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博士不因漸凍症而失能 復健醫師呼籲避免肌肉萎縮太快
文章也可以用聽的霍金呼籲 報載美國女星珊卓.布拉克男友布萊克.藍道,最近與漸凍症抗戰三年後,博士不因避免仍然不幸辭世,,令人感傷。漸凍肌肉知名的復健物理學家和宇宙學家史蒂芬.威廉.霍金,也是醫師漸凍症患者,在2018年時去世,萎縮當時76歲 。太快 漸凍症是霍金呼籲世界五大絕症之一,目前無法治癒。博士不因避免廣義的漸凍肌肉漸凍症,其實是復健包含一群不同診斷的運動神經元疾病,只是醫師目前大家習慣把「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當作漸凍症代表。漸凍症從發病算起,萎縮一般餘命約3到5年,太快由此來看,霍金呼籲霍金博士的壽命算是一個特例。 目前平均全世界每 90分鐘就有人被診斷出漸凍症和因此而死亡,90%的病例沒有家族史,發病年齡通常在 40 至 70 歲之間,至 2040 年全球漸凍症患者人數預計增加 69%。在台灣平均每 3 天就新增 1 位漸凍症患者,俗稱漸凍人,即每年新增患者人數大約有460名,這個疾病不只是病人本身的悲劇,對於每一位漸凍人家庭來說更是絕望的打擊。 漸凍人(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 ALS)是一種進行性運動神經元疾病 ,從發病開始,就會發生漸進性肌萎縮,而且廣泛地影響到全身肌肉,最後連呼吸肌肉以及吞嚥肌肉等都受到影響 ,以至於維持生命都有問題 。家族遺傳性ALS患者的發病年紀大多較早,偶發性ALS的病因仍不明確,重金屬中毒、病毒感染、腫瘤、自體免疫、輻射及雷擊都被懷疑是危險因子。 疾病在進展過程會面臨逐漸失能的困境 ,面對這無法根治的疾病時,全方位的復健規劃變得十分重要。復健醫療的介入以功能為出發點,包含功能損失評估、恢復訓練、代償措施、輔具應用、甚至到無障礙環境等。 以下是復健治療規劃的幾個大方向介紹: • 物理治療和運動治療:物理治療師設計特定的運動和肌肉強化計劃,以維持肌肉功能和關節靈活性。這有助於延緩肌肉無力的進展,提高生活質量。 • 職能治療 : 一旦出現職能表現(日常活動、工作或生產性活動、休閒或娛樂)操作之功能障礙時,職能治療師可以提供相對應的訓練及輔具製作內容。 • 語言治療:由於運動神經元疾病可能導致說話和吞嚥困難,語言治療師可以協助患者找到改進說話和吞嚥的方法,包括使用溝通輔具。 • 呼吸肌肉訓練:特定的呼吸肌肉訓練可以幫助患者在呼吸方面更有效地工作,延緩呼吸困難的出現。 • 輔助性設備:輔助性設備如輪椅、行動具和電動床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便利性和獨立性。 • 心理支持:面對慢性疾病的挑戰,心理支持也很重要。心理治療師可以幫助患者處理情感和心理健康問題,並提供支持。 • 營養諮詢:由於吞嚥困難和肌肉萎縮,營養諮詢師可以建議患者應該如何維持適當的營養,以減輕體重損失和保持身體健康。 漸凍人的復健是一個持續且多學科團隊合作的過程,團隊包括醫師及上述專業人員。復健的目標是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緩解症狀,延緩疾病進展,並提供綜合的支持,以應對這些失能問題。因此,需要患者與其醫療團隊合作,制定個別化的復健計劃,以滿足其特定的需求和目標。 四十出頭的王小姐, 幾年前被診斷為漸凍症,接著就在醫學中心持續追蹤、藥物治療與運動訓練。後因病程漸進惡化, 走路不穩定,也使用了支架與拐杖。她擔心一旦功能退化到需要使用輪椅,將導致其社區行動、上下班、還有社交生活等,都要被迫改變。雖然知道自己的疾病有不可逆性,仍在醫師評估建議後開始接受復健治療合併水中運動訓練。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後 ,王小姐恢復部份體力並維持了走路穩定狀態,也暫時不用輪椅輔助了。 水中運動訓練(water-based exercise training)主要是利用浮力、阻力、水壓及溫度等特性,訓練到平常少用的肌肉群,同時可避免已經受損的運動神經元疲勞,在國外經常用在運動功能受損的訓練及心肺功能訓練, 只要能注意安全性,一般的溫水泳池也能當成訓練場所。 