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塑料化学循环成全球塑料污染治理新方向
今年的废塑4月22日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主题是料化“全球战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22日发布的学循新方《废塑料化学循环综合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废塑料化学循环正成为国内外塑料污染治理新方向,环成可将“白色污染”变为“白色油田”。全球预计2035年,塑料如果我国化学循环利用率达到30%,污染可节约石油资源约1.08亿吨,治理相当于再造两座大庆油田。废塑 《报告》主要作者、料化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循环经济研究室主任张德元介绍,学循新方化学循环与物理回收是环成废塑料材料化循环利用的两大路径。化学循环是全球指以废塑料为原料,采用化学方法将其转化为一定比例的塑料塑料单体以及其他化学组分,并进一步生产塑料及其他化工产品的污染过程。 “从欧盟、日本等废塑料材料化回收先进国家和地区的实践看,资源化价值较好的工程塑料、中空瓶体硬质包装类塑料等基本能够通过物理方式实现较好的回收利用,而占塑料产量46%左右的软包装类、膜袋类等低值废塑料则普遍以焚烧或填埋方式处理。”张德元说。 业内专家表示,与物理回收相比,化学循环具有广泛的原料适应性,能将无法有效经济回收的低值废塑料和复合包装,甚至填埋场或自然界中堆存的废塑料进行集中回收利用。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产生废塑料6200万吨左右,回收量为1900万吨,较2022年增加5.6%。但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一样,也面临材料化回收率难以进一步提升等问题,迫切需要探索化学循环途径。 《报告》显示,目前化学循环技术已逐渐成熟,形成了以裂解法、解聚法、气化法为主的主流技术工艺。 张德元表示,目前迫切需要明确废塑料化学循环战略定位,将其作为构建我国塑料污染治理体系和能源资源战略安全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塑料污染治理政策法规体系、循环经济规划和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规划,并作为应对塑料污染的核心手段。 同时,明确将化学循环作为废塑料回收利用的重要技术路线。在产业布局上,将化学循环项目作为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优先在化工园区集中布局和运行管理,在碳排放指标、用能指标、用地指标上优先保障等。 “此外,还应加大推进化学循环示范试点工程建设,支持重点企业新建或利用现有装置开展工业化示范,鼓励上下游产业链融合发展的示范项目建设。”张德元说。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重磅!GB 5009.305
- 天下財經週報:春未來冬先至 台灣未來半年很不妙|天下雜誌
- 男孩走失照片红遍网络 网友:有这爹娘分分钟想逃
- 重庆铜梁区出台10条措施培育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
- 拧紧燃气器具“安全阀” 安徽省市场监管系统在行动
- 首次试乘成雅动车 成都西至雅安用时77分钟
- 教育部发布预防学生溺水工作预警
- 各地高溫午後易有雨 菲律賓東南方1熱帶低壓恐成輕颱
- App未经授权不得跟踪用户行为
- 新北幼兒園餵藥案!檢方2次搜索約談 重點追「消失的監視器」
- 混合智能打造人机合作新范式
- 北京朝阳:五措施强化食品安全监管 加强集体用餐配送单位食品安全监查
- 浙江绍兴:智慧化监管守护“夕阳红”食品安全
- 對流雲系發展旺盛 8縣市發布大雨特報、2地區「大雷雨示警」
- 雅安:乘客袭扰公交司机事件屡有发生
- 整治不文明交通行为 助力文明城市创建
- 我市9个项目列入省2013年重点工业项目计划
- 智障女子无户口 影响申请低保 民警主动帮解决
- 北京汽车摇号中签难度再升 预计800人抢一个
- 购房常用专业术语普及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