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科学家小麦条锈菌感病基因编辑试验取得重要进展
记者6月11日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了解到,科学由该校教授、家小基因作物抗逆与高效生产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王晓杰带领的麦条科研团队,继两年前发现小麦中协助条锈菌感染的锈菌感病基因后,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对黄淮麦区主产小麦品种进行改良并进行田间试验,感病发现这些小麦品种不易再受到条锈病菌的编辑侵染。这标志着该项技术从理论到指导生产实践迈出了关键一步。试验 2022年,重进展国际顶级期刊《细胞》(Cell)在线刊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免疫团队历经18年的科学研究成果——王晓杰带领的科研团队发现了小麦中协助条锈菌感染的感病基因。进入到田间试验阶段,家小基因王晓杰的麦条团队先在麦苗发青时将幼胚取下,随后将质粒导入幼胚,锈菌完成基因编辑过程。感病随后,编辑团队将筛查基因编辑成功的试验幼胚育成麦苗,再移植到试验田中种植。夏收时节,试验小麦喜获丰收。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编辑协助条锈菌感染的感病基因TaPsIPK1后的品种产量,与未编辑品种产量相比无显著差异。且条锈病抗性由高感提高到中抗或高抗,实现了编辑感病基因提高品种对条锈病的抗性,且保持了原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显示了编辑品种在生产上良好的应用潜力。此外,该研究创制出的广谱抗病农艺种质材料,为小麦抗锈病育种提供了宝贵的抗源材料。 小麦是世界种植最广泛的禾谷类作物之一,为全球超过25亿人口提供主食。然而,病虫害常造成小麦产量重大损失,严重威胁粮食安全。小麦条锈病是气传性的真菌病害,具有易传播流行特性,是小麦头号重大生物灾害,被称为小麦“癌症”,在全世界小麦种植区均有发生。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先后发生过8次小麦条锈病大流行。 下一步,王晓杰团队将致力于通过基因编辑让原有小麦品种对小麦条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等病害实现“兼抗”。“这也是实现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保障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他说。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不误农时不负春 消防宣传助春耕_
- 那些被家暴的男性,选择藏起来
- 汉阴县实验小学第九届校园科技节圆满落幕
- 我市开展“致敬·2020清明 祭英烈”网上祭扫活动
- 硫酸亚铁铵滴定溶液标准物质:实验室滴定校准优选
- 重庆黄花园大桥桥墩起火 事故造成1人死亡,2人受伤
- 买房为省中介费,海宁竟有人…
- 女子不顾众人指责北京社稷坛偷挖五色土带走
- 湖北武汉排查1745家大米经营单位 未发现香精大米
- “分居型”过春节 彼此舒心就好
- 撐不下去了! 國道客運凍漲17年 研擬漲價「最高3成」
- 泉州:10月份城区内沟河环境卫生考评情况发布
- 多方合作唤醒“沉睡”专利
- 近7000名援藏干部人才助力西藏发展
- 濂冲徃鏈哄洜鏈创鐜繚鏍囪瘑琚綒 涓嶇煡杞胯溅涔熸湁榛勬爣杞涓浗灞变笢缃慱闈掑矝
- 汉阴人社局:“五聚焦、五坚持”深入推进作风能力建设提质增效
- 聚焦茶叶过度包装|浙江绍兴:向茶叶过度包装说“不”
- 厦门高崎机场口岸将外国人72小时过境免签
- 季後賽10/28台南點燃戰火! 總冠軍賽11/4開打
- 宣称眼贴能治白内障被罚60万!河北公布一批虚假违法广告典型案例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