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陶路老报馆开门纳客 清末报纸亮相距今109年
品读百年老青岛再添好去处。馆陶经过前期积极筹备,老亮相(中国)道路交通博物馆的报馆报纸孵化性分馆——道博·老报馆日前正式开门纳客。作为一个专题性的开门报纸展馆,老报馆收集展出了自中国清末至今60余张在青岛地区发行的纳客年老报纸,具有极高的清末阅读、收藏和文化传承价值。距今创刊于1949年12月10日的馆陶《青岛日报》创刊号报样复制品也在报馆中亮相。 道博·老报馆位于馆陶路49号道博风景区内。老亮相记者了解到,报馆报纸在展出的开门老报中,绝大多数是纳客年原报,由主办方通过购买、清末征集等方式从全国各地搜罗而来。距今走进展厅,馆陶记者立马就被这些版面为竖版、字体为繁体的老报纸吸引。这些报纸都被主办方用木框装裱挂起,泛着历史的光泽。记者注意到,在报馆正对门处,有张老报版面清晰、保存完整,定睛细看,此报竟是清朝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发行的《胶州报》。据讲解员介绍,该报是青岛发行的最早的中文报纸,距今已有109年光景,也是山东省出版最早的报纸之一。继续参观,《青岛时报》《胶澳报》《青岛新民报》等不同性质的老报纸一一映入眼帘,其中还有不少难得一见的报纸印刷模板。 在报馆中,有一套特殊的报纸尤其珍贵:见证新中国成立的套红版《胶东日报》复制品。这些老报纸从1949年10月1日至10月31日,一期不少。品读着这一张张老报纸,参观者不禁会回忆起那段难忘的峥嵘岁月。 “很多报纸我也是第一次看到。”今年75岁的孙老先生对记者说,这些老报纸,记载了青岛曾经的历史。以后会常带家里人特别是年轻一代来看看,给孩子们讲讲那段岁月,讲讲城市的历史。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特色的重要体现。近年来,交运集团一直致力于城市文化的研究与推广。而报纸则是一种有体温、有记忆的文化载体。”道路交通博物馆馆长刘增平告诉记者,经过多年积累,他们从全国各地搜罗了这些珍贵的城市记忆,参观者可从这些零碎的“一天”中,探寻到城市的成长和发展脉络。下一步,将长期更新展出具有历史意义的老报纸,欢迎市民前来参观。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皖美阅读 书香滁州”书香文化节启动_
- 市妇联来枞调研督查家长学校工作
- 枞阳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任命人员名单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宣讲团报告会在肥举行
- 被承重墙砸倒的生活:“写一本书,就叫《坑》”
- 疏凯:乡村振兴路上的实干家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枞阳县委员会委员增补名单
- 铜陵首家知识产权保护站在枞阳挂牌
- 北京朝阳发布全国首个区级层面标准化行动方案
- 胡启书调研枞阳统战工作
- 我县组织离退休老干部开展重阳节参观考察活动
- 枞阳县多措并举开展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
- 国务院办公厅:鼓励高校体育单招招生计划向冰雪运动倾斜
- 国网枞阳县供电公司融媒体工作站正式揭牌成立
- 县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 我县推进农业“四新”科技成果转化
- 河南周口举办提振消费信心名优产品展
- 枞阳交警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
- 全国全省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 枞阳居民医保筹资标准提高至960元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