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满3年实现预期建设目标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自2021年7月启动上线交易,碳排已经满3年。放权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裴晓菲29日表示,交易建设3年来,市场上线实现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顺利完成两个履约周期,满年目标实现了预期建设目标。预期 在生态环境部当天举行的碳排新闻发布会上,裴晓菲介绍,放权全国碳市场是交易建设利用市场机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市场上线实现重要政策工具,包括强制性的满年目标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自愿性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两个部分。强制和自愿两个市场既各有侧重、预期独立运行,碳排又同向发力、放权互为补充,交易建设并通过配额清缴抵销机制有机衔接。 2021年7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上线交易,目前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257家,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1亿吨,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场。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于2024年1月正式启动,目前制度框架体系已构建完成,减排项目和自愿减排量即将进入申请登记的窗口期,鼓励更广泛的行业企业参与碳减排行动。 裴晓菲说,3年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主要取得四个方面的进展:一是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制度框架。二是建成了“一网、两机构、三平台”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三是碳排放核算和管理能力明显提高。目前,企业均建立碳排放管理内控制度,管理水平和核算能力显著提升。四是碳市场活力稳步提升。 他介绍,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累计成交量4.65亿吨,成交额约270亿元。交易规模逐步扩大,第二个履约周期的成交量和成交额比第一个履约周期分别增长19%和89%,且第二个履约周期企业参与交易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参与交易的企业占总数的82%,较第一个履约周期上涨近50%。同时,碳价整体呈现平稳上涨态势,由启动时的48元/吨,上涨至今年7月26日收盘价91.6元/吨,上涨了90.8%。 裴晓菲表示,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坚持全国碳市场作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政策工具的基本定位,持续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扩大行业覆盖范围,丰富交易主体和产品,探索推行免费和有偿相结合的配额分配方式,深化碳市场国际交流与合作,着力建设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更大贡献。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多方合作唤醒“沉睡”专利
- 初一大樂透1.1億一注獨得!獎落台南永康 大紅包送出30組
- 农技专家进田间 为小麦“会诊开方”
- 文明城市创建 亟待全民素质提升作“硬支撑”
- 湖北发布“五一”期间规范经营提醒
- 五亿多年前动物已进化出发光能力 比之前认知提前近三亿年
- “今日我当班”北京市文汇中学初一学生体验劳动之乐,感恩生活之美
- 科技赋能生产力 智能田管更优良
- 3D还原各级台风破坏力,别拿天灾开玩笑
- 切实加强高温期间安全生产
- 變有錢「意外簡單」 專家透露3步驟|天下雜誌
- “水泥路”变身水泥路
- 退出程序的App总是自己突然启动?当心隐私泄露
- 日本運動員期待北京冬奧:夢寐以求的賽場
- 菲律賓、印尼央行接連意外升息,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的壓力重演?|天下雜誌
- 初四了!國5現北返車潮 雪隧前狂回堵4公里
- 北京中小学将设食品安全总监
- 聯準會成功達成軟著陸?不必再擔心經濟衰退了嗎?|天下雜誌
- 彩券行「5百萬內可現場兌領」 引網瘋猜小金庫深度
- 中國駐美大使秦剛:中方對俄軍事行動事先知情是假消息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