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学者在新疆发现2.5亿多年前远古生命“避难所”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避难所该所领衔的古生古生一个国际古生物团队新近在我国新疆发现一片约2.52亿年前的“生命绿洲”。这一区域在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期间并未出现明显的物学陆地植被大灭绝,成为庇护多种动物的现亿生命“避难所”。 在约2.52亿年前的多年二叠纪末期,地球上发生了一次极其严重的前远生物大灭绝事件。这次灭绝导致海洋中超过80%的避难所物种消失,三叶虫等古老物种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古生古生是物学寒武纪以来最具破坏性的一次生物危机。 此次,现亿研究团队在新疆吐哈盆地西缘发现的多年一批珍贵化石,揭开了大灭绝期间一片“生命绿洲”的前远面纱。化石证据显示,避难所在大灭绝前、古生古生后各16万年跨度间,物学这一区域的对应地层中保存有大量松柏类树干和蕨类茎秆化石,表明这里始终生长着茂密的临水松柏林和蕨类植物。更令人惊讶的是,地层中保存的99种植物孢粉化石有55%看似“消失”,实则只是“暂时迁出”,最终仅有不超过21%灭绝,远低于全球同期水平。 “这些植物和孢粉化石的丰富证据表明,吐哈盆地西缘在二叠纪末大灭绝期间没有出现明显的陆地植被灭绝,这为动物定居在此提供了关键的食物来源。”领导此项研究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刘锋介绍,研究团队发现,灭绝结束后仅7.5万年,这片土地上已出现成群的食草动物水龙兽和食肉动物迟滞鳄。这些动物并非本地原住民,而是从其他区域逃难迁徙而来。它们的快速繁衍也表明,这一区域的植被在二叠纪末大灭绝期间没有被破坏。 为什么大灭绝期间能留下这样一片“生命绿洲”?刘锋解释,科研团队通过分析古土壤基质的成分发现,在二叠纪末大灭绝前后,这一区域年降雨量约1000毫米,常年保持着半湿润气候伴随有季节性的干旱。即便在大灭绝火山喷发导致全球变暖的极端环境下,这一区域的局地气候仍能像“恒温箱”一样稳定,屏蔽了酸雨、紫外线辐射和有毒气体增加的致命影响。 “正是这样稳定的气候成为抵御剧变的天然屏障,为陆地植物、动物留下了一线生机。”刘锋说。 相关研究成果3月13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上。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川渝两地联合发布《智慧高速公路》地方标准
- 哪些美國大公司裁員、凍結人事?新創、科技、金融服務業首當其衝|天下雜誌
- 石油後市怎麼看?專家:取決於亞洲接種進度 |天下雜誌
- 高端、基亞涉股票內線交易 士檢搜索16處涉嫌人陸續到案
- 网络借贷引纠纷 远程调解促履行
- 伊彤代表: 破除机制障碍,护航人才成长
- 足球/C羅確定轉戰沙烏地阿拉伯艾納斯 合約逾2億歐元
- 本周晴到多云为主 气温整体偏低
- 白河县卫健局考察组来汉阴县人民医院考察医共体建设工作
- 汉源警方捣毁贩毒吸毒盗窃团伙 46名涉案人员落网
- 京津冀将遭遇极端性暴雨和明显强对流天气—新闻—科学网
- 昔酸藍打擊高端為「做空股票」 薛瑞元鞠躬道歉
- 深圳市场监管部门查获一批无合法来源的月饼、奶粉及化妆品
- 泉州生态修复城市修补首批项目出炉 包括旧街巷整治4个
- 宿州市第七届运动会闭幕
- 連勝文憂「當兵成砲灰」 吳怡農:他或許對這領域研究較少
- 中国消费者协会提醒消费者:关注日本小林制药有关产品风险
- 毛集实验区:做到“六个发力” 打造一流小城市
- 伊朗常駐聯合國代表團稱伊朗對以色列的襲擊可被視為已「結束」
- 聯準會提前放出縮表大魔王 投資人求生指南:這兩樣快脫手|天下雜誌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