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淀粉改性及其吸附茶多酚的条件优化(一)
预糊化淀粉是马铃一种加工简单、用途广泛的薯淀变性淀粉,应用时只要用冷水调成糊,粉改附茶避免了加热糊化的性及过程。预糊化淀粉具有增稠、其吸分散性好、多酚的条黏度高、马铃亲油亲水性好等特点,薯淀被广泛应用于医药、粉改附茶食品、性及石油钻井、其吸铸造等系列行业中。多酚的条预糊化淀粉不同于完全糊化淀粉,马铃淀粉糊化过程分为3个阶段,薯淀可逆吸水阶段、粉改附茶不可逆吸水阶段和最后淀粉解体。 预糊化淀粉进行到不可逆吸水阶段,淀粉没有解体,体积膨胀至原来的50~100倍,但仍保持颗粒状态。将预糊化的淀粉在-20℃冷冻,冷冻时淀粉中的水分结冰,水分体积开始膨胀。由于水分体积的膨胀使得淀粉颗粒和水分子结合的部位扩大,在室温下用无水乙醇融化淀粉时,淀粉中的水分越来越少,但保存了冷冻条件下的淀粉分子结构。将乙醇烘干,淀粉颗粒表面可以形成许多小孔,可以制备预糊化多孔淀粉。 茶多酚是茶叶中主要活性因子之一,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如抗氧化、抗菌、防治与治疗癌症、消炎等。茶多酚中的儿茶素类占总酚的80%左右,主要包括儿茶素(C)、表儿茶素(E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其中,EGCG在儿茶素中含量最高(>50%),发挥最主要的抗氧化性能。 然而,茶多酚的稳定性较差,其富含的多酚类活性基团容易受到光、氧气、温度、pH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发生氧化,结构发生改变,难以单体形式长时间地在食品、药品以及化妆品中保持活性。 本文以预糊化一冷冻-乙醇置换法制备马铃薯改性淀粉,将其作为一种载体,吸附茶多酚,降低茶多酚在加工过程中损失程度,为生产富含茶多酚的淀粉质食品提供技术指导。 一、材料和方法 1、试验材料 (1)主要试剂 茶多酚(98.06%);马铃薯淀粉;无水乙醇(分析纯)。 (2)主要仪器 电热恒温水浴锅;THZ-92A台式恒温振荡器;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PHS-3CPH计;Tu-1901双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DT5-4B型低速台式离心机;BT-1600图像颗粒分析系统;紫外/可见UV-1600B型分光光度计;RVA-3D快速黏度测定仪。 2、实验方法 (1)马铃薯淀粉糊化特性测定 依据国标GB/T14490-2008测定马铃薯淀粉的糊化特性。准确称取淀粉3.0g,加入25mL蒸馏水,置于快速黏度测定仪专用铝盒内。测定条件为:起始温度50℃,保持60S,以12℃/min的速率加热至95℃(225S),在95℃保持150S,225S内冷却至50℃,保持120S。搅拌器在开始10S内转速为960r/min,之后一直保持在160r/min。 (2)改性马铃薯淀粉的制备 取110mL蒸馏水于250mL锥形瓶中,于电热恒温水浴锅中加热至一定温度。取5.0g淀粉以15mL蒸馏水溶解,倒人锥形瓶中,立即用秒表计时,持续搅拌一定时间后将溶液置于圆盘中,迅速置于-20℃的冰箱中降温冷冻12h。将冷冻后的淀粉用适量无水乙醇溶解,45℃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中干燥,过80目筛,既得预糊化-冷冻-乙醇置换的马铃薯改性淀粉。 (3)茶多酚含量的测定 称量1.0g茶多酚配制10mg/mL的茶多酚水溶液,取1mL稀释100倍进行双光束紫外光谱扫描,确定茶多酚的最大吸收波长。图1是茶多酚溶液在200~500nm波长范围内的吸光度,确定茶多酚在200~500nm波长范围内最大吸收波长为292nm。 分别吸取10mg/mL的茶多酚水溶液0.2、0.4、0.6、0.8和1.0mL,稀释100倍,在最大吸收波长下测定吸光度,绘制茶多酚的标准曲线y=14.315x-0.0077,R2=0.9992(图2)。 (4)原淀粉及改性淀粉吸附茶多酚的单因素试验 按参考文献的方法,设置淀粉吸附茶多酚的初始条件,并稍作改动。配制浓度为6mg/mL的茶多酚水溶液,调节pH至7.0,取25mL加入已有1.00g(精确至1.0000g)淀粉的锥形瓶中,设置振荡器温度25℃,恒温振荡吸附120min。将吸附后的溶液转移至50mL的离心管中,4000r/min离心15min,吸取1mL上清液稀释100倍测定吸光度,管内沉淀即为吸附茶多酚的淀粉。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固定初始条件其他变量,分别考察温度、茶多酚浓度、pH和吸附时间对茶多酚吸附性能的影响。利用空调降低室温至18℃,控制恒温振荡器温度20、25、30、35、40、45℃,茶多酚浓度6、8、10、12、14、16、18、20、22、24、26、28、30和32mg/mL,pH2.0、3.0、4.0、5.0、6.0和7.0,吸附时间为20、40、60、80、100、120、140min。测定溶液在292nm处的吸光度,根据茶多酚溶液的标准曲线计算出上清液中茶多酚含量,按照公式(1)计算淀粉对茶多酚的吸附量。 M——淀粉对茶多酚的吸附量(mg/g); Co-一吸附前茶多酚溶液的浓度(mg/mL); C1——吸附后上清液中茶多酚溶液的浓度(mg/mL); v——茶多酚溶液的体积(mL); m——淀粉的质量(g)。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中国食品添加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相关链接:茶多酚,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儿茶素,表儿茶素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长护险扩面重在突破服务瓶颈
- 芬兰总理:必须迅速重新评估芬兰与北约的关系
- 欧比特:格力金投拟协议转让3573 98万股予海南中星引入具有相关航空航天产业背景战略股东
- 山西太原:生活必需品供给稳定可满足全市居民16天以上供应
- 存量房贷利率真要降了?多家银行回应
- 市场监管总局:严查不实和虚假检验检测违法行为
- 通威股份:拟120亿元投建32GW高效晶硅电池项目
-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眼下原材料价格暴涨是行业需要克服的挑战
- 福建漳州:集体约谈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
- 北交所:加大企业培育力度保持常态化发行上市
- 深圳市房地产中介协会就《深圳市二手房交易经纪服务指引》征集意见
- 俄国家航天集团总经理罗戈津:因美不打算取消制裁俄将对国际空间站伙伴合作事宜做出决定
- 北京市聘任首批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引领员
- 让农民工兄弟“安薪”启程务工
- 广州部分超市、商铺已可以使用数字人民币
- 按时足额发放!上海人社保障570余万人养老金
- 青岛市泡菜协会关于发布《韩式泡菜通用要求》团体标准的公告
- 今日全国营业影院5408家营业率44 98%
- 上海建立社区与医疗机构对接机制保障放化疗、孕产妇等重点人群就医需求
- 广西昨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例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