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围龙 向全国,兴宁“小鸽子”带动“大产业”
广东人好食鸽,一只喷香乳鸽,小鸽子是冲围人们秋冬进补不可或缺的食材。在广东餐桌,全国每7只鸽子就有一只来自梅州兴宁。兴宁近年来,动大产兴宁将鸽产业发展提升至重要地位,小鸽子先后出台多项扶持政策和措施,冲围鸽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全国“兴宁鸽”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兴宁 据悉,兴宁肉鸽养殖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480余年前。品种以米玛斯白羽王鸽、银王鸽及卡奴鸽和中山石岐鸽为主,全年出栏量超4800万只,占梅州总量的68%,全省总量的15%,是广东重要的肉鸽产地。 2021年,为进一步促进肉鸽产业健康发展,兴宁市出台《兴宁市扶持肉鸽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在规划产业布局、推进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推动肉鸽产业化和销售体系建设、建立肉鸽良种繁育体系、强化生物安全体系建设方面作指导工作,并出台系列资金扶持措施,加快推动“兴宁鸽”向“拿得出、叫得响、过得硬”的“粤字号”区域公用品牌迈进。 同年,兴宁市肉鸽产业园(下称“产业园”)入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名单,计划于2023年12月底建成投产,实现“兴宁鸽”全产业链总产值超24亿元。其中,重点发展第二及第三产业,向产业链末端和价值链高端延伸,规划占总产比值60%以上。产业园以龙田镇、叶塘镇、坭陂镇、宁中镇、大坪镇为核心建设区域,辐射带动兴宁全市肉鸽产业发展。 目前,以梅州市金绿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广东宝宁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产业园实施主体,不断健全联农带农机制,通过‘行业协会+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户’六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将小农户与大产业有机结合。同时实行‘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利益联结机制,为养殖户劳动成果兜底,提升基层动力,与百姓共享产业发展红利和“百千万工程”硕果。 截止2022年,“兴宁鸽”全产业链产值超8亿元,成为兴宁人民致富增收的“金鸽子”。兴宁市已形成龙头带动、农户参与、共性平台支撑的集群发展格局,带动2100多户养殖户年均增收1.5万元。在“12221”市场体系建设的持续推进下,兴宁鸽正扇动轻盈的翅膀,为兴宁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带起兴宁经济发展的时代东风。 【见习记者】吴思雨 【来源】南方农村报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不同减菌剂对鲜切芫荽的减菌效果(三)
- 朝鮮軍事偵察衛星發射失敗
- 农产品行业标准预审工作在中国农科院蜜蜂所顺利开展
- 快速检测技术的分类及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 不同减菌剂对鲜切芫荽的减菌效果(三)
- 南京推出“生命菁华”节地生态葬 单墓园可变为家族墓园
- 烏克蘭基輔第三次拉響防空警報
- 福建漳平:创新推出“许可闹钟”温情续证服务
- 河南审计报告:农信社违规异地贷款498亿元,灾后重建资金出现问题
- 动画还原兴县重大刑案目击者视角
- 过岗龙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一)
- 中國公民21日起可申請澳大利亞五年多次商務、旅遊、探親簽證
- 安徽加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_
- 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举办计量检测职业技能竞赛
- 北京石景山开展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督检查
- 权威榜单预测:泉州为春节新兴文化旅游热点
- 芦山县发现史前遗址 改写青衣羌历史
- 國防部:堅決反對美方把中國當作「假想敵」
- 世界衞生大會拒絕涉台提案
- 响应面法优化菠菜胡萝卜挂面工艺研究(一)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