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公检法诈骗”升级版:“虚拟绑架”盯上这个群体
近期,冒充全国多地频现“虚拟绑架类”诈骗案件。公检个群相关案件中,法诈诈骗分子通过电话或互联网冒充公检法机关、骗升移民局、虚拟使领馆工作人员,绑架虚构留学生涉嫌违法犯罪事实,盯上哄骗、冒充威胁留学生与家人切断联系,公检个群并录制遭“殴打”“绑架”求助音视频等,法诈向留学生家长索要巨额赎金。骗升 诈骗分子如何处心积虑设计骗局?虚拟海外学子又该如何筑牢反诈防火墙?记者进行了调查。 多地发生“虚拟绑架”留学生诈骗 “你女儿被绑架了,绑架想要她平安无事,盯上就支付130万元赎金。冒充”近期,家住上海市静安区的一对夫妇向属地派出所报案称,一名福建口音的男子用在东亚某国留学女儿小王的微信与其联系,称已绑架其女儿,并向其发送女儿被绑架的照片。 接报后,民警一方面安抚夫妇两人情绪,指导他们与“绑匪”周旋。与此同时,民警迅速联系到其女儿在东亚某国预科学校老师,并委托老师在当地所报案。 报案9小时后,小王的母亲接到预科学校老师电话称,该国警方通过技术定位在当地一酒店找到小王,并将其带回警局作笔录。 据小王回忆,当时她接到所谓“大使馆”工作人员电话,告知其涉及一起信用卡诈骗案件,需要配合上海警方调查。“我确实弄丢了信用卡,担心有人用我的信用卡从事违法活动。之后一个自称‘上海民警’的人联系我,报出我的准确信息,表示如不配合工作,将影响我父母的正常生活,我就信以为真了。” 此后,小王通过境外社交软件与自称“警察”者联系,按要求主动配合拍摄了自己被捆绑的照片并发送给对方用于所谓的“警方比对”。所幸的是,后来在多方努力下,该骗局被成功识破。 近期,上海、浙江、江苏、安徽、内蒙古、青海等多地警方都发布涉及“虚拟绑架”的案件信息或警情提示,涉及诈骗金额从100万元到1500万元不等。有驻外使领馆也针对“虚拟绑架”在官方微信号上发布预警。 上海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总队九支队情报综合大队大队长马涛介绍,“虚拟绑架类”诈骗是一种专门针对留学生群体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是传统“冒充公检法诈骗”的升级版,利用留学生涉世未深、信息不对等而精心设计的“双向连环骗局”。 上海市反诈中心对2022年以来涉及的境外留学生被骗案件分析发现,案件中受害留学生平均年龄仅为22岁,年龄最小的仅17岁,年龄段主要集中于“00后”,“出境到首次被骗”的间隔时间最短仅为1天,超过半数被骗者间隔时间在6个月以内。 诈骗三招:“暴力洗脑”“伪造场景”“制造失联” 记者采访发现,诈骗分子在非法获取留学生和家长信息后,通过各类造假手段,以给留学生“洗脑”、伪造被绑架场景、让留学生“失联”三招,进而实施诈骗。 ——“暴力洗脑”控制行为。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分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周恺告诉记者,诈骗分子在掌握留学生或家长的个人信息后,一方面冒充移民局、警察、海关等工作人员,称留学生涉嫌重大案件,向其发送虚假“逮捕令”“通缉令”“传票”,并以安全审查、自证清白、财力证明、保证金等为由,要求留学生将钱、虚拟货币、礼品卡等转账到指定账户。 他说:“为了让留学生丧失理性思考能力,不法分子会通过每次长达数小时通话,或要求受害者不间断汇报情况,或以家人安全相威胁,对留学生语言‘暴力洗脑’。有的甚至搭建虚假的公检法机关网站,引导留学生自行查询到所谓‘逮捕令’‘通缉令’‘法院传票’等,旨在对留学生实施精神和行为控制,使其听从指令。” ——伪造“被绑架”场景。在相关案件中,不法分子诱骗留学生拍摄录制音频、视频、图片伪造绑架场景,成为攻破父母心理防线的重要一环。 今年4月,上海静安分局破获的一起诈骗案中,不法分子谎称自己是“移民局工作人员”,对留学生贾某进行了深度洗脑,甚至要求其拍摄了一段匪夷所思的视频,画面中贾某披头散发、身着破损上衣,哭喊求救:“爸爸妈妈,我现在有点害怕,我被人带走了……”近期,象山警方公布的一起相关诈骗案中,不法分子通过AI语音合成一名在英国的留学生声音,企图骗取其家长100万元“赎金”。 ——制造“失联”假象。上海市反诈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防止公安机关、家长、老师等与留学生取得联系,诈骗分子诱骗受害人交出通讯账号和密码,退出所有通讯软件,之后还会威胁或诱导留学生离开住处,独自前往宾馆或立即出境,切断与外界的联系。此后,诈骗分子再登录受害人通讯软件联系其家属勒索赎金。 “我被骗子要求交出微信账号及密码。