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车结束嘀嗒出行还在“录音” 上海市消保委:涉嫌侵害消费者隐私
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记者刘浩)你在打车时有没有遇到APP在悄悄录音?近日,录音浙江杭州的打车嘀嗒闻女士(化名)突然发现,自己平时使用的结束嘀嗒APP,竟一直在偷偷录音,出行而且自己还不能关闭。还上海市害消4月19日,消保嫌侵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在其微信公众号中发表观点:嘀嗒涉嫌侵害消费者隐私。委涉 据了解,隐私从今年3月份起,录音闻女士会接连收到“程序仍在录音”的打车嘀嗒提醒短信。4月15日,结束闻女士再次通过嘀嗒顺风车业务打车回家,出行她特别留意了时间,还上海市害消当晚9点49分左右下的消保嫌侵车,但收到短信提示“录音将持续到10点13分左右关闭”。委涉让闻女士不安的是,自己都已经下车了,还要被多录20多分钟,于是她将录音截图发给客服,客服却让她卸载软件。 媒体记者在拨通嘀嗒APP全国客服400热线后,嘀嗒APP客服表示:乘客下车后,还需要点击“确认下车”,点击后一方面会付车费,另一方面行程录音会自动结束。另外,乘客可以自行检查录音和行程情况,在嘀嗒APP-乘车记录,能看到自己的行车记录、录音时间等。 然而,闻女士却表示,每次行程结束后,系统会显示“行程结束,感谢参与绿色出行”,再就是评价体验或是投诉,根本就没有手动“确认下车”的选项,也不清楚到底是司机确认的,还是系统确认的。 根据客服指示可以自查录音和行程记录,闻女士给记者显示了在嘀嗒APP上的乘车记录,记者发现前一天的两笔顺风车订单中,都出现了录音时长和里程时长不匹配的情况。中午订单,闻女士的行程大概40分钟左右,录音时长显示1小时03分59秒;晚上订单,闻女士的行程在30分钟左右,录音时长显示只有21分钟。 对此,上海市消保委认为:网约车行程录音是一项保护消费者安全的举措。在征得消费者同意后,网约车平台应该严格按照行程时间录音,并做好相关信息的保密工作。如果录音时间与行程不匹配,显然不能达到安全保障的效果。如果行程结束仍在录音,则涉嫌侵害消费者隐私。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小时代》
- 泉州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加强新生代农民工 职业能力提升
- 泉州晋江大桥104根斜拉索将穿“保护衣”
- 泉州年度新增发明专利数 连续10年全省居首
- 制止餐饮浪费|河北石家庄开出首张“反食品浪费处罚决定书”
- 中心城区安排13家医疗机构接诊“红黄码”患者
- 6月30日前参加城乡居民医保财政有补助
- 泉南高速改扩建工程有序推进 白云岩隧道预计年底贯通
- 浙江出台市场监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度文件
- 泉州市全国政协委员建议:把泉州打造成海丝体育名城
- 泉州市纪检监察干部下沉一线全力战“疫”
- 2021年泉州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331元
- 陕西开展互联网广告领域治理工作
- 2021年泉州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331元
- 泉州今年拟投150亿元开工国道G324改线工程南安惠安段
- 泉州持续开展酒醉驾整治 市民踊跃举报多名司机被查
- 广州报名考生近6万人,2023年全国高考今日开启
- 线上线下相结合 多彩活动闹元宵
- 省青少年网球排名赛福州站比赛 泉州队摘得4金
- 泉州全面启动优待证申领制发工作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