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成長絕對不能缺「1件事」 才能激發出孩子的創意
前陣子有部熱門影集叫做「魷魚遊戲」,兒童新穎的成長創意創意發想和對人性的細膩刻畫,加上許多成功要素,絕對使得明明是缺件成人觀眾為主的戲劇,但在許多國小學童間也成為相當流行的發出話題。暫不論所謂影視分級和後續的兒童議題,這確實帶起了一股韓國童年遊戲的成長創意懷舊風潮。 遊戲還可以是絕對轉化心情的良藥,最近念了一本繪本「勇敢的缺件獅子兄弟」,裡面的發出哥哥重病住院,弟弟用遊戲的兒童視角,把醫院變成了熱帶橘色的成長創意草原,生病的絕對哥哥和他,沒有改變,缺件他們仍是發出兩隻勇敢的獅子,並肩作戰。重病的生活變成他們的冒險之旅。 而在兒童復健治療的領域,遊戲的帶領與介入更是重要的環節。藉以刺激孩子的動作發展、認知功能、情緒控制及社交能力…等等。從一般孩子的發展學習到有早療需求的孩子,遊戲對他們都是不可或缺的。 遊戲有哪些類型又有什麼意義?這是可以討論許久的話題。常常聽到的理論,有的來自知名學者皮亞傑(Piaget),認為遊戲反映出兒童發展的層次,或史密蘭斯基(Smilansky),認為遊戲類似鷹架,可以讓兒童在現有能力上沿此發展。以下提供皮亞傑的一些理論,和實際常見現象與大家分享: ●0-2歲: 常見「練習遊戲」,可以說是最早的遊戲,身為大人我們見到的是嬰幼兒沒有目的的重複某動作,比如一直把東西丟到地上,有時可能會令人惱怒,覺得孩子為何講不聽一直丟東西,讓我們撿的好辛苦啊! 殊不知其實這代表粗動作的練習,孩子正在用感官探索這個世界,其他例如玩手,玩腳,用口水吹泡泡也都很常見。大人覺得毫無意義的行為,卻是孩子與這世界連結的一大步。 ●約2-6歲: 常見「象徵遊戲」,在想像的情境中,假裝成想像中的人/物,這是一種想像力的表現。扮演的過程中是一種情緒的抒發,可以解決心理的衝突。隨著扮演主題的擴大,可以發現孩子對世界的認識越來越豐富,一開始可能只模仿家人或老師,接著可能是公主或超人。而且一開始需要借助物品,例如要茶杯茶壺喝下午茶,用大紙箱當車子或露營帳篷,用玩具假裝生病打針,但後來慢慢單純靠語言就可以想像人物和情節。也可以發現孩子抽象思考能力的成熟 ●約7-11歲: 常見「規則遊戲」,有規則和目的的遊戲,規則可能更複雜,需要相當的理解能力和合作的意願,可能參與的人數更多,有更多更長時間合作的機會,這是社會規範的學習,社交經驗的增進,此時的孩子邏輯組織能力又比之前更好,例如一二三木頭人或鬼抓人 1、促進認知發展 遊戲可以促進孩子的「認知發展」,例如假裝/角色扮演遊戲,也就是我們熟知的扮家家酒,兩歲多以後開始發展,這是一種想像力的表現,有的也稱這類為「象徵遊戲」。扮家家酒其實可以促進空間/時間的概念發展(例如爸爸下班了-時間概念,這裡是蛋糕店-空間概念) ,當然扮家家酒也在練習人際的互動。 另外解決問題的能力: 拼圖會用到聚斂思考(convergent)的能力,而一些創意創作則需擴散思考(divergent)的能力。遊戲能充當鷹架,從實際發展出發,延伸到後續的潛能發展。 2、增進語言運用能力 許多遊戲中,會用到大量的語言或是更高層次的意象,在接收和輸出部分都有很大的需求和使用,也就是語言中「理解」和「表達」兩個部分。 在遊戲中孩子可以模仿成人的詞彙,從狀聲詞、單辭到短句的仿說。在遊戲的歡樂氣氛下,都容易讓孩子不自覺跟著發出聲音,是很好的語言學習動機。更有甚者,規則較為複雜的,比如詞語接龍,編故事……都是更進階的語文能力應用。 3、提升動作發展和感覺統合能力 各式各樣的遊戲,有很多對孩子的動作發展和感覺統合,都是很棒的發展媒介: (1)2歲以前的「練習遊戲」,乍看只是無目的的反覆同樣動作,其實都是在以感官探索世界,熟悉自己的身體和這個環境。 (2)夜市的套圈圈,其實要有不錯的空間距離感,投擲也考驗手部的力氣和精準的方向控制。 (3)一二三木頭人,需要跑步的速度,聽到指令後停下來則是衝動控制。 (4)樂高積木需要手部的精細動作,用力扣上/拆開,把腦中的想像成品化為現實,需要執行力,工作記憶。 (5)以前曾經風靡的「威利在哪裡」,需要視覺搜尋的能力和耐心,視知覺。 (6)盪鞦韆的空間轉換,前後高低不同平面的變換,可以刺激前庭覺。 