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隐性加班”,规矩不能“隐形”
“84.7%的面对职场人在下班后,仍会关注工作的规矩相关信息,‘隐性加班’成困扰”“‘工作量过大,隐形不加班无法完成’‘发生突发紧急事件’成职场人加班主因”“16.1%的隐性加班职场人所在企业已出台禁止加班规定”……这是“前程无忧”近日发布的《职场人加班现状调查报告2022》披露的数据。 《报告》显示,面对近六成受访者表示自身处于“灵活机动加班”机制中,规矩他们工作时间与私人时间并不分明,隐形在表面看起来并没有高强度加班的隐性加班模式下,被“隐性加班”困扰。面对“84.7%的规矩人在下班后,仍会关注工作的隐形相关信息”,这样的隐性加班数据,基本上是面对现实的缩影,“隐性加班”对许多职场中人来说,规矩也满是无奈。因为“饭碗”很重要,不少人对“隐性加班”没有说“不”的勇气。 其实,无论是显性加班,还是隐性加班,都是涉嫌违法之举。我国《劳动法》第四十一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这意味着,加班只要超过一定的时限,就是违法之举。 法律规定是如此明确。遗憾的是,“隐形加班”游走在灰色地带,而时限很难定义。因为哪怕单位要求一个人保持24小时的“联络状态”,只要处理事务时间不超过一个小时,似乎也无法“定性”。这样的现实,无疑是不合理的。那么,就有必要对此进行必要的修正与完善。 从这方面来说,什么样的“隐形加班”算违法之举?这的确要建章立制,进行更加严格的区分。而这同样是一门技术活,需要集合多方的意见建议,寻求“最大公约数”,达到民意的平衡点。只有这样,对“隐性加班”的约束,才会是最公平、最契合民意的做法。 面对“隐性加班”,规矩不能“隐形”,只有从建章立制、监管等多个方面都形成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闭环了,才能最大限度地撑起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伞。 龙敏飞面对“隐性加班”,隐性加班规矩不能“隐形”
编辑:汤晓雪 来源:齐鲁晚报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2-04-26 14:36:17 【字体:小 大】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主播变现粉丝打赏的巨额“礼物”却无钱还债?法院判了
- 这个“古董游戏”30岁了,世界前一百高手过半是中国人
- 3縣市大雨特報! 北台灣整天溼涼、今晨最低溫14度
- 杭州灵隐寺等17日起有序恢复开放,需查验48小时核酸证明
- 石景山区教委持续打造“红领巾爱祖国 红色薪火永相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品牌
- 巨噬细胞识别酿酒酵母孢子的研究(三)
- 上海有人员聚集讨要物资与大白冲突?官方通报
- 我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增至18项 居世界首位
- 甲醇中亚胺硫磷溶液标准物质:满足专业分析需求
- 离婚后“彩礼”要不要还?最高法明确
- 我国首批“天气气候景观观赏地”出炉 浙江2地入选
- 韓國女DJ日本演出遭胸襲 「日本之恥」引熱議
- 第二十届全国质量奖颁奖仪式在京举行
- 中方再回應賴清德「過境」竄美:任何阻擋中國統一進程的圖謀都注定失敗
- 全国书香校园优秀案例 泉州三个单位上榜
- 香港邮政将发行香港特区成立25周年纪念邮票
- 石棉县粮油仓储灾后重建项目通过竣工验收
- 世卫:11国报告疑与比利时巧克力相关的沙门氏菌感染病例
- 逐梦“阳光”:20年,让基础研究“用得上”—新闻—科学网
- 事关房票政策,最新问答来了!你关心的问题→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