霞月饼制作、汉派插画两个专题活动。 每次上完泥塑课,四(4)班戚木曦都会把作品带回家给爸爸“炫耀”。从最初的“不成形”到现在的泥塑小动物有模有样,爸爸戚瑾周欣喜地发现,孩子每一次作品都有进步。“学校的课后服务真好,让孩子有尝试的机会,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挖掘自身潜力。” “明年过年,我们家的剪窗花、剪‘福’字的任务就准备交给孩子了!”五(2)班柯琳琅的妈妈笑着说。柯琳琅选的是剪纸课,一次,她把刚剪好的小兔子拿给妈妈看,让妈妈胡兰兰很吃惊:“没想到她能剪出这么复杂的图案来”。在老师和家长的鼓励下,柯琳琅越剪越带劲,作品摆满了小书桌。“剪纸不仅磨练了孩子心性,还让他们在动手动脑中把传统文化、传统手艺传承下来。” 非遗棉絮画课堂上,孩子们跟着老师给棉花染色,抽、拉、捻、搓成各种形状,做成精致立体的画作。男生陈嘉睿说,他以前并不知道有这种艺术,接触之后才发现,小小的棉絮画后面有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积淀。 “开设‘非遗’类艺术课程,结合了学校‘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特色,希望学生通过了解、感受、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领略民间传统技艺的魅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北湖小学德育主任吴艳瑾说,孩子们做中学、玩中学,感知非遗项目背后的工匠精神,也体验手工劳作的乐趣。除了非遗类课程,学校的手鼓、街舞、舞蹈等传统校级社团一直保留,还组建了管乐团,点燃了孩子们的艺术梦想。今年元旦,这几个社团的孩子们将共同演绎一曲《萱草花》,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 “小小科学家”玩转高科技 无人机“飞进”小学课堂 “哇!真的是无人机!”“怎么才能让无人机飞上天?”北湖小学计算机教室里,10架无人机摆在同学们面前,大家一下子兴奋起来。这是该校在课后服务时间开设的无人机社团课,3名老师带着30余名学生学习无人机编程技能,了解无人机的机械结构,体验科技带来的快乐。 在该校的创客空间,同学们熟练地操纵机器人,开启一场机器人对抗赛。这些机器人由学生自己设计、拼装完成,这个过程激发了孩子们的创意,也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北湖小学科技辅导员范军老师介绍,这学期,学校的机器人、无线电、自然笔记、“小小科学家”、模型、无人机等课程以社团活动方式在课后服务时间里开启,让孩子们有了集中的时间探索、研究前沿科学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科技课不仅仅开在校园里、教室里。11月19日,在老师和家长志愿者带领下,孩子们来到极地海洋公园,玩起无线电测向。他们手持无线电测向机,边跑边根据耳机中的信号,逐个寻找隐藏在公园里的信号源。女生郭永轶为了能找得更快更准,回家后自己查资料自学,研究无线电原理。郭永轶妈妈说,看着孩子能够独立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遇到困难也不放弃,特别欣慰。“她学到了科学知识,更体会到了科研精神。”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创新思维需要从小开始培养,北湖小学一直坚持在学生中开展各类科技活动。”北湖小学盖楠主任表示,这些科技类课程提高了孩子们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更激发了孩子们的潜力和创造力,孩子们收获的不仅仅是创新成果,更是一种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 ■ 运动中收获健康与快乐 篮球、足球、武术让学生“动起来” 课后服务开始了,北湖小学的运动场上多了一群专注、认真的学生。