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女设计师创作舌尖上的艺术 世界名画好“吃”吗?
甜品“颅内剧场”根据爱德华·蒙克的《呐喊》设计而来。受访者供图 成都市武侯区桐梓林社区一条僻静街道旁,女设“90后”设计师廖青主理的计师“莫方”坐落于此。自2019年10月开业后,创作这座集概念餐饮、舌尖上的世界艺术展厅和小剧场于一体的艺术艺术空间逐渐“破圈”,吸引不少成都年轻人专程前来打卡。名画“新店刚开的好吃那会儿,有一阵真0后爆红,座位都要排到外面,女设这是计师我一开始没有想到的。”廖青说。创作 “莫方”的舌尖上的世界英文谐音是“More Fun”,十分符合廖青“玩艺术”的艺术心态。这栋临街的名画三层建筑外形方正,白色的墙面嵌着巨大的长方形黑色玻璃窗。来到“莫方”时,一层的展厅正举办一场“潜意识”主题的摄影展,而二楼的小剧场里,年轻演员正在为演出投入地排练。“艺术能让人们从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暂时脱身,找到内心的片刻安宁,我希望用自己对艺术的理解,逐渐唤起人们对艺术的好奇心。”廖青表示。 甜品“山雨欲来”模仿奥地利画家克里姆特的《聚集的暴风雨》。受访者供图 艺术与生活在舌尖相遇 提起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在19世纪末创作的名画《呐喊》,不少人会想起画面中那张惊恐的人脸、远方血红色的天空以及扭曲的线条。但谁曾想,这位“90后”设计师却对这幅表现主义代表作品进行再创作,将二维的画面变成口味新奇的甜点,供人品尝。 “这份甜点的名称是‘颅内剧场’,根据爱德华·蒙克《呐喊》设计而来。”在一层的用餐区域,廖青为两位年轻的顾客端上一个带有红色漩涡纹的黑色圆盘,盘里的甜品造型独特,最上方是一小块扭曲人脸形状的花椒饼干,“人脸”下方是两块带有红色和橘黄色纹路的马卡龙,中间则夹着香蕉腐乳芝士。“这种搭配真的可以吗?”听到廖青的讲解,顾客瞪大双眼。 “我们选择的盘子形状纹理、原材料的口味口感,和摆盘的造型结构,都表达了我们对《呐喊》这幅艺术作品的理解。”廖青解释说,红色的漩涡纹形成“向下”的趋势,创造出一种漩涡状的既视感,而黑色的盘子则象征深不可测的黑洞,黑色的背景与红色的漩涡纹巧妙搭配,让消费者产生由漩涡慢慢掉入黑洞的感觉。 实际上,“颅内剧场”只是“莫方”众多令人脑洞大开的甜品中的一款。甜品“满瓶期待”创意取自梵高的《向日葵》,用菠萝干和黄色的半球形慕斯来表现饱满的向日葵;“山雨欲来”模仿奥地利画家克里姆特的《聚集的暴风雨》,用黑芝麻慕斯和黑糖棉花糖等食材,构成暴风雨来临前黑云压城的景象;口味酸甜的“丛林宝藏”则从法国画家亨利·卢梭的《梦境》中找到灵感,用夏威夷果冻、巧克力慕斯以及抹茶蛋糕搭建出一片绿色的“味觉森林”。 “我们希望以食物为媒介,把人们的生活和艺术衔接起来。我们把对艺术作品的理解融入食物,顾客品尝到这些与艺术作品有关的甜品或饮品时,就能认识一位艺术家或对某件艺术作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或许给将来的生活带来细无声的影响。”廖青说。 甜品“丛林宝藏”灵感源自亨利·卢梭的《梦境》。受访者供图 用“玩”的心态搞艺术 2008年,廖青考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学习室内设计。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她前往荷兰皇家艺术学院,在室内建筑领域继续深造。在荷兰的两年时间里,廖青抱着如何让城市生活更丰富、更好玩的想法,亲身参与了许多项目,例如设计有趣的艺术装置、组织文化艺术类活动,让一栋原本破旧、废弃的建筑重新焕发生机。这些有趣的经历让廖青对室内建筑有了新的体悟:整座城市是一间大房子,城市里所有的空间及活动的策划,都可视作“室内建筑设计”。 而这些经历也深刻影响了廖青未来的职业选择。不同于大多数同学毕业后进入设计师事务所,廖青回国后只身来到成都创业,“室内设计和建筑设计还是会有条条框框存在,比如出于安全性考虑,很多设计创意会因为现实因素而受到限制。相比之下,与展览装置或舞台场景相关的设计就会给想象力更大的发挥空间,例如在戏剧舞蹈类作品的舞台布景和道具设计中,能够用天马行空的艺术表达,让观众能更深度地理解身体与空间之间的关系。” 廖青(右)向顾客讲解甜品创意来源。 安源 摄 廖青透露,许多食物设计都来自她的日常生活。自从着手对饮食的设计后,她养成了用艺术眼光审视各类食材的职业习惯,即便是在家里做饭,她也会随时关注这些食材的形状、颜色、质感是否能让她联想起某个画作,或者某个食材的味道能不能让她通感起某个电影或音乐的片段。 对于一名艺术设计师而言,研发各类创意性作品本身就是件快乐的事,而更大的快乐则来自于自己的作品受到人们的关注与解读。在一场现代舞演出中,廖青根据演出每一幕的情境设计了几款鸡尾酒。