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60/影壇巨星林青霞、導演陳坤厚 獲金馬獎終身成就獎
金馬執委會於今(23)日宣布第60屆金馬獎「終身成就獎」,金馬金馬獎終獎頒發給影壇巨星也是/影金馬影后的林青霞,以及台灣新電影代表人物、壇巨金馬獎最佳導演與攝影雙料得主陳坤厚。星林林青霞接獲得獎消息說,青霞「非常感謝金馬獎頒給我終身成就獎,導演11/25典禮當天見。陳坤」陳坤厚則表示,厚獲「不敢當!身成從事電影工作已60年,金馬金馬獎終獎很感謝一起工作的/影上千位夥伴,以及一路指導的壇巨前輩們。」 林青霞在1970年代初以《窗外》(1973)進入影壇,星林本片當時雖然無法在台上映,青霞她仍以其他作品迅速竄紅,導演在愛情文藝片全盛時代,堪稱首席女星,尤其多部改編瓊瑤小說的電影如《我是一片雲》(1977)、《月朦朧鳥朦朧》(1978)、《雁兒在林梢》(1979)、《一顆紅豆》(1979)等,更是賣座鼎盛。 林青霞不受電影潮流影響,即使台灣文藝片沒落,她依然在香港其他類型影片迭創佳績,代表作有《警察故事》(1985)、《刀馬旦》(1986)、《今夜星光燦爛》(1988)等,甚至跨足到武俠世界,以《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1992)、《新龍門客棧》(1992)顛倒眾生,更在王家衛導演的《重慶森林》(1994)、《東邪西毒》(1994)一新耳目,更上層樓。期間還成功挑戰了《暗戀桃花源》(1992)的舞台劇與電影版。 林青霞曾以《碧血黃花》(1980)、《慧眼識英雄》(1982)提名,並以《滾滾紅塵》(1990)榮登第27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寶座。從明星到影后,林青霞不僅展現了豐沛的表演能量,她經歷各種類型考驗,屹立不搖的巨星魅力,猶如傳奇。近年雖然淡出影壇,專事寫作,一舉一動仍是影迷焦點。今年適逢她首部電影問世50週年,此時獲獎意義非凡。 陳坤厚在1960年代以攝影入行,從助理做到攝影指導,1970年代起獨當一面,攝影代表作包括宋存壽導演的《母親三十歲》(1973),李行導演的《汪洋中的一條船》(1978)、《小城故事》(1979)、《早安台北》(1979)、《原鄉人》(1980)等。 1980年代初期,陳坤厚曾與原本擔任副導、編劇的侯孝賢合作無間,並開始擔任導演。除了為侯孝賢的《就是溜溜的她》(1981)、《風兒踢踏踩》(1982)、《在那河畔青草青》(1982)、《兒子的大玩偶》(1983)、《風櫃來的人》(1983)、《冬冬的假期》(1984)掌鏡,他也執導了《天涼好個秋》(1980)、《俏如彩蝶飛飛飛》(1982)、《小畢的故事》(1983)、《小爸爸的天空》(1984)、《結婚》(1985)、《最想念的季節》(1985)、《桂花巷》(1987)、《春秋茶室》(1988)等片。其中,《小畢的故事》是首部獲得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的「台灣新電影」,他也獲頒最佳導演。他還以《汪洋中的一條船》、《結婚》得到兩座金馬獎最佳攝影。 入行已滿一甲子的陳坤厚,無論在不同專業的表現,以及電影運動的引領上,皆有傑出貢獻。今年也是他的獲獎作《小畢的故事》40週年。 第60屆金馬獎頒獎典禮將於11/25(六)舉行,因應國父紀念館整修檔期調整關係,今年將繼續沿用該場地舉辦。第60屆金馬獎短片類作品(劇情、紀錄、動畫)即將於6/30截止報名,長片類作品報名則於7/1展開,更多資訊與最新消息將在金馬官方網站、FB、IG陸續公開,敬請拭目以待。 責任編輯/朱怡玟金馬影后林青霞榮獲第60屆終身成就獎
金馬最佳導演、攝影陳坤厚 獲頒終身成就獎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深市“折戟”北交所过会,鼎佳精密IPO进入“注册关”,客户集中风险受关注
- 项目建设热潮涌 千帆竞发势如虹
- 原州区油料作物进入盛花期
- 福建厦门:五方协同合作 共治消费环境
- 李尚福防长“香会”发声:“亚太需要开放包容的大合作,而不是拉帮结派的小圈子”
- 選前之夜最後衝刺!藍綠白拚場催票 黨主席全回防台北
- 国网固原供电公司筑牢电力网络安全屏障
- 中央山脈被「擠」高了! 鄭明典1圖揭轉變原因
- 她拒绝了98次求婚,因为男友不懂她的疾病
- 准点下班、拒绝画饼 00后面对职场:不是“整顿”是改变
- 市委办 争当好干部 做机关典范
- 汉阴公安交警:深入社区“双报到”交通宣传保平安
- 总值突破20万亿元!上半年我国进出口增长2.1% 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 团结拼搏 铸魂塑骨奏华章
- 疏附县首批羊肚菌抢“鲜”上市
- 挂牌流通站 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 有学生在校时间超10小时?课后延时不是“任务”
- 滁州新奥燃气重要通知_
- 夜间清查交通违法行为
- 搭建交流平台 促进两市经济发展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