對這類病人,如合併其他復健治療並行應有助益,當然其切入點也有適當的階段。 近幾年醫藥界在漸凍人藥物研發上已有些進展, 在美國有數種特效藥經FDA批准上市 ; 目前使用時間用較長的特效藥-銳力得(Rilutek),臨床上可以增加存活時間,但效果也是有限,通常可以讓病人多活幾個月,功能上則沒有明顯助益;因此, 上述非藥物介入處置仍然是十分重要。 在全人醫療模式下,社會角色改變也需列入醫療規劃考量。我們一方面希望患者繼續執行肌耐力訓練,來改善疲勞跟無力的情形,另一方面又要求患者要節省使用及保護肌力避免繼續惡化,這兩個看似衝突的醫療指令,其實常常令患者無所適從。為了省力與保護, 患者被要求開始使用支架、拐杖或者是使用輪椅,都使其社會角色印象做了很大的改變,產生一定的衝擊跟影響。如果能試著摒除以單純醫療技術應用為主的思考邏輯, 而進一步全盤考量,或許更能兼顧病患生命生活需求跟生活品質維持。 綜合上述,復健目標應依病患狀況個別化規劃,但是還是有以下原則可以遵循。 一、肌力問題 : 對於過度使用而疲勞的肌肉群,在適當保護、休養跟治療之後,還是可以列入訓練計劃之中,然後擴展代償作用的肌肉群;特別要強化核心肌肉, 增加代償功能。 二、相關症狀處理 : 像是失眠,酸痛或感冒等造成暫時性失能(體力衰退)等,就個別化以症狀治療處理這些問題; 而呼吸或吞嚥功能衰退到一定程度時,輔助設備就有必要使用。 三、儘量保有患者目前在職場及家庭的運作功能,減少這個疾病對其社會角色的衝擊。 維持和增加患者可以行走的能力,這是最理想的治療目標,輔具的適時應用或暫時應用上仍然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總之對於漸凍人等運動神經元疾病的治療需求考量,應兼顧個人、家庭、社會需求來做整體規劃; 我們樂見漸凍症的醫療有藥物可給予幫助 ,但同時也強調整體醫療應包含以全人醫療及復健規劃來主導治療計劃。 本文摘自台灣復健醫學會官網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什麼是漸凍症?
復健治療的規劃
復健治療合併水中運動訓練
漸凍人藥物研發有進展
復健目標3原則
。雙手、雙腿無力,還出現吞嚥困難,60多歲醫師成漸凍人,治療之後病情竟出現逆轉
。長期大量攝取2飲料,易提高交感神經活性,自律神經失調恐來報到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首个“国际茶日”西南林业大学建世界茶叶图书馆
- 《Yes, I do. 我願意》:夫妻之間如果強調誰有「權力」,不可能擁有真正的愛情
- 改播菲利普親王逝世專題被海量申訴,英國BBC報導王室新聞的準則為何?
- 《讓部屬甘心跟著你》:「是否已經太遲?」Airbnb、YouTube新創階段的「願景大轉彎」
- 十三届全国政协原常委、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原主任沈德咏受贿案一审宣判
- 《小林泰彦旅繪日本建築手帖》:淺草寺出發直到晴空塔,江戶-東京文化再發現
- 居家運動不無聊,GIF圖解深蹲變化式12招
- 餃子兵法全攻略(四):正所謂「一餐餃子宴,嚐遍天下鮮」
- 延安精神进校园主题教育活动走进北京学校
- 【專訪】新媒體藝術團隊「何理互動」:藝術搭配技術,實踐腦海裡的天馬行空
- 陳家亮:天下無不散之筵席
- YouTube與Instagram推出「短影片」功能,有機會挑戰TikTok的地位嗎?
- “体育是德中青少年增进友谊的桥梁”
- 為了減醣、低碳飲食不吃水果,恐不利於健康?
- 【日漫】《我們的色彩》:在同婚之前,同志性向的青春歲月談
- 《動物們的青春》:青少年比較有可能焦慮,或許也是一種「島嶼馴化」
- 别过度沉溺看上去很美的“慢就业
- 《省出一棟房:24招易上手的存錢絕技》:用三小方法爭小利、存小錢,拼出大財富
- 《成為西蒙波娃》後記:沒有人能在孤獨之中成為自己
- 【專訪】全台首家獨立漫畫店Mangasick:台灣創作最重要的是抓出台灣人生活的氛圍,不要模仿日本漫畫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