他们骗我说将有执法人员来抓我,让我从留学的国家出境避难。几小时之后,我就从该国出境,因没有邻国签证,只能在两国交界处坐了六七个小时。后来边境工作人员找到我,才联系上家人。”贾某回忆说。 筑牢海外留学生“反诈”防火墙 多方表示,当前留学生出国群体年龄相对较小、社会阅历较浅,在异国他乡求学,求助渠道相对缺乏,建议进一步加强对留学生群体反诈教育,提升境外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增强留学生遭遇诈骗时的应对处置能力。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建议,海外留学生应当强化个人信息保护“第一责任人”意识,在包括电商购物、购买机票、换汇等日常生活中,妥善提交、保管好护照、身份证、电话号码、银行账号和密码等重要资料与信息,提升社交网络上个人隐私保护意识。如发现个人信息外泄,可及时更改密码、调整账户,并提醒亲友谨防被人冒名欺骗。 马涛建议,有关部门可进一步加强留学生群体在境外的反诈宣教。相关部门可与基层社区建立相关工作机制,针对即将出国的留学生和家属,属地派出所和社区可及时上门开展“点对点”针对性宣传。 “在留学生出国的出入境关口,公安机关可聚焦当前针对留学生群体的新型诈骗手法进行宣教,例如针对涉‘虚拟绑架’诈骗,明确告知‘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或社交软件办案,也不会要求向任何账户转账或提供个人信息’等提示,做到精准防范诈骗。”他说。 “留学生和家长群体应当增强遇到诈骗时的处置能力。”上海誉嘉律师事务所主任田原表示,如留学生收到可疑电话,应保持冷静沉着,立即挂断,并通过官方渠道联系中国驻外使领馆、所在学校或当地警方核实求助,并及时告知家长相关情况。家长如收到可疑的绑架勒索电话,应当立即向警方求助,并通过各种方式与孩子取得联系,切勿轻信他人、转账汇款。
- 最近发表
-
- 危险的培训:学员互相辱骂 五天四夜速成“青少年领袖”
- 【動畫】影視作品穿越題材何其多,為什麼《派對咖孔明》能夠爆紅?
- 《破擊假新聞》:謠言傳播者會形成一個強大的黨派結構,然而,謠言拒絕者卻沒有形成一個相當大的社區
- 零食使用棕櫚油會致癌嗎?營養師揭露食品加工用油的秘密
- 浙江绍兴持续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效能
- 《就算悲傷,也還是能夠幸福》:丹麥「文化維他命」計畫,如何幫助焦慮或憂鬱症患者重拾人生?
- 【專訪】《螞蟻》作者貝納・維貝:這本書裡我最喜愛的部分是,罌粟花丘戰爭與螞蟻的交配行為
- 《養生食療全書》:了解五臟六腑與「五味五性」,以及排毒食材的挑選方法
- 设计革新技术突破 现代汽车推出第二代氢燃料电池车全新NEXO
- 克里姆林宮:普亭和習近平同意,俄中將加強能源、金融領域的合作
- 随机阅读
-
- 我市强化资金保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_
- 《為什麼有些國家愈救愈窮?》:GDP指數經濟模型已不符現實,「去成長化」勢在必行
- 科學家證實黑死病源頭在中亞,吉爾吉斯刻字墓碑與古墓遺骸DNA解開675年謎團
- 【講座】獨立記者朱淑娟:寫好新聞的十個心法,如何實現永續經營的記者夢?
- 今年冬天格外冷?专家:恰是全球变暖所致
- 嘿Alexa,這聽起來有點詭異:亞馬遜展示語音助理最新功能,將可模仿死去親人的聲音
- 香港晚報:事隔逾半世紀,港足再出線亞洲盃決賽周!
- 為何王品集團不斷推出新品牌?除非你是麥當勞、星巴克,否則免不了要多角化經營
- 当红炸子鸡DeepSeek,为何花心思自研存储?
- 日本文豪夏目漱石的二三事(下):東大畢業的學霸,去英國留學後卻發瘋回國
- 一次搞懂各種數位支付概念,別再將「行動支付、電子支付、第三方支付」混為一談
- 俄版麥當勞「就是美味」開幕首日賣出12萬個漢堡,預計擴展店面但原料供應鏈成隱憂
- 六安:消费品市场量足价稳
- 以我爺爺的名義發誓:日本「本格派推理小說」大師橫溝正史,名偵探「金田一耕助」的原創者
- 18國參與「太平洋兩棲領導人研討會」,台灣將官受邀參觀美日國防裝備
- 《未來的光陰》:難怪年輕導演對台灣電影生態水土不服,幸好他們有小野、吳念真當保護傘
- 15年扎根基层的年轻“工匠”_
- 周慕姿《羞辱創傷》:「情緒隔絕」那些難忍時刻——你想要《命運好好玩》的神奇遙控器嗎?
- 《提案溝通學》:日本電影首映海報設計,「傾聽→草案→提案→修改→完成」過程全解析
- 【未來大人物】Impact Hub Taipei 孵化與加速社會創新,也歌頌搞砸無畏擁抱不完美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