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童被小区怪鱼咬伤3根手指
导读 江苏泰州,男童一名男孩在小区景观池内玩耍时,区怪不小心被一条怪鱼咬伤3根手指,鱼咬男孩家长表示,伤根手伤口被咬出血,男童上面有6、区怪7道伤痕,鱼咬大约1厘米左右。伤根手... 江苏泰州,男童一名男孩在小区景观池内玩耍时,区怪不小心被一条“怪鱼”咬伤3根手指,鱼咬男孩家长表示,伤根手伤口被咬出血,男童上面有6、区怪7道伤痕,鱼咬大约1厘米左右。 事故发生之后,小区物业工作人员和居民立即对景观水池进行抽水,结果发现了一条凶猛的鱼类“鳄雀鳝”,身长70厘米,体重10多斤。而这还不是它的最终形态,成年鳄雀鳝体长可达3米、200斤重。 鳄雀鳝虽然是鱼,但它却非常不招人待见,渔民见了它,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原因没别的,这货是食肉性鱼类,它们每长1斤肉,都要吃掉好几斤的鱼类,鱼塘里要是混入了一条鳄雀鳝,渔民就要颗粒无收了。 2021年,甘泉一个鱼塘主人发现自家鱼塘里的鱼虾消失了,清塘后发现了一条长达1米的鳄雀鳝,它凭一己之力吃光了整个鱼塘里的鱼苗和虾苗。 钓鱼爱好者遇到它,更是欲哭无泪。要知道鳄雀鳝是大型的凶猛食肉鱼类,但凡它们出没的地方,钓鱼爱好者们就别想再钓上鱼了。 至于钓鳄雀鳝更是不可能,你看看鳄雀鳝的嘴巴像啥?像鳄鱼,牙齿非常锋利,鱼线一咬就断,钓鳄雀鳝非常不容易,需要技巧和运气。 咱们中国人自称吃货,认为没有什么动物是靠吃解决不了的。但鳄雀鳝还真不能靠吃来解决,为啥? 因为它的鱼鳞又大又硬又不好处理,弄不好还会划伤手。好不容易处理好了,肉质又非常不好吃,粗糙无味,更绝的是鱼卵和内脏还有毒,有人曾经吃它而中毒。 2018年,东北的赵先生在家附近的菜市场发现有人在卖一条外形奇怪的鱼,问卖鱼的这是什么鱼,结果卖鱼的也不知道,只知道10元钱一斤。 因为没有吃过,赵先生打算买几斤尝尝鲜,买的时候还带了2斤的鱼子,邀请两名好友到饭店聚餐,请饭店帮忙加工。 就在几人享用美食时,又有一个好友来了,聊天过程中赵先生把这条鱼的照片给朋友看,结果朋友认出了这是条“鳄雀鳝”,通过搜索后发现,鱼子有剧毒,人吃会丧命。 没当回事的赵先生回家了,结果没一会儿就上吐下泻,明显是中毒的迹象。送医之后医生也很为难,因为鳄雀鳝根本就不是咱们国家的本土鱼,医生还从未接诊过鳄雀鳝中毒的病例,根本不知道该如何抢救,只能精心照顾以及积极治疗,好在赵先生身强力壮,吃的也不多,才没有酿成更大的事故。 普通民众也不喜欢鳄雀鳝,为啥? 因为鳄雀鳝不是我国本土鱼,是外来入侵物种,在我国野外没有天敌,一旦逃逸到野外,它们锋利的牙齿就会攻击野外的水生动物,甚至造成本土鱼类局部灭绝。 所以每次人们发现鳄雀鳝的身影时,都要将其赶尽杀绝。比如:河南平顶山汝州市中央公园出现“水怪”,当地工作人员怀疑是鳄雀鳝,为此组织多支救援队对这条鳄雀鳝进行捕捞。 今年6月,广州中山大学的湖泊中也出现了一条鳄雀鳝,一名学生发现后,担心危害生态,联合钓鱼技术高超的退休干部朱大叔帮忙捕获鳄雀鳝,最终将其“抓捕归案”。 不知道你发现没有,渔民不喜欢鳄雀鳝,吃货不喜欢,钓鱼爱好者不喜欢,就连普通民众也不喜欢鳄雀鳝,可为啥鳄雀鳝还能在我国多个水域出现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神奇的人群“爱心人士”。 事情是这样的,鳄雀鳝虽然不是啥好鱼,但是造型奇特,一些人会将其当作宠物鱼死亡,可养着养着就发现这货实在是太能吃了,而且吃的都是肉,养护费用非常昂贵。 可鳄雀鳝又不好吃,内脏和鱼子还有毒,更何况人们亲手养的鱼,自己舍不得吃,于是一些“爱心人士”便将其放归野外水域,任由它们破坏野外生态环境。 还有一些“爱心人士”为了所谓的善心而放生鱼类,放生的鱼儿之中就包括外来物种,比如:鳄雀鳝。 事实上,所谓的“爱心人士”放生动物的行为,已经严重影响到了野外生态环境,比如:巴西龟、鳄龟等被放生到我国,它们在我国没有天敌,同时又会威胁当地乌龟以及鱼儿的生存,对野外生态链造成严重破坏。 此次出现在江苏泰州的鳄雀鳝,大概率也是人们放生所致,放生后的鱼儿对当地生态威胁非常大,甚至还有攻击人类的能力,决不能小觑。同时也提醒人们,放生需要遵循科学,切勿随意放生。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石棉县人民法院推进“诚信石棉”专项审判活动
- 如何讓孩子在多語環境中自然成長?日常對話可以多語混合使用嗎?
- 啟發後世文藝復興的羅馬先哲,奠基西方分權憲政基礎的先驅——西塞羅
- 布魯斯威利驚傳失語症息影,「額顳葉失智症」與阿茲海默症有何不同?
- “油菜花开·七里夺标”民俗节暨根雕艺术节被推评为中国最具魅力旅游节庆奖
- 《用說話改變人設的「最高口才訓練法」》:提高口才能力,你就能擁抱全世界。真的是這樣嗎?
- 《所有的樣子都是美的,那什麼是不美的?》:關於政治正確現象的一些想法
- 訪泰國洛坤府皮影戲民俗博物館:由「國家級藝術家」創立,推廣泰南無形文化資產
- 袁隆平之子谈接棒父亲:耐盐碱稻亩产超千斤不是终点
- 訪泰國洛坤府皮影戲民俗博物館:由「國家級藝術家」創立,推廣泰南無形文化資產
- 《曼哈頓戀習曲》:兩副耳機,一份歌單,是最親密也最恰到好處的距離
- 英超球星孫興慜遭受種族歧視言論攻擊,熱刺隊譴責並呼籲社群平台與當局採取行動
- 央行等两部门:支持房地产市场政策期限延长至2024年12月31日
- 朱家安:殺了人的人,就沒有「生命權」嗎?
- 亨利詹姆斯《波士頓人》導讀:十九世紀末期的美國「新女性」與「波士頓婚姻」
- 群創技術轉移印度Vedanta,母公司鴻海打造晶片、面板兩大供應鏈就近供應當地市場
- 《自然》杂志报道称:中国芯片设计与制造研究论文数量领先
- 越南同塔省發現2000隻死貓屍體,預計將運往越北製作中醫藥材
- 最大訴求是「返工」?德國國防意識
- 加拿大軍方發現中國在北極進行監視活動,加外長:中國是個越來越具破壞性的力量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