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张思南:反恐21年,为什么说美国与恐怖主义的斗争注定失败

导读 直新闻:“9·11”恐怖袭击21周年,张思注定美国总统拜登宣称与恐怖主义的南反斗争将持续下去,“我们不会忘记也不会原谅”,恐年对此你怎么看?特约评论员...


直新闻:“9·11”恐怖袭击21周年,美国总统拜登宣称与恐怖主义的国恐斗争将持续下去,“我们不会忘记也不会原谅”,怖主对此你怎么看?


特约评论员 张思南:我对于“9·11”恐怖袭击的斗争感受是很分裂的。


一方面,张思注定我坚持认为,南反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恐年针对非军事目标进行以政治威慑为目的说美失败的屠杀,是国恐最卑鄙无耻且不可原谅的。“9·11”恐怖袭击中没有任何死难者是怖主任何意义上的所谓“罪有应得”,也没有任何发起这场恐怖袭击的斗争人是任何意义上的所谓“英雄”。


另一方面,张思注定我清楚记得1999年,美国最先进的轰炸机投掷了五枚最先进的精确制导炸弹,所谓“误炸”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而在“9·11”恐怖袭击发生前不到半年,在中国南海,抵近侦察的美国侦察机与中国军机相撞,飞行员王伟壮烈牺牲,美国自始至终拒绝道歉,被遣返的美国飞行员得到了美国国民英雄一般的礼遇,甚至在撞击事件善后尚未解决之际,美方就恢复了对中国的抵近侦察。


如果回到21年前的9月11日,面对数以千计的死难者,我们不同情美国人的确是不道德的,但作为中国人,同情美国人某种意义上又似乎是没有良心的。我不认为这是某种虚无缥缈的报应,但我相信“9·11”恐怖袭击对于美国而言是不可避免的,它源于美国人真实的傲慢与自负。


这也是我刚才为什么会翻旧账,因为美国的欺辱,无论是军事遏制、政治挤压还是经济掠夺,并不仅仅针对中国,而是发生在全世界。美国幻想着凭借世界第一的、环绕全球的军事基地、巡航四海的航母打击群就可以强制推行唯我独尊的秩序意志。但正如马科斯·韦伯所言,没有任何一种统治可以单纯依靠暴力维系自身,抵抗总会在某个意想不到的角落经由仇恨的灌溉而生根发芽;当常规的抗争无以为继,极端的报复手段便会在绝望中迸发。


今天,人们总会将“9·11”恐怖袭击作为一个历史的起点,但我认为这实际上是一种偷换概念。美国人将“9·11”作为起点,是以此来形塑一个自己作为受害者的历史纪元,是将“9·11”作为一段因果关系中的“因”,将此后21年的对外侵略和军事干预作为“果”,以这样颠倒的因果关系来渲染某种“正义性”。


但真相是,早在1993年,世贸大厦就遭到了“基地”组织恐怖袭击;1995年和1996年,沙特先后发生针对美国军事基地的恐怖袭击;1998年,美国驻坦桑尼亚和驻肯尼亚大使馆遭到恐怖袭击;2000年,美国海军“科尔”号驱逐舰在亚丁港遭到“基地”组织炸弹袭击。而无论美国如何进行所谓的“反恐战争”,针对美国的恐怖袭击始终在继续,而且将继续下去,因为真正的“因”正如我刚才所讲,是美国人的傲慢与自负,恐怖袭击才是那个“果”,如果美国认识不到这一点,恐怖袭击便不会结束,美国民众就不会安全。


很遗憾,至少就拜登总统纪念“9·11”恐怖袭击21周年的讲话而言,我认为美国社会可能永远不会认识到这一点,也永远不会愿意去认识这一点,美国与恐怖主义的斗争注定失败。


而这绝不仅仅是美国一家的失败,而是以西方文明为核心的整个现代国际“差序格局”的失败。当现有的国际治理体系坐视国家间贫富分化不断扩大,当发达国家通过产业壁垒疯狂剥削发展中国家,当欧美以道貌岸然的嘴脸推行“要么我赢要么我修改游戏规则让我赢”,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最终崩溃便只是时间问题,相信我,在这个崩溃的过程中,恐怖袭击对于西方文明而言,还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甚至还没有到来。



直新闻:如果没有“9·11”恐怖袭击,美国过去21年的对外战略会表现出任何不同吗?


特约评论员 张思南:这是个好问题。事实上自2001年以来,被美国军事介入或者与美国发生军事冲突的国家超过20个,占联合国国家总数十分之一以上。有趣的是,这20多个国家中,真正与“反恐”有明确关联的可能只有阿富汗。


而其他国家中,伊拉克、叙利亚、利比亚、伊朗等国虽然有诉诸于激进手段反美的历史,但这些国家都是“世俗伊斯兰国家”,与宣扬极端伊斯兰化的各类恐怖组织是天然的敌人。美国人并非不清楚这一点,相反,美国人正是深谙这一点,才会支持信奉瓦哈比教派的沙特和卡塔尔来对抗伊朗和叙利亚。


另一方面,美国在明知这一点的同时,却在一场针对极端伊斯兰化的“反恐战争”中,认真策划并认真执行了一系列针对世俗伊斯兰国家的战争计划。这就是为什么我刚才强调,因果是倒置的:美国过去21年在世界各地不断诉诸武力,不是服务于“9·11”之后的所谓“反恐”;相反,“反恐”才是服务于这一系列军事侵略的借口。事实上,早在“9·11”之前,一个“疯狂的想法”就已经成型于华盛顿政策制定者的脑海之中。


美国前四星上将韦斯利·克拉克在自己的回忆录中指出,随着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以及美军在第一次海湾战争中大获全胜,华盛顿的决策者开始认为美国可以不受限制地使用武力,他们迫切地希望能在5到10年内,在下一个崛起大国向美国发起挑战前,清理苏联时代的遗产,重整中东乃至是全世界的“秩序”。


因此,某种意义上,根本不存在所谓以“9·11”为引领的“反恐大战略”,美国只不过是将冷战后自身无限膨胀的战略构想愚蠢地付诸了实践。恐怖主义是美国发起对外侵略的理由和代价,但唯独不是主要目标。就算历史改写,“9·11”恐怖袭击并未发生,傲慢与自负也迟早会让美国和其民众付出血的代价,只要这个代价可以产生足够的社会仇恨去发动并滋养美国咆哮的战争机器,只要这样的仇恨足以掩盖美国真实的战略目的,你会发现,美国过去21年的时间线就不会改变。


作者丨张思南,直新闻主笔,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特约评论员

编辑丨曾子瑾,深圳卫视直新闻编辑

排版丨苏瑞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