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地震遗殇 灾后心理“余震”不容忽视

  雅安日报讯19日,余震第十届西部精神医学论坛在重庆国际会展中心召开,地震包括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遗殇四川省精神病学学会主任委员孙学礼教授、灾后四川省雅安市精神卫生中心邹开庆副院长在内的心理众多精神医学专家及西部地区一线医院院长出席论坛。论坛上,不容孙学礼教授发布了“心理危机干预基地灾后重建项目”成果报告,忽视并与到场的余震众多嘉宾就项目核心成果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

  孙学礼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地震地震灾后民众心理障碍发生概率极高,遗殇急需有效救助及治疗,灾后四川省西部精神医学协会联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计划将“华西医院危机干预基地汶川灾后重建项目”之“汶川地震灾后儿童心理援助项目”成果在芦山地震灾区推广,心理以帮助更多灾区民众摆脱灾后精神“余震”。不容

  5年多来,忽视中国汶川和雅安地区相继遭遇两场大地震,余震地震不仅给灾区带来一瞬间的摧毁之力,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更以灾害记忆的方式对灾区群众产生长久心理苦难。数据显示,10-15%灾区群众灾后会出现心理障碍,抑郁、焦虑等精神问题在灾后十分普遍。为了摸索出一套有效的灾后心理辅导、治疗体制,5年前,孙学礼教授牵头主导了“华西医院危机干预基地汶川灾后重建项目”,项目从灾后心理障碍干预治疗、灾后儿童心理康复救助、受灾群体民众心理卫生状况调查及评估等多个方面进行立项研究,并最终形成了总结报告。

  其中“汶川灾后儿童心理康复救助项目”在4年内对都江堰、北川等地的10个学校,共计对20000人进行分层心理干预工作,动态调查灾后未成年人群心理状况;并以学校为基本单元,建立起学校精神卫生社区服务模式;制定学校基层精神卫生服务大纲,及编写相关教材内容,完成班主任及基层服务人员培训。孙学礼教授表示,“汶川灾后儿童心理康复救助项目”有效推动了灾难心理医学的发展,对了解灾后群体心理问题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干预提供了宝贵经验,该项目成果将运用于“雅安市灾后社区民众五级心理卫生服务项目”。

  据记者了解,“雅安市灾后社区民众五级心理卫生服务项目”将按照总体计划开展多项工作,动态了解地震灾区民众心理健康状况,借助当地资源建立社区民众心理健康促进网络,改善并提升灾区民众的心理健康水平,最终构建以社区为中心的民众心理卫生综合社会服务体系。该项目开展的主要内容为:培训社区基层心理卫生人员;完善及建立基层心理卫生工作站;建立社区民众心理健康档案;开展民众心理卫生健康教育活动;成立当地的“社区心理健康指导委员会”。

  作为目前唯一达成协议共同推进该项目的第三方教育机构,灵北学院(中国)代表表示,灵北学院一直秉承通过医学教育的形式,提高精神及神经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宗旨;此次学院将不遗余力全面支持孙学礼教授开展“雅安市灾后社区民众五级心理卫生服务项目”,最大限度调动学院的专家资源,为项目提供专业、权威的学术指导和支持,从而实现为雅安民众提供有效的心理健康救助的目的;同时也呼吁更多专业人士关注灾后民众心理疏导问题,为灾区受难民众提供有效的支持及解决方案。 记者 王丹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