4、提升情緒發展與社交能力 遊戲也可以促進孩子的社會與情緒發展,同理心、生活常識、輪流、分享……這些我們覺得必要但不知如何教導給孩子的能力,可以在遊戲中讓孩子經歷。例如 (1)被抓到的人要當鬼,這裡面我們可以讓孩子練習的包括遵守規則(我知道你不想當鬼,可是我們有說好了喔!) (2)角色的轉換(當鬼的人的心情跟被追的心情有什麼不一樣呢) (3)就算你沒有贏,也沒有關係(面對挫折失望的心情) 好多好多的情形,都可以幫助孩子面對許多不知道該怎麼辦的狀況,如果我們身為大人,有幸帶著他們「預習」或反覆練習,發展更好的應對策略,該是一件多麼棒的事情! “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孩子十分適合在遊戲中學習(其實大人也是),適當類型的遊戲和設計,能帶來莫大助益。 育兒生活有很多感動,但也有很多辛苦酸楚,借用雙城記中的名言: 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孩子長大的這段時光,箇中滋味真的不是外人所能完全理解。但如果能在其中和孩子一同確切的感受到快樂,又能夠幫助孩子成長,「玩遊戲」絕對是一個好選擇! 親愛的爸媽們,回想一下,你和孩子上次開心的玩是什麼時候? 千萬別錯過了這樣與孩子一起快樂自然成長的機會! 本文摘自台灣復健醫學會官網 延伸閱讀:遊戲的類型與意義
遊戲與兒童發展的關係
遊戲玩出孩子的能力
今天,你和你的孩子,想來點什麼遊戲呢?
。孩子坐不住,老是動來動去,跟這件事情有關係
。如何判斷孩子是否有過動症? 「8跡象中4」快就醫檢查
- 最近发表
-
- 脱细胞菠菜可以作为培育实验室人造肉的培养平台
- 一個台南市民的期待:請黃偉哲市長嚴肅面對市政問題、邱莉莉議長勇敢實踐競選承諾
- 誠創科技董事長馬永玲涉炒股倒貨坑殺股民,9人套利4億餘元被起訴
- 「鷹眼」傑瑞米雷納鏟雪發生嚴重意外,送醫治療後目前處於「危急但穩定的狀態」
- 我国学者在暗物质直接探测领域取得重要研究突破
- 元大投信攜手icash Pay,全台首家透過「電子支付」帳戶就可買0050等ETF連結基金
- 三星罕見召開高層緊急會議,商討14年來晶片部門首次虧損,分析師:地緣政治是未來5年最大風險
- 各國軍事力量都靠半導體,《晶片戰爭》作者米勒:美國鼓勵台積電設廠絕不只是商業考量
- 第十二届北京高校国旗护卫队展示赛在北京市学生军训基地举行
- 魏晉風雲之苻堅大帝統一北方篇(一):攻入關中、逼退東晉,苻健帶領前秦走向鼎盛
- 随机阅读
-
- 茉莉花原生质体瞬时表达体系的建立及应用(二)
- 氣候變遷與病蟲害威脅農作物生存,數百年前的小麥樣本能解決世界糧食供應問題嗎?
- 獨行俠隊唐西奇寫下NBA紀錄,成為史上首位5場比賽拿下250分、50籃板、50助攻的球員
- 德國歸還貝南帝國青銅器,將殖民時代「被偷走的文化認同」還給奈及利亞人民
- 龙眼新品种(系)引种南宁的果实发育和品质变化规律比较(一)
- 《急診的生命練習曲》:謝謝你們母女,幫我上了一堂醫學院裡沒教過我的課
- 如何準備符合在地口味又不落俗套的耶誕大餐?主廚:掌握「繽紛酸甜」的料理守則
- 被戲稱「佛系選舉」的吳怡農,其實幫助選後一團亂的民進黨找回消失的初心
- 288比21,火“丽”全开!张伟丽以压倒性优势卫冕金腰带
- 第三勢力的未來(上):民眾黨的生存困境、時代力量的迷茫之旅
- 烏克蘭新年空襲俄軍營致63死,俄羅斯罕見公布兵損卻疑似淡化傷亡?
- 「鷹眼」傑瑞米雷納鏟雪發生嚴重意外,送醫治療後目前處於「危急但穩定的狀態」
- 央行年内二度降准:释放中长期流动性超5000亿,效果将脉冲式持续释放
- 【書評】《惡念的燃點》:一道栩栩如生的文字之火,炸開台灣社會的大悶鍋
- 「肝膽排石法」被炎上的愛莉莎莎,為什麼有破萬人買單她的線上課程?
- 最時尚的保守派:本篤十六世帶領天主教扭轉守舊形象,教會性侵與權鬥醜聞卻成最後一根稻草
- 华兴街小商品市场 商铺开始陆续入住
- 民進黨公布敗選檢討報告:黑道爭議、學術倫理、治安問題,林智堅:責無旁貸、誠摯道歉
- 魏晉風雲之苻堅大帝統一北方篇(五):8月出兵,11月就抓到大燕皇帝的滅燕「閃電戰」
- 加州大學博士生意外發明壽命長達400年的充電電池,有望大量減少廢棄鋰電池數量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