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打回去”合适吗
据长沙广播电视台政法频道报道,打回去9月12日,教育在广西南宁一户家庭中,孩合弟弟打正在吃饭的打回去姐姐,孩子爸爸就让姐姐打回去,教育并说以后别人打你要打回去,孩合哪怕是打回去弟弟。弟弟被打后觉得很委屈,教育号啕大哭,孩合孩子爸爸同时教育弟弟:不能随便打人。打回去孩子母亲认为,教育小时候自己弟弟动手打自己,孩合爸妈都不让还手,打回去心理就有阴影。教育现在自己当父母,孩合得公平对待孩子。 “孩子被人打要不要打回去”是个经典的家庭教育话题。一般人认为小孩子打人是因为不懂事,淘气和缺乏教养,但心理学和医学方面的研究显示,1岁的孩子打人,并不一定是攻击性的行为。有专家表示,3岁以前的婴幼儿,大部分打人动机都不是故意的。特别是1岁左右孩子的精细动作和大运动技能进入新阶段,自我意识逐渐形成,会有意识地利用身体动作观察和探索周边事物。如孩子自我防卫时、希望引起别人注意时、情绪不佳时、经常看到家长打人时,因为没办法用语言表达,就会通过“打”这一方式表达感受。但在孩子的世界中,不知道这是“打”的意思,也不知道该行为会对别人造成怎样的伤害。 如果孩子是因为正当需求没有被满足而打人,家长要及时了解孩子的需求,纠正孩子的行为后满足其需求;如果孩子是因为情绪不佳而打人,家长要及时制止,告诉孩子如何正确发泄情绪,并在孩子做出正确行为时予以表扬;同时,家长也要以身作则,不要出现打家人尤其是打孩子的行为,避免孩子模仿。 《中国青年报》此前的一项调查显示,孩子被打了,36.8%的受访家长认为应该打回去,30.8%的受访家长认为不应该,32.4%的受访家长表示不好说。一些家长认为孩子被打时应该还回去,主要是担心孩子吃亏。但除了必要的正当防卫之外,在孩子们之间产生一些小摩擦或冲突时,家长要教孩子掌握正确的自我保护方法,选择合适的方式解决问题。 现实中,就有父亲为了制止4个月大孩子哭闹,掌掴孩子导致其死亡,最后获刑的新闻,让人看后心痛不已。新闻中姐姐还击的对象是1岁的弟弟,一不小心就容易对弟弟的身体造成伤害。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家长要教育孩子在被人欺负后,首先学会保护自身安全,并及时告诉家长或老师,寻求帮助,而不要盲目还击。如果还击的对象在年龄、力气、身高等方面比自己更有优势,盲目还击就是“以卵击石”,甚至会对自己造成二次伤害。 家庭教育促进法已于今年1月1日起实施,全社会不仅要加强对科学、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的宣传,家长、学校也应该主动了解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防止并纠正孩子的攻击行为、暴力倾向,教育孩子掌握正确的自我保护方法。 李华锡教育孩子“打回去”合适吗
编辑:汤晓雪 来源:中国青年报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2-09-16 08:49:26 【字体:小 大】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北京市聘任首批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引领员
- 國小童最快5/2打莫德納疫苗 教育部:給家長7天思考期
- 天冷吃羊肉!来广州海心沙,买最好的新疆羊肉
- 儿子活埋79岁老母,情法难容
- 安徽省合肥市市场监管局提醒:选购儿童用品认准3C标识和QS认证
- MLB/無預警進入傷兵名單! 張育成臉書透露原因
- 农业要从“卖产品”升级“卖品牌”
- 突发暴雨,雨城区周公山镇蔡山村紧急转移安置群众43人次
- 四川省公安厅交通警察总队抗震救灾交通管制公告
- 《說壞消息的藝術》:作為醫生,該怎麼傳達壞消息給病人?
- 河北省河间市消保委成立疫情相关消费争议处置协调小组
- 四川12315对涉及疫情的投诉举报实行日报制和“零报告”制度
- 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小时代》
- MLB/無預警進入傷兵名單! 張育成臉書透露原因
- 母親節疫情升溫! 康乃馨花農「挫咧等」憂生計
- 共青团淮南市委设置3个专门委员会
- 水中总磷溶液标准物质:确保水质磷含量分析准确无误
- 《為單字安排座位的人》:聽到我在編字典,人們通常會先問「這是正職嗎?」
- 齐心协力打赢防汛救灾硬仗
- 滨江奥体公园:多样化场所赋能运动生活
- 搜索
-
- 友情链接
-