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專訪】《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編劇吳瑾蓉:希望觀眾在故事中找到愛的多重可能

(中央社)同志、專訪眾故找冥婚、關於懸疑、和鬼動作,變成編劇這些看似不可能出現在同一個故事的家人件事元素,《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多重那件事》編劇吳瑾蓉卻成功集大成,獲得許多國內外影展肯定,吳瑾望觀也將代表台灣角逐第9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國際影片。蓉希

談到電影至今獲得的事中高曝光度及成就,吳瑾蓉除了開心,專訪眾故找也說至少已經讓國外評審知道「台灣是關於一個通過同志婚姻的地方」。

《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和鬼那件事》(簡稱《鬼家人》)以傳統冥婚習俗與警察辦案為主軸,融入LGBTQ議題,變成編劇由程偉豪執導,家人件事許光漢、那多重林柏宏、王淨主演,說的是讓人意想不到的「人鬼情誼」。

編劇心法首推「錯位」

吳瑾蓉近日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表示,《鬼家人》是以「野草計畫」獲獎劇本為基礎,最初就得知要以同志、冥婚為故事核心,接著要思考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呈現方式,「一個很衰的人撿到紅包,跟一個鋼鐵直男撿到,是完全不一樣的」。

吳瑾蓉當時正在撰寫另一個半自傳式舞台劇劇本《單身租隊友》。她決定將該劇男同志警察的設定搬到《鬼家人》,打造電影情節最讓人意想不到的錯位機制。

她說,「喜劇編劇的思考模式,其實就是怎麼樣的格格不入最好笑」。

39歲的吳瑾蓉已在編劇一行耕耘10餘年,也曾參與電視劇《我的自由年代》與電影《茶李的姑媽》等劇本撰寫。

回首編劇生涯,她說,現在的電影光憑故事內容就能打動整個亞洲、甚至全世界,這是傳統的影視產業難以想像的。

刻板印象衝擊催生《鬼家人》

《鬼家人》今年初在台灣上映,票房十分亮眼,在國際串流平台也受到高度歡迎,一上架就引起新加坡、日本、韓國等地觀眾關注。

繼奪下台北電影獎最佳編劇等3獎項、紐約亞洲電影節(NYAFF) 觀眾票選獎、瑞士紐沙特奇幻影展(NIFFF)最佳亞洲電影獎等榮譽後,《鬼家人》更入圍金馬獎8項提名,並將代表台灣角逐奧斯卡金像獎。

好萊塢亞洲國際電影節(AWFF)日前在洛杉磯開幕,《鬼家人》獲得官方評選為15強,代表台灣與亞洲各國電影角逐官方獎項。

不過,也有評論認為《鬼家人》對同志族群的描繪過度「刻板」。

吳瑾蓉說,電影之所以如此呈現,是反應社會的部分真實面。團隊進行田野調查時聽到反同人士對男同志的批評比電影裡誇張許多,「有些警察真的會直接說,『死gay除了會吸毒還會幹嘛』!」

她表示,現實生活中,不只男同志會遭揶揄或霸凌,不少女警也說,在警局內常受到歧視,就像王淨在電影飾演的女警一樣,必須在頒獎典禮等場合替男警別胸花,扮演「花瓶」,而不是在犯罪現場緝拿嫌犯。

這些社會對LGBTQ刻板印象帶來的衝擊,也讓吳瑾蓉決定要寫出《鬼家人》這樣的劇本,讓他們的困境被更多人看見。

《鬼家人》不談愛情談親情

談及電影主軸為何不是同志戀情,而是家人情感,吳瑾蓉說,愛情只是電影類型的其中一種,關於「愛」,「我覺得可以講更多」。

透過將親情、性別、環保等現代人可能面臨的議題納入故事,吳瑾蓉希望觀眾觀影會心一笑的同時,也能擁有專屬自己的詮釋。對她來說,如何創作出同性或異性戀族群都能感動的電影,才是她寫這部劇本的關鍵。

不管是《單身租隊友》還是《鬼家人》,吳瑾蓉希望觀眾在這些故事中找到愛的可能,「絕對是有這個可能性的」!

《鬼家人》也引起社會探討性別平權議題。對此,吳瑾蓉說,她長期關注婚姻平權,也認為台灣的性平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但台灣將同性婚姻合法化後,至少在法律面,「我們已經往前跨了一大步」。

「鬼家人」導演盼許光漢、林柏宏金馬雙蛋黃Photo Credit: 中央社
第60屆金馬獎頒獎典禮將在25日盛大登場,電影《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劇組接受金馬星光主持人楊千霈(左)訪問,導演程偉豪(右)許願雙雙入 圍最佳男主角的許光漢(中)、林柏宏(右2)能雙蛋黃得獎。左2為共同編劇吳瑾蓉。(台視提供)中央社記者葉冠吟傳真 112年11月10日

同婚合法化後的台灣何去何從

吳瑾蓉回憶,2019年她也默默走到青島東路的立法院,為的就是親眼見證台灣通過同婚法案的那一刻,「我那時候看到有一個人爬到樹上,揮著彩虹旗,發現他是祁家威」,她當時十分激動,在心裡驚呼「哇!同志終於可以結婚了」。

不過吳瑾蓉也說,接下來還要思考邁向性別平權的下一步能怎麼走,6月台灣爆發大規模的#MeToo運動,就凸顯社會輿論對性平的看法趨於兩極化,在撕裂的社會中,影視產業應能創造溝通的可能。

吳瑾蓉說,《鬼家人》上映後,很多年輕人帶著父母去戲院,成功突破同溫層,展開跨世代間的對話,「這就是一個很好的融合」。

對於正在著手的新作品,吳瑾蓉說,她剛成為新手媽媽,未來會投注更多心力在教育、動物保育等議題。希望透過影視作品讓更多人看見她對社會的關懷,「不管是什麼題材,真實性很重要,因為只有『真實』才可以打動人。」

新聞來源

  • 「鬼家人」集矛盾之大成 金馬入圍編劇:愛有多重可能【專訪】(中央社)

延伸閱讀

  • 《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代表台灣角逐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文化部:展現台灣文化及生活
  • 《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在娛樂上沒有濫用太多政治正確,反而成為電影正確的選擇
  • 【影評】《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一人一鬼、直男和同志的特殊情感,竟可以「不是」愛情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潘柏翰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