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一颗荔枝就"瞬间酒驾" 三分钟酒精含量消失
这几天,吃颗微博和朋友圈里一则这样的荔枝消息在疯传:交警设卡查酒驾时,发现一名司机“酒驾”,瞬间可这名司机称自己没有喝酒,酒驾酒精只是分钟开车途中吃了几颗荔枝,民警现场调查发现情况属实。含量 难道吃吃荔枝也会导致酒驾?消失这几天正值世界杯,又是吃颗吃荔枝的好时节,荔枝配足球,荔枝这么酸爽的瞬间享受难道要绝缘了吗?如果不小心因为这个酒驾了,岂不是酒驾酒精要冤死? Let's go的小伙伴们纷纷要求建建君,替大家“求真相”,分钟于是含量这样一场实验就出现了—— 吃了1颗荔枝 瞬间数据超过酒驾标准 吃荔枝酒驾到底靠不靠谱?昨天本报做了次吃荔枝酒精测试实验。 实验地点:交警武林中队;实验工具:酒精测试仪、消失数十颗荔枝 实验人员:协警杨世军 在实验之前,吃颗我们先对实验人员进行了酒精测试,显示为0。随后,实验分四次进行,让杨世军分别吃了1颗、3颗、6颗、12颗荔枝,并多次对其进行酒精测试。结果还真是有点跌碎眼镜的节奏—— 实验一:当1颗荔枝吃进嘴巴,尚未全部入肚后,他就开始了吹气,结果酒精测试仪马上报警,显示其酒精含量为0.37mg/ml。也就是说,他如果当时在开车的话,就属于酒驾了(酒驾的标准是0.2mg/ml)。喝了口水,马上再测,酒精含量就只有0.05mg/ml了,2分钟后,归0。 实验二:吃3颗荔枝,全部入肚,酒精含量0.08mg/ml,喝过水,0.03mg/ml。3分钟后归0。 实验三:吃6颗荔枝,全部入肚,酒精含量0.12mg/ml。没喝水,3分钟后归0。 实验四:吃12颗荔枝,全部入肚,酒精含量0.17mg/ml。没喝水,1分钟后0.08mg/ml。3分钟后归0。 除了荔枝 不少食物都会导致酒驾 不管测定的数据如何,首先可以肯定是,吃荔枝确实可以产生酒精含量。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说穿了,原理很简单:荔枝糖分高,酶解(即发酵)后会产生酒精。而事实上,凡是高糖分的水果只要存放时间长,都可能因发酵而产生酒精,如苹果、香蕉等。 正因为如此,很多水果都可以用来酿酒,相信不少人都喝过“苹果酒”吧?另外,水果放的时间越长,酒精含量一般也就越高。而人体内也含有酶,也会加快水果的酶解,产生酒精。 记者昨天买的荔枝,还是比较新鲜的,所以测出的酒精含量不算很高。“酒精含量的高低,还跟每个人的体质有关系。”在现场观察的民警说,其实有些食物、药物都会产生酒精,比如藿香正气水、豆腐乳、蛋黄派等。 因荔枝被查酒驾 可以等5分钟再测 虽然荔枝等水果、食物可导致酒驾,但真正被查处酒驾的可能性很小。 民警说,荔枝产生的酒精量小,会随着人体呼吸、说话时挥发掉,衰减的速度会很快。在实验中,实验人员一直在说话,所以测出的酒精含量不是很高。无论有没有喝水,3分钟后就基本归0了。一般情况下,司机不大可能吃完荔枝马上去开车。除非边开边吃荔枝。 “事实上,司机有没有喝过酒,我们大致都有判断。”民警说,如果确实没喝酒,而是因为荔枝等原因产生短时的酒精,司机可以说明情况,交警会同意等5分钟再进行检测,所以司机其实不用为此感到担忧。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世贸组织警告2025年全球货物贸易将陷入萎缩_
- 為什麼「近視雷射手術」能成為這幾年的熱議話題?藝人、網紅、社群的影響力不容忽視
- 智利二度新憲公投:意圖取代1980年獨裁時代憲法,被視為年輕左派總統博里奇的信任投票
- 陳明文高鐵300萬查無不法,三大關鍵解析不起訴真相
- 电子探针微量元素分析的一些思考(四)
- 《藍:許明涓短篇小說集》選摘:「生一個就夠了,反正有這麼多鸚鵡陪他。」她一定是這麼想的
- 從大谷翔平到亞錦賽:台灣選手國際視野不足,是在高階職棒敗退的根本原因
- 大谷翔平加盟道奇記者會首披藍白戰袍,球衣開賣48小時破紀錄,銷售量超越C羅、梅西
- 北京石景山:开展冰雪运动装备监督检查
- 戴資穎克服體能膝傷,BWF年終賽第4度奪冠、獎金破600萬,自評整季表現80分
- 2023台灣熱搜流行語:「瑪卡巴卡」「超派」緊扣時事,「海王」「普信男」抖音用字掀年輕世代資訊識讀隱憂
- 《圖解西洋經典餐瓷器全書》:馬可波羅從中國帶回「貝殼般的美麗瓷器」,令歐洲人感動不已
- 河南: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安全
- 《男人的憂傷,只有屌知道》:前女友和老婆對「假性早洩」的態度,深深打擊了他的自尊心
- 創造高效斜槓人生、平衡工作與生活,現在就能開始的2個好習慣
- 為什麼「近視雷射手術」能成為這幾年的熱議話題?藝人、網紅、社群的影響力不容忽視
- 假的数字人民币钱包已出现,真的是啥样?
- 行人路權與汽機車路權的鬥爭,讓《帝王條款》畫作爭議成為民眾正反意見的發洩點
- 上班族隱形防禦力,就靠「植物力」超前部署
- 台灣人投保率還能更高?市調:近38%人網購保險,保險電商有望刷新投保率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