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化石 揭示地球环境演化奥秘
细菌化石是细菌指保存在岩石中的古老细菌遗体或其活动留下的痕迹。4月15日,化石环境记者从西北大学早期生命与环境研究团队获悉,揭示该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的演化科学家合作,在5.18亿年前的奥秘寒武纪清江生物群中发现了多细胞结构的清江丝菌化石,该化石是细菌丝状硫酸盐还原菌化石。研究人员结合分子生物学分析结果,化石环境重现了硫酸盐还原菌与地球环境协同演化历史。揭示相关研究论文日前发表于《科学通报》(英文版)。地球 此前,演化除了少数有特殊形貌的奥秘蓝细菌化石和趋磁细菌磁小体化石,在古老地质记录中还没有发现可靠的细菌硫酸盐还原菌化石。科学界对硫酸盐还原菌的化石环境演化与地球环境变化的关系也没有明确认识。 “硫酸盐还原菌是揭示一类在厌氧条件下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利用硫酸盐氧化有机碳来获取能量,并在此过程中将硫酸盐还原,产生代谢产物硫化氢。”论文共同通讯作者、西北大学教授张兴亮告诉记者。这些细菌是地球硫循环的关键推动者,通过还原硫酸盐参与到硫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影响硫在不同价态和形态间的转化。同时,它们也参与有机质的分解和甲烷氧化等过程,从而调节海洋的氧化还原状态和海洋内部的温室气体排放。 研究团队根据化石证据和谱系基因组学分析结果,提出硫酸盐还原菌与地球氧化事件协同演化假说,认为脱硫细菌门首先在24亿年前的大氧化事件期间发生辐射演化,约8.5亿年前演化出丝状种类;在新元古代末期,地球第二次氧化事件导致海底广泛氧化,丝状种类约在5.6亿年前获得传导电子功能,硫酸盐还原通路逆转,演化成可以跨越氧化还原界面,一端在还原带氧化硫,另一端在氧化带还原氧的电缆细菌。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金华介绍,这项研究借助了多种高分辨率、高精度显微和微区原位分析技术,是国内在多学科交叉背景下探究微生物硫酸盐还原作用与地球环境协同演化的首次尝试,对融合利用显微学和基因组学等最新技术、促进地学与生物学前沿交叉、探索解决地球与生命协同演化等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王寅炤认为,这项研究能够为科学家探讨“生命在火星等其他行星上的存在、演化的可能性研究”提供参考,为人类寻找地外生命提供一种可能的途径。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女生近视1500度 竟和太爱吃甜食有关
-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就蔡英文“过境”窜美发表谈话
- 【理响中国·人民至上@中国式现代化】海报|“有福之州”的幸福密码
- 中国国防部:台湾的安全想靠几件美制武器是根本靠不住的
- 全国近200名师生在军垦第一城共上一堂“行走的思政课”
- 中方谈所谓“美台贸易倡议”首个成果:严重不满、坚决反对
- 台湾果农厦门种火龙果 打拼“红火”事业
- 毛宁:美方正在把台湾变成“火药桶”,遭殃的是广大台湾同胞
- 长三角今年首趟红色旅游专列驶往井冈山
- 驻英国使馆发言人就英国议会代表团窜台事答记者问
- 台媒看大陆:云南大理标志和象征——崇圣寺三塔
- 中方再回应赖清德“过境”窜美:敦促美方停止任何形式的美台官方往来
- 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对杜兆才决定逮捕
- 大陆台生“兼职”当博主:希望助更多台湾青年朋友了解大陆
- 国防部:台美勾连完全是在“害台”“毁台”
- 外交部发言人:将对参与对台售武的有关企业采取反制措施
- 辽宁营口:开展食品安全“两个责任”专项督查
- 努力让每一分钱都花得更值(中国道路中国梦·齐心协力加油干)
- (台青话融合)台籍教师在大陆:有交流才能产生火花
- 向海泉州|人民网评:让传统和现代在融合中迸发新魅力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