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抗肿瘤药物的这些传言可信吗?
抗肿瘤药物的关于研发进展和安全使用,一直是抗肿可信大众在肿瘤防治方面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120万元一针的瘤药CAR-T产品能让癌细胞清零治愈癌症”“癌性疼痛不能用止痛药”“硼药能治愈肝癌、肺癌”……这些关于抗肿瘤药物的关于传言是真的吗?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传言一:百万元抗癌针能让癌细胞清零治愈癌症 专家回应:“癌细胞清零”不等于“临床治愈” T细胞是抗肿可信免疫细胞,是瘤药免疫系统攻击癌细胞的主力军。CAR-T疗法的关于原理是将患者体内的T细胞取出,在体外给T细胞装上肿瘤嵌合抗原受体(CAR),抗肿可信从而让T细胞具有更强的瘤药癌细胞识别能力和杀伤力,从而达到杀死癌细胞的关于目的。此前,抗肿可信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我国首个CAR-T细胞治疗产品上市,瘤药便有传言称这种产品120万元一针,关于是抗肿可信让癌细胞清零治愈癌症的“神药”。 “不是瘤药所有肿瘤都适用CAR-T疗法。”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学研究所)免疫细胞治疗中心主任王迎说,120万元一针的CAR-T细胞治疗产品能让癌细胞清零治愈癌症的说法并不准确。 目前,CAR-T疗法相关产品主要用于治疗易复发和难治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比如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根据一些随访数据显示,有部分恶性血液肿瘤患者能通过CAR-T疗法获得临床治愈。但“临床治愈”与“癌细胞清零”不能划等号。 首先,所谓的“癌细胞清零”只是在现有检测手段能达到的灵敏度水平上未检测到癌细胞,不代表体内一个癌细胞也没有。其次,所谓的“癌细胞清零”表达的是患者的疾病获得缓解,但是缓解效果持续5年以上不复发,才可以考虑患者获得了“临床治愈”。 “相较于传统化疗,尽管患者接受CAR-T疗法治疗后缓解率更高,但是仍有部分患者会复发。因此并不是每一个通过CAR-T治疗得到缓解的患者都能够实现临床治愈。还有少部分患者使用CAR-T疗法后没有获得缓解。”王迎说。 谈及CAR-T疗法的未来,王迎认为,除了血液系统肿瘤,目前还有研究在推动CAR-T疗法应用于实体肿瘤以及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比如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传言二:癌性疼痛不能用止痛药 专家回应:可以规范合理用药 《2020中国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白皮书》显示,57.4%的癌症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严重影响生存生活质量。止痛药是应对癌性疼痛的重要武器。然而有传言称,癌症患者不能使用止痛药,理由包括使用阿片类止痛药会让患者成瘾、过早使用止痛药会导致疼痛加重时止痛药无效等。 “阿片类药物是常见的止痛药,有致瘾的可能,但可能性非常低。”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疼痛科主治医师李志刚告诉记者,国外数据显示,1万个使用阿片类药物的患者中,可能只有1个成瘾。国内对阿片类药物管理比国外更严格,成瘾性会更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中国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会长、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主任樊碧发也认为,合理规范地使用阿片类药物,很少会发生所谓的成瘾等问题。 那么,过早使用止痛药是否会导致癌症后期止痛药无效?“这涉及耐药性问题。很多药物长期使用都可能产生耐药性,比如降压药、利尿剂等。这并非止痛药的‘专利’。”李志刚说,“在患病早期规范合理地使用止痛药,最终的临床获益远大于耐药风险。” 李志刚强调,癌性疼痛患者不能使用止痛药的观点是错误的。疼痛科医生会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为患者提供综合、动态、个体化的用药方案,帮助癌性疼痛患者规范合理用药。在临床上,80%—90%的患者通过合理规范的镇痛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癌性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传言三:硼药能治愈肝癌、肺癌 专家回应:治疗效果尚无足够依据支撑 有传言称,硼药可以治愈肺癌、肝癌等常见肿瘤。所谓的硼药,指的是采用硼中子俘获疗法(BNCT)治疗前给患者注射的一种含硼药物。这种药物与癌细胞有很强的亲和力,会迅速聚集在癌细胞内,而在其他组织内分布很少。随后对病灶进行中子照射,当照射的中子被癌细胞内的硼俘获,就能通过核裂变释放出杀伤力极强的射线。 相较于传统放疗,BNCT更加精准,对癌细胞周围的健康组织损伤小,对于部分对传统放疗不敏感的肿瘤也能取得良好疗效。我国学者开展的小规模临床研究表明,BNCT是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头颈部肿瘤、皮肤和黏膜恶性黑色素瘤等肿瘤的有效治疗方法。但这种疗法对于肺癌、肝癌的治疗效果,暂时还没有足够的相关依据支撑。 值得关注的是,我国首台自主研发的硼中子俘获治疗临床医疗设备项目于2022年在东莞市人民医院启动建设,预计今年下半年可进入临床试验。据公开报道,有相关研究正在利用BNCT试治肝癌、肺癌、胰腺癌、乳腺癌等肿瘤,但目前还没有具体临床数据披露。“在传播医学进展时,一定要科学全面、客观表述,否则容易滋生谣言。”王迎说。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优质影片线上线下都会买账,文艺片上线有观众
- 定制产品出问题,商家能以“消费者签字确认图纸”为由规避责任吗?
- 为亡母销号需本人办理?广州移动致歉
- 警惕!儿童和学生用品新安全风险
- 长江禁捕 打非断链专项行动|重庆云阳两家餐馆销售野生长江鱼被处罚
- 5片土豆18元?火锅店回应:是富硒土豆,微量元素很多
- 消协测试36款热销冰品:全部达标,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相差较大
- 四川成都市发布消费提示:谨防“捡漏式”话费充值消费陷阱
- 【12345便民直通车】个人能否繁殖和买卖鹦鹉_
- 黑龙江省消费者协会公布31款蒸汽眼罩比较试验测评结果
- 重庆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停止经营1批次假冒化妆品
- 注意!这些食品抽检不合格!
- 我国自主研发儿童用磁悬浮“人工心”成功植入
-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需要注意哪些营养问题?
- 宝爸宝妈们必看!“奶瓶消毒器”测评,看完再买不踩坑
- 麦当劳员工将掉地上面包放回货架
- 就业不再去远方 家乡就是好地方
- 好丽友再度回应涨价及“双标”说法
- 买到的食品是否足量?飞行检查!
- 安徽省通信管理局关于侵害用户权益APP的通报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