武术班的同学跟着老师学习一招一式,足球队队员穿上不同颜色的球衣分小组练起基本功,篮球场上的男生女生细抠技术动作,“咚咚”的拍球声释放着他们的活力。 篮球、足球等社团一直是学校的精品社团,校级篮球队、足球队都成立于2015年,随后突飞猛进、后来居上发展成为江汉区的明星球队。2017年,学校又将武术引入校园。这学期的课后服务时间里,这些体育项目也面向全校同学开课,供有兴趣的同学选修。 足球教练李欣介绍,每周三和周五的这一个半小时里,3名教练会带着100多名同学玩足球游戏、来一场小比赛,向他们介绍足球的历史、文化和足球比赛规则。高年级学生会带着低年级的同学一起踢,分小组轮流体验不同的足球训练项目,感受这项运动的快乐。“100多名学生中,有70人是校队队员,40多人是各班级对足球感兴趣的孩子”,李欣说,这些学生是足球运动的小小“推广员”,他们会将踢足球的快乐传播给身边的小伙伴,让越来越多的孩子参与足球运动中来。 北湖小学副校长李雪梅表示,为了给学生提供丰富且专业的体育课程教学,学校不仅挖掘本校有体育特长的教师,还引进了校外资源,让体育教学更加专业化。北湖小学的6位武术教练,都是来自武汉市武术协会的专业教练员。他们每周给学生们上一节武术特色课,每周五下午的课后服务时间里,40多名选择了武术兴趣课的孩子还会跟着老师继续“练武”。武术操、段位拳、少林连环拳、三路长拳……孩子们都打得越来越熟练。武汉市武术协会副秘书长何啸轩感到,孩子们不光身体素质更好了,也变得更加懂礼貌、守规则。“我们会教孩子抱拳礼,提醒他们跟师长问好,让小学生在练武术中传承传统文化。学过武术的孩子,精气神明显不一样了!” (撰文:聂鹏)足球、足球篮球、篮球街舞…这样的街舞家长课后服务学生家长都爱了!
编辑:汤晓雪 来源:长江日报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1-11-22 09:20:55 【字体:小 大】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保障用妆安全 守护美丽健康
- 太平洋將會消失?下一個超大陸「阿美西亞」形成的時間、地點和方式
- 「贏歸功於我,輸不能怪我」:川普背書候選人表現不如預期,佛州州長風光連任成2024大選勁敵
- 【未來大人物識膽提案4】你以為的沉淪,是我的試煉場:酒店公關經紀人 胡筠筠X偽魚販指南 林楷倫 對談「下海」與「上岸」
- 盘点128宗跨境电诈案,约一成被告人为00后
- 比亞迪推出高端品牌「仰望」定價人民幣100萬元,將與特斯拉、保時捷、雙B競爭豪華電動車市場
- 【小說】《櫻》推薦序:二戰大東亞戰場的慰安婦故事,發揮歷史想像,呈現想像的歷史
- 永遠覺得自己不夠好的「冒牌者症候群」:三個角度聊聊我對這個文明病的看法
- 越来越多留学生毕业后马上回国就业,中国学生留学发展报告发布
- 《我們的足球夢》:因為這裡可以組球隊踢足球,台灣成了東南亞移工海外工作的選擇
- 何韻詩遭潑漆案民事一審出爐,「以觀光目的來台」就沒有集會遊行的自由嗎?
- 《正義迴廊》:表演先於求真
- 制止餐饮浪费|北京延庆开展宣教活动
- 【小說】《魂魄YUHUM》推薦序:霧社事件之前鮮為人知的抗日戰役,有血有淚的非虛構小說
- 法蘭克福書展直擊烏克蘭館:5天50場活動向全球發聲,深信「語言的力量比恐懼更強大」
- 台北市長政見配對遊戲「給你珊時萬」幕後製作特輯:最難的是讓政見一看就懂,提醒設計師「開心最重要」
- 我国科学家在酶催化机制解析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 88歲黃春明獲頒台大名譽博士「枯木逢春猶再發」,透露「倉庫」裡還有很多題材
- 《讓幸福流進來的賺錢框架》:賺更多錢的不傳之祕就是:把錢捐出去
- 秘魯警察化身「漫威英雄」緝拿毒販獲高成效!然而毒品氾濫問題仍懸而未決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