现场一位观众在品尝时,吸管不小心被鸡尾酒中的酒冻卡住。“他怎么吸都吸不上来,于是他找到我,问‘这个情况是不是故意设计的’。”廖青回忆说,当晚演出中,刚好有一幕是女演员在壁垒中不断挣扎的场景,“这位观众认为被卡住的吸管与剧中女演员挣扎的状态很像,说明他掺入了自己的理解。这就是艺术想要达到的效果:让人们从食物的角度对艺术作品产生另一种意想不到的思考与理解。” 未来将有更多“中国化”的尝试 谈到今后的艺术设计,廖青说,希望发掘更多有趣的中国现当代艺术家的作品,用食物对这些艺术作品进行解读,“我们接下来会组织一个当代首饰展,其中一些首饰的造型酷似餐具,比如有一款项链是由两个勺子串联成的,因此,顾客的饮食方式就会被改变了,他会尝试用首饰来吃甜品,而不是使用传统的叉勺,这为顾客提供一个欣赏艺术作品的新视角。” 廖青在艺术设计中。受访者供图 而中式饮食和中国的饮食文化,未来也将更频繁地出现在廖青的饮食创作中。“我很希望在甜品中融入中式元素,虽然一些甜品的造型看起来是西式的,但可以选用中式的食材,比如黑芝麻、枸杞、酒酿、银耳等;一些古书上记载的古代饮食方式,也可以用现代语言去转化。最近我们已经开始了这些好玩的尝试。”廖青说。 “某种角度看,每一次的食物设计和饮食体验设计都是对顾客艺术理解的试探。如果他们可以接受某种造型或某种口味的甜品或饮品,乃至接受了一些新的食用方式时,那下一次创作时,步子就可以迈得更大。”廖青说。 “但对于消费者而言,他不会因为食物里有艺术,就会降低对食物的标准。”廖青笑称,让食物兼具艺术性与好味道是一个长期挑战,而消费者所扮演的监督者角色,正推着自己把两个方面努力做好。(完)(单 鹏)“90后”女设计师创作舌尖上0后艺术 世界名画好“吃”吗?
编辑:汤晓雪 来源:中国新闻网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1-08-11 15:27:05 【字体:小 大】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网红浮桥”突发坠车5人遇难,游客:那车可能超了限速
- 全球海運集團掀整併潮解決供應鏈危機,「貨櫃清道夫」成塞港新商機
- 水獺出沒咬人事件頻傳,如何與野生動物共處成新加坡人民頭疼的難題
- 【書評】《黃金草原》:身兼史學家與旅行家的馬蘇第,讓我們看到阿拉伯視角的世界
- 跳最疯的舞,蹦最“老”的迪:叛逆老人活在沈阳劳动公园
- 【圖輯】宿醉自救指南:喝酒臉紅會致癌?解酒藥可以加速酒精代謝嗎?
- 【散文】楊富閔《合境平安》:以下我要告訴你一棵老樹的故事,它是老樹,卻未必可以稱公
- 孫元成:台積電已進入「超摩爾定律」的境界,由眾多小晶片堆疊成為一個超級晶片
- 辽宁阜新:在全面振兴新突破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 好萊塢女性電影人報告:2021年超過80%電影由男性主導,24年來女性幕後工作者比例缺乏顯著進展
- 随机阅读
-
- 大年后至今 安顺场黄果柑销量达230吨
- 《打開古人的內心小劇場》:蘇軾〈赤壁賦〉——解讀東坡的作品,若自外於他的生平背景,會產生遺憾的理解
- 《改變人類文明的12座時鐘》:數千年來,時間如何被人們當作支配的工具,被人們政治化、又成為武器?
- 《親密關係暴力》:施虐者大多是自戀狂,假使他有病態的男子氣概,採取的暴力手段可能會特別致命
- 制止餐饮浪费 | 半小时吃5碗面,免单还奖888元?深圳一餐厅被处罚
- 【影評】《駭客任務:復活》:尼歐的大夢初醒,真的只是一部販賣情懷的自嗨作品嗎?
- 球棒與辣椒水的對決:被攻擊時,我可以「正當防衛」到什麼程度?
- 「耶!把爸爸還給我了!」台灣首個同志伴侶無血緣收養家庭誕生,但法院裁定效果不具通案效力
- 江苏高三初三开学第一天:学生需随身备口罩
- 守護「新北國王」城堡的全能高塔:湯瑪士(Thomas Welsh)籃板、火鍋、進攻組織一把抓
- 【書評】《黃金草原》:身兼史學家與旅行家的馬蘇第,讓我們看到阿拉伯視角的世界
- 日澳簽署歷史性《相互准入協定》提高威懾力,顯示對中國軍事擴張的擔憂
- 市场监管行风建设在行动|吉林延边:聚焦重点领域 让市场监管有序有力
- 2021推薦書單【翻譯文學10本】:好的文學作品不但投射社會,更能折射出疫情之下的時代意識
- 孩子成績落後不應歸咎於學校線上課程,父母應做到讀書的引導、而非督導
- 【劇場】藝術與沉浸式科技的碰撞,從《蕩寇誌・終極英雄》看「影像轉譯」的成與敗
- 不同干燥温度对牛肉脯水分分布迁移规律的影响(一)
- 「惡血女王」Elizabeth Holmes判決出爐:11項詐欺指控4項成立、每一項罪名最高可讓霍姆斯面臨20年刑期
- 【致憤青.文協影展】成瀨巳喜男《與君別》:百年前的默片奇趣,觀影經驗能否被「復刻」?
- 遮打道的星期天午後:香港「菲傭」的文化節慶與選美活動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