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东“水稻+禾虫”种养基地迎插秧黄金期
近日,阳东区东平镇海蓢村马屋自然村的种养“水稻+禾虫”种养基地百亩稻田,迎来了第四轮水稻插秧的基地金期黄金期。 记者在现场看到,“水稻+禾虫”种养基地负责人许云色抢抓晴好天气,水稻正在有条不紊地组织人工插秧。禾虫农民们不停弯腰,种养插下一排排嫩绿的基地金期秧苗。在这个机器插秧已经逐步取代人工插秧的阳东迎插秧黄年代,为什么还要选择传统的水稻人工插秧呢? 许云色告诉笔者,稻田里养着禾虫,禾虫即使使用小型农机也依然会对脆弱的种养禾虫造成伤害,机器带来的基地金期污染会破坏禾虫与水稻的生存环境,所以要靠人工插秧,8月13日前基本可以完成。禾虫与水稻是一种共生的关系,腐烂的稻根和茎叶可为禾虫提供营养,禾虫钻洞可松动土壤,其粪便就是有机肥料。 据了解,东平镇海蓢村马屋自然村的“水稻+禾虫”复合种养模式项目自启动以来,已完成三轮水稻收割,四轮禾虫投放。其中第三轮水稻收割于上周完成,产量达400公斤每亩,第四轮禾虫将在9月份上市销售,预计亩产量可达100公斤,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从第二轮插秧开始,就改用了“青香优19香”水稻,这种水稻相比于第一轮播种的水稻,产量更高,提供给禾虫的营养更加丰富。 据许云色介绍,“水稻+禾虫”复合种养模式的要求极其苛刻,首选土壤肥沃耕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没有受到工业废水污染的稻田,水源酸碱度合适、流量稳定无污染,不能投放农药和化学肥料等,缺一不可。 据介绍,马屋村从2022年4月份启动“禾虫+水稻”种养模式,经过一年多的经验摸索,禾虫长得比预想的中还要好,水稻也长得不错。但种养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现在让许云色最头痛的是福寿螺入侵稻田。福寿螺繁殖快,抢夺禾虫的营养物质,并对其造成伤害,由于无法使用化学药剂,使得这一问题目前无法得到根治。 许云色正在搭建简易板房,准备在养殖基地“安家”,争取通过不断的观察、研究,摸索出两全其美的方法,既能消灭福寿螺,又不会伤害禾虫和水稻,进一步增加禾虫和水稻的产量,打造绿色的健康食品。 “水稻+禾虫”复合种养模式的推广,将进一步深化利用农村土地资源,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俄媒:一架私人飞机坠毁10人死亡,普里戈任在乘客名单上
- 枞阳县6个农产品荣获安徽农交会金奖
- 枞阳人吴智卖掉杭州5套房承包土地种石榴 年售6000万
- 县纪委监察局编发典型案例警示教育读本
- 被困K396次列车乘客,徒步9小时求生只想给家里报平安
- 《中国公路》杂志深度聚焦G347项目建设
- 我县举行烈士纪念日公祭活动
- 王纲根调研联系村扶贫工作
- 年轻人想实现自己的事业梦
- 【十九大时光】我县开展系列活动喜迎党的十九大
- 县委召开常委会议 刘亚东主持
- 县花木盆景根雕奇石协会举行换届选举
- 甲醇中甲萘威溶液标准物质:助力农药分析精准无误
- 县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
- 市委党校中青班学员在枞阳“进村住户”
- 我县23名贫困学子受资助
- 大麦“大卖”!大麦花篮成新宠,有人花1.5万定制
- 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 “网友看枞阳”走进农家乐
- 构建大格局 悦享